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教学论文
在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根据教学主题精心创设一些社会生活情境,让学生模拟体验生活,儿童会获得鲜活的直接经验。教学实践证明:生活体验不仅能使学生学到知识、增长能力,更重要的是成功的生活体验,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如,在执教品德与生活北京师范大学版《爱惜粮食》一课,由于儿童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日常生活丰衣足食,无忧无虑,无法意识到粒粒粮食来之不易。瓦房店地区盛产水稻、玉米、高粱、地瓜等五谷杂粮。课前,先让学生去了解家乡人在粮食生产过程中,春天如何播种,夏天如何管理,秋天如何收割,冬天如何储藏,如何运输,如何加工,如何销售等,初步感知粮食来之不易。为了使儿童进一步感知到农民生产粮食田间劳动的艰辛,先把学生课间玩的鸡毛毽子集中起来,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个“模拟插秧”活动,一个鸡毛毽子代替一簇“秧苗”,进行模拟体验农民生产水稻劳动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水田插秧”。插秧时,让学生抓一把鸡毛毽子,弯下腰,脸朝水田背朝天,右手把这些“秧苗”按照水稻实际生长的株距行距一株一株插下去,后退着走。儿童挽腿撸胳膊,情绪高涨,现场参与“插秧”劳动。短短的2分种,只插了一点“秧”,有的儿童腰腿就有了不舒服的感觉,站起来直腰。这时,停止插“秧”,让儿童联想一下,如果站在水田里插一天秧,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在此基础上,再来交流农民栽种各种粮食作物劳动的辛苦,儿童就会真正体会到粒粒粮食来之不易。
儿童在参与生活、体验生活活动中,会对生活产生一定的感悟和认识。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教学主题,选用儿童生活中有意义的、典型的内容进行教学,引导儿童在活动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如,在执教北京师范大学版《我们这里的农产品》一课,依据家乡部分农产品全国闻名的特点,课前教师和学生利用休息时间,去农贸市场、农村、社会,调查搜集家乡闻名中外农产品的实物、图片、视频等相关资料。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用手搓一搓瓦房店市杨家满族乡出产的粒粒香稻穗;摸一摸瓦房店市赵屯乡出产的营养丰富煮饭不用水淘洗的小米;抱一抱瓦房店市阎店乡出产的谁吃谁夸,远销莫斯科,称一称吓你一跳,六斤重的红皮大地瓜;闻一闻瓦房店市得利寺镇出产的透着溢人香味的乔纳金苹果;尝一尝万家岭镇出产的紫里透着红,酸甜爽口的大樱桃。。。。。。通过眼看、耳听、鼻闻、口尝、手摸一摸等教学活动,让儿童直接感知到家乡一些特色农产品名扬中外,进而内化了热爱家乡之情。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儿童的现实生活是品德与生活课教学内容的源泉。只有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引导儿童参与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就会真正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健康、快乐地成长。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