在小学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乐学精神-数学论文
作者:张级五来源:原创日期:2012-04-23人气:850
从心开始。每位学生都有想学好数学的愿望。只是少部分学生每天都沉重的思想包袱,在“数学门前”徘徊。他们中有的是心理压力重、缺乏信心,有的缺少母爱形成倔犟孤僻的个性,有的由于家庭破裂、养成的自抛自弃的行为习惯,有的是受市场经济的冲击,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而家长只能管三顿饭缺乏正确的引导……,这些同学或多或少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怕与老师交谈的心理障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放下架子。“蹲下”来走到学生中去与学生主动交流。通过心与心的撞击消除隔阂,解开“代沟”困扰我们的沟通,促使学生从怕说转变为愿交“知心朋友”,从愿交友无形中喜欢教师自然而然过渡到了喜欢数学学科上。
沟通的基本技能—语言交往。如何沟通,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同的个性采用不同的对话方式,学生愉悦来自于老师的关爱。例如:
1、主动亲近学生。每位学生都有一个亲近圈。那怕是老师只给了学生一个鼓励的眼神,或轻轻地在小脑袋上一摸,或找出他们的优点……,他们就能感觉到无比的温暖,经常以长者的身份关心他们、分析他们身上“致命”的弱点,以情动人、感化他们。
2、随意性的拉家常。忘掉自己是老师,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开学报告时,最好个别谈话,主动与学生交心,特别是一些看来“脑子灵活”厌学的学生,要谈及他身边的人和事,共同分析成绩落后的原因,同时允许他“申辩”自己的看法,引导他与同学共同进步,使他觉得老师也是可信赖的朋友。
3、“有的放矢”的激励。如在劳动场面上注意观察劳动积极肯干的学生中,智商不错可成绩欠佳的学生。体育运动会上表扬取得好成绩的学生,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他们激励,并让他们感受与成绩好的学生平等对待的滋味,让他们也能扬眉吐气。
二、在学生的思维线上,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一堂成功的数学课,数学教师必须以在学生的思维线上为基础。这就要求深入挖掘教材,找准知识的重点学生学习的难点,找到突破的关键,而做这些工作都必须结合教材,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样创造地使用教材。
例如:“表演数字歌”指导初入学儿童掌握数字特征,“一扁担,二小鸭,三耳朵,四小旗……”,生动有趣,贴近生活,学生易记易理解。巩固对数的组成的认识,“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在课堂上开设模拟超市,让学生自己体验购物,在游戏中激发兴趣,不知不觉中认识了元、角、分。“又例如:五年级上册教学求“商的近似数”中,一般是运用四舍五入法,而对于“进一法”、“退尾法”学生往往认识不深,不知什么时候该用进一法什么时候该用退尾法?于是我们就模拟生日part,让学生订蛋糕:1、五(1)班有56人,大家在一起为成小明同学举行生日part,每10人一桌需要一个蛋糕,大家想想,我们需要多少个蛋糕?用订做校服的模拟问题等让同学们在身边的点点滴滴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联系生活实际,挖掘知识内在规律,不仅使学生得到乐趣,而且提高了观察比较、概括能力,为培养他们学习的刻苦性提供了稳定的心理因素,当然将在学生的思维线上这一点必须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
三、充分地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乐趣和作用,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数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体会到数学的乐趣,就会吸引学生对它感兴趣。
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深入挖掘教材,利用知识本身的特点给学生带来乐趣。我利用一部电动玩具车改装,上面坐了一只顽皮的小猴,分别装上椭圆形、正方形的车轮、结果一路颠簸,小猴蹦蹦跳跳,很不舒服,再换上圆形的车轮时,小猴坐得稳稳当当,一路顺风,同学们笑得前扑后仰,被数学知识的乐趣和作用深深地吸引,学习兴趣被高度激发,开开心心地把圆的特性深深地印入脑海里,事半功倍。
四、通过操作、实践,培养学生主动创新。
操作、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十分重要的,有效的途径。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操作可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
例如:我在教学第十册《圆锥体的体积》公式时,让学生用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学具自己操作,同学通过“倒沙实验”推导出圆锥体的体积公式,并进一步引导同学们合作分析圆柱、圆锥的底与高的三种关系,而推导出它们体积的关系,得出结果,结论。
从而深入理解处在三个不同的位置,表示不同的内涵,使同学们对公式理解更透彻,闪出创新的火花。
五、精心设计练习,继续吸引学生喜欢数学。
为了使每个学生都喜欢数学‘不厌学,在练习的挑选上颇有讲究,以“巧”来激活学生的思维。
1、精选作业。把学生分成三个层次(一类生占据20%左右、二类生占60%—70%、三类生占据20%—10%)分层时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与学生同商是,并告诉学生三个层次不是固定的、引进竞争机制,搞活动式来刺激学生的“胃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从不固定组长的资格,让他尝试当组长的味道(当三类组和组长,大家成绩差不多没有自卑感)促进很大。布置作业的原则是:一类生(除与例题有关的知识外,还有50%的提高)“吃得跑”二类生(同样有与例题相似的基础题,还有25%的提高题)能“消化”三类生(全部是基础题与例题相似)不畏惧。
2、遵循遗忘曲线的变化规律,时刻牢记遗曲线规律的警示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要正确处理好掌握新知识与巩固旧知识的关系。
3、小测验和单元测验。①以相同的要求检测每一个学生,每个学生都用同一把“尽”度量,使学生明白努力也行。特别是要注意每个学生的计算过程使每位学生的劳动成果都能公平、公正的待遇。②试卷的编排原则基础题占70%,提高题占20%,略带思考的题占10%。
总而言之,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重在启发,贤在得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创造性的教学是教学艺术的生命力,教师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在教学的百花园中绽放出鲜艳的奇葩。
沟通的基本技能—语言交往。如何沟通,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同的个性采用不同的对话方式,学生愉悦来自于老师的关爱。例如:
1、主动亲近学生。每位学生都有一个亲近圈。那怕是老师只给了学生一个鼓励的眼神,或轻轻地在小脑袋上一摸,或找出他们的优点……,他们就能感觉到无比的温暖,经常以长者的身份关心他们、分析他们身上“致命”的弱点,以情动人、感化他们。
2、随意性的拉家常。忘掉自己是老师,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开学报告时,最好个别谈话,主动与学生交心,特别是一些看来“脑子灵活”厌学的学生,要谈及他身边的人和事,共同分析成绩落后的原因,同时允许他“申辩”自己的看法,引导他与同学共同进步,使他觉得老师也是可信赖的朋友。
3、“有的放矢”的激励。如在劳动场面上注意观察劳动积极肯干的学生中,智商不错可成绩欠佳的学生。体育运动会上表扬取得好成绩的学生,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他们激励,并让他们感受与成绩好的学生平等对待的滋味,让他们也能扬眉吐气。
二、在学生的思维线上,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一堂成功的数学课,数学教师必须以在学生的思维线上为基础。这就要求深入挖掘教材,找准知识的重点学生学习的难点,找到突破的关键,而做这些工作都必须结合教材,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样创造地使用教材。
例如:“表演数字歌”指导初入学儿童掌握数字特征,“一扁担,二小鸭,三耳朵,四小旗……”,生动有趣,贴近生活,学生易记易理解。巩固对数的组成的认识,“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在课堂上开设模拟超市,让学生自己体验购物,在游戏中激发兴趣,不知不觉中认识了元、角、分。“又例如:五年级上册教学求“商的近似数”中,一般是运用四舍五入法,而对于“进一法”、“退尾法”学生往往认识不深,不知什么时候该用进一法什么时候该用退尾法?于是我们就模拟生日part,让学生订蛋糕:1、五(1)班有56人,大家在一起为成小明同学举行生日part,每10人一桌需要一个蛋糕,大家想想,我们需要多少个蛋糕?用订做校服的模拟问题等让同学们在身边的点点滴滴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联系生活实际,挖掘知识内在规律,不仅使学生得到乐趣,而且提高了观察比较、概括能力,为培养他们学习的刻苦性提供了稳定的心理因素,当然将在学生的思维线上这一点必须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
三、充分地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乐趣和作用,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数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体会到数学的乐趣,就会吸引学生对它感兴趣。
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深入挖掘教材,利用知识本身的特点给学生带来乐趣。我利用一部电动玩具车改装,上面坐了一只顽皮的小猴,分别装上椭圆形、正方形的车轮、结果一路颠簸,小猴蹦蹦跳跳,很不舒服,再换上圆形的车轮时,小猴坐得稳稳当当,一路顺风,同学们笑得前扑后仰,被数学知识的乐趣和作用深深地吸引,学习兴趣被高度激发,开开心心地把圆的特性深深地印入脑海里,事半功倍。
四、通过操作、实践,培养学生主动创新。
操作、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十分重要的,有效的途径。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操作可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
例如:我在教学第十册《圆锥体的体积》公式时,让学生用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学具自己操作,同学通过“倒沙实验”推导出圆锥体的体积公式,并进一步引导同学们合作分析圆柱、圆锥的底与高的三种关系,而推导出它们体积的关系,得出结果,结论。
从而深入理解处在三个不同的位置,表示不同的内涵,使同学们对公式理解更透彻,闪出创新的火花。
五、精心设计练习,继续吸引学生喜欢数学。
为了使每个学生都喜欢数学‘不厌学,在练习的挑选上颇有讲究,以“巧”来激活学生的思维。
1、精选作业。把学生分成三个层次(一类生占据20%左右、二类生占60%—70%、三类生占据20%—10%)分层时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与学生同商是,并告诉学生三个层次不是固定的、引进竞争机制,搞活动式来刺激学生的“胃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从不固定组长的资格,让他尝试当组长的味道(当三类组和组长,大家成绩差不多没有自卑感)促进很大。布置作业的原则是:一类生(除与例题有关的知识外,还有50%的提高)“吃得跑”二类生(同样有与例题相似的基础题,还有25%的提高题)能“消化”三类生(全部是基础题与例题相似)不畏惧。
2、遵循遗忘曲线的变化规律,时刻牢记遗曲线规律的警示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要正确处理好掌握新知识与巩固旧知识的关系。
3、小测验和单元测验。①以相同的要求检测每一个学生,每个学生都用同一把“尽”度量,使学生明白努力也行。特别是要注意每个学生的计算过程使每位学生的劳动成果都能公平、公正的待遇。②试卷的编排原则基础题占70%,提高题占20%,略带思考的题占10%。
总而言之,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重在启发,贤在得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创造性的教学是教学艺术的生命力,教师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在教学的百花园中绽放出鲜艳的奇葩。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