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
总结汇报为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小组全体成员对材料进行讨论、整理并写出报告。六、案例分析
课题分析:其一,该课题和世界热点相联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尤其是巴以冲突,更是由来以久,成为影响亚太地区乃至世界战略格局是否稳定的焦点问题之一。其二,开封是世界历史上犹太人最早在海外得以合法定居的城市之一,至今仍然有不少的犹太人后裔还生活在这个城市中,且留下许多犹太人生活的遗迹。选择犹太人问题,具有研究所需的必要条件。其三,我校附近就有犹太人活动遗迹。
活动分析:第一,对学生的影响。其一,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在总结中她们写道:“我觉得自己长这么大,从来没有在一天里与这么多的陌生人交谈过……我第一次发现,自己与别人交谈的能力超出了自己的想象。”这里看到的是学生自信心增长的骄傲,自我潜在能力被发现的喜悦。其二,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活动过程中的小细节也反映了同学们生活经验的缺乏和不够细致的作风。而这种精细的习惯和精神,正是科学研究必备的条件。一些小失误,也让同学们刻骨铭心。她们总结说:“要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只有一个合乎逻辑的头脑是不够的,还要有一种绝对细心的精神”!这正是实践教给她们的最宝贵的知识。其三,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团结合作和解决困难的积极态度。这期间他们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问题表述不准确、找不到知情人、原来的地址发生变化及找到教堂后,对教堂管理人员请教有关问题无法获得有价值的材料等。其四,学生掌握了正确的思维方法和研究策略,为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活动的过程,就是思维与实际不断契合的过程。同学们要有明确的目标,详细的计划,灵活的方法等,以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
第二,对教师的影响。其一,教育观念发生了转变。由被动教学方式向学生自主式、探究式学习方式转变。课堂由“教堂”成了“学堂”,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对获得的知识印象深刻,并容易获得成功的精神愉悦。其二,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从传统的管理者、评判者、解惑者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教书型”向“学者型”、“专家型”转变。
对家庭和社会: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使我们对学生的关注不再仅仅停留在知识掌握的层面上,更加关注其性格、思想品德等内在品质的发展。而社会在这个过程中也充当了大学校的角色,学生到社会上进行调查、研究的过程,也是接受社会教育的过程,社会的教育功能得到发挥。这样家庭和社会对教育工作的认识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冲破原有的教育教学观念对人们思想的束缚,迫使人们重新考虑和认识教育的终极价值和目的,引导人们去实现教育价值的真正回归。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