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盗梦空间》的意识流叙述手法-电影论文
一、梦境情节的整理
《盗梦空间》是新锐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在继《蝙蝠侠:侠影之谜》《星战前传Ⅲ》《致命魔术》和《蝙蝠侠前传2:黑暗骑士》之后又一部广受好评的力作,作品沿着“思想植入”这一主题线索,情节扑朔迷离、跌宕起伏,结合天马行空、美轮奇幻的梦境场面,给人以视觉和思想上的巨大冲击,它颠覆了真实世界与虚幻梦境世界之间的关系,引发了人们对梦想与现实距离的反思,绝对是一部集景致欣赏与哲理启发为一体的佳作。然而它复杂的梦境叙述也令不少观众直言难以把握,直接影响了其观赏度。
该影片的开场是以主人公柯布奄奄一息地趴在海边,几名守卫出现后,将他救起带入垂垂老矣的主人公Saito的海边城堡,两位主人公颇有玄机的对话拉开了影片的序幕,这一情节我们用L来替代。之后柯布出现在一商场大亨,即年轻的Saito的家中聚会上秘密地进行着窃取文件的活动,然而情报的窃取因为他妻子梅尔的现身阻拦以失败告终,该情节我们用S2来替代。场景从争夺情报的现场转移到一简陋的大楼,楼外是手持武器、叫嚣激动的暴徒,楼内躺着四个沉沉入睡的男人,其中包括柯布和他的助手阿瑟,以及Saito。当定时音乐响起,几人相继苏醒,继续展开了一场骗取情报的对峙,然而由于造梦师的疏忽,让Saito意识到自己身处梦境之中,从而直接导致行动失败,该情节我们用S1来替代,S1与S2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 “梦中梦”,即典型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S2包含在S1之中,按照片中对梦境的分类,S2应该是第二层梦境,而S1则是第一层梦境,是属于Saito的梦境。
从梦境回到现实世界的火车上,因行动失败,三人立马各自撤离,但他们仍然逃不出Saito的掌控,Saito找到柯布等人,查明了真相后,以反间计要求柯布帮助自己进行“思想植入”,令对方的儿子菲舍在继承产业后解散公司,消除对整个行业的垄断威胁,并用柯布内心最渴望的事情——回家作为报答条件,为了达成自己的心愿,柯布找到了自己的岳父,通过他找到了一个资质甚高的学生阿丽雅德尼做他“思想植入”行动的造梦师,此情节属于现实世界情节,因此我们用R替代,在说服阿丽雅德尼的过程中,柯布运用了自己的梦境,使阿丽雅德尼相信此次行动将会使自己的才能得到无限发挥与创造。为了确保行动的顺利进行,柯布还分别找到了药剂师优素福和易容师伊姆斯,在行动策划之时,阿丽雅德尼通过进入柯布的梦境,逐渐发现了柯布内心深处的痛楚之源——一个有关他与妻子之间的秘密,而柯布一直纠结在现实与自己潜意识间的对抗之中,无法自拔,不断穿梭于现实与梦境之间,守望着家人团聚的那一天,挣扎在妻子逝去的那一刻。在叙述柯布与妻子的那些过往回忆之时,妻子自杀真相仍然是“犹抱琵琶半遮面”,让人一头雾水,而酒店房间与妻子口中的谜语成了指引真相的线索,强烈地激发了观众的好奇心,与柯布手中辨别真假世界的陀螺一起成为全片的点睛之处。
在一切就绪之后,柯布和他的同伴开始了他们的冒险之旅。一行人首先进入了药剂师优素福的梦境,并在大雨滂沱的大街上找到了思想植入对象菲舍,企图对其实施绑架,但由于事前阿瑟调查的失误,他们受到了菲舍的思想防御者的攻击,导致行动发起人Saito胸部中弹,危在旦夕,该情节我们用D1替代。为了尽快完成任务,挽救Saito,众人开始实施第二步计划,一起进入阿瑟的梦境,来到菲舍入住的酒店,接着柯布利用假冒的安全顾问查尔斯的身份获得了菲舍的信任,并促使菲舍对父亲遗嘱产生了疑问,顺利地带菲舍进入到下一层梦境,寻找父亲的遗嘱,该情节我们用D2替代。进入到下一层梦境,也就是伊姆斯的梦境,出现在众人眼前的是一座雪山,在白茫茫的雪山上矗立着一座守卫森严的城堡,在大家的配合下,伊姆斯顺利地把菲舍带入了城堡之中,然而就在任务即将完成之时,梅尔再次出现,开枪打伤了菲舍,令他昏死过去,而Saito由于伤势过重,也停止了呼吸,该情节我们用D3替代。为了挽救菲舍,阿丽雅德尼提出再继续进入下一层梦境,寻找并救回菲舍,于是阿丽雅德尼与柯布开始进入到下一层梦境,即柯布自己的梦境,再次面对逝去的妻子梅尔,柯布把内心深处对妻子最愧疚的秘密和盘托出,令众人惊讶的是,原来柯布是令妻子自杀的间接凶手,最初为了唤醒妻子对真实世界的意识,他将“梦境是虚幻的世界”这一思想偷偷植入到妻子的头脑中,与妻子一同在梦境世界中卧轨自杀,从而摆脱虚拟世界,重回现实世界,梅尔口中的谜语实际上是两人卧轨自杀时柯布所说的话,此处与前处遥相呼应,构成了一个妻子自杀的完整真相。在这一层梦境中他们顺利地找到了并救回了菲舍,并及时让菲舍看到了父亲的遗嘱,顺利地完成了任务。这一情节我们用D4替代。完成任务后,众人通过重力与音乐的唤醒从各层梦境依次穿越到第一层梦境之中,及时从坠入海中的汽车中逃生。而为了救回Saito,柯布放弃了穿越的机会,决定用溺水自杀的方式进入梦境边缘寻找Saito,画面转换到影片的开场。整个故事情节的脉络大致可以表示:L→S2→S1→R→D1→D2→D3→D4→L。其中S2与S1实际上也是属于第二层梦境和第一层梦境,相当于D1和D2,简化之,L→D2→D1→R→D1→D2→D3→D4→L。整个故事情节完成了从终点到起点,再回终点的循环过程。
二、意识流的作用
(一)时空颠倒
在影片中,人的潜意识——梦境被依次区分了四层,层层相连,处处充满了奇思妙想,主人公柯布与他的战友在各层梦境中不断穿越,主场景从繁华喧闹的城市外街瞬间幻化为富丽堂皇的酒店内厅,从白雪皑皑的雪山变化到碧海奇异的海边小屋,还有寂寞幽怨的梦境边缘,除此之外,还有柯布与爱妻恩爱幸福的二人梦境以及根植在他梦境中的最难挥别的往日回忆,现实与梦境反复交织在一起,逻辑与理性在此失去了阵地,时间与空间可以相互穿梭,过去与现在没有交替的痕迹,呈现出影片看似复杂无序的叙述方式,但实则是严格地遵循着我们潜意识的独特活动方式,通过这种零散的梦境片断的描述真实地反映出内心世界的活动状态,思绪的跳跃性和流动性映射在电影情节的安排之中,并紧密地关联在一起,环环相扣,层层相叠。这种时空颠倒的效果也是该片值得推荐、备受追捧的一个亮点。
(三)突出矛盾
《盗梦空间》的叙述方式具有典型的意识流形态,所有内心世界的纠结与挣扎都是通过梦境的不断变化和转移体现出来,无论是主人公对亡妻的思念与愧疚,还是产业继承人对其父亲的矛盾情感,都深深地隐匿在变幻莫测的梦境中蓄势待发,等待着他们主人的觉醒。精神分析学派的鼻祖弗洛伊德曾经这样叙述过梦境的价值,“梦不是没有价值的,不是荒谬的,也不是大部分意识昏睡,只有少部分活动的产物,它完全是有意义的精神现象——事实上,是一种愿望的实现。”[2]换言之,梦境代表了一种愿望、一种渴望,是对清醒时被压抑的潜意识中的欲望的一种委婉、甚至夸张的表达方式,因此这种愿望往往是无法在现实世界里实现的一种欲望,与客观真实世界的实际情况相冲突、相矛盾。在本部电影中,梦境叙述方式包括对梦境的叠加、反复的交替以及快速的跳跃,集中突出了这一矛盾,让人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压抑与混乱,从而揭示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纠结的矛盾,以及所深藏着一份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与实现的希望。
三、结 语
当然除了精彩巧妙的叙述方式之外,故事的结局也让影片增色不少,典型的开放式结尾吊足了观众的胃口,耐人寻味,在电影结束之后每一位观众都不自觉地扮演起侦探的角色,寻找着最终的答案,究竟那只旋转的陀螺最后是停住了,还是永远不知疲惫地旋转着?柯布最终是回到了现实世界,还是仍然留在美梦的边缘区域?他家人团聚的希望到底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甚至探求的问题还跨越了电影本身,延伸到个人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上,引发了一系列对生命意义的思量。究竟人生的意义存在于幸福的梦境之中,还是残酷的现实中?这些发人深省的问题都是值得大家更深入地去探索的。
文章来源于《电影文学》杂志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