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猩球崛起》的生态主义批评解读-电影论文

作者:武一崔丹来源:《电影论文》日期:2012-09-19人气:2369

  生态批评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1974年,美国学者密克尔出版专著《幸存的喜剧:文学生态学研究》,提出“文学生态学”(literary ecology)术语,主张探讨文学对“人类与其他物种之间的关系”的揭示。学者王诺在《欧美生态批评——生态文学研究概论》中提出了生态批评定义:“生态批评是在生态主义,特别是生态整体主义思想指导下探讨文学与自然之关系的文学批评。它要揭示文学作品所蕴含的生态思想,揭示文学作品所反映出来的生态危机之思想的文化根源,同时也要探索文学的生态审美及其艺术表现”。影片《猩球崛起》(简称《猩球》)凝练着深厚的生态主义思想,体现着对人类中心主义,人类无情地征服自然的行径,以及人类欲望动力的批判,并指出了人类的自我救赎之道。

  一、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

  卡森(Carson)认为,人类疯狂地掠夺自然的根源是支配了人类意识和行为达数千年之久的人类中心主义。是“人类将自己视为地球上所有物质的主宰,认为地球上的一切——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动物、植物和矿物——甚至就连地球本身都是专门为人类创造的”。这种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在《圣经》中已初现端倪,上帝在创世纪中就任命亚当作为万事万物的主宰。古希腊文学里弥漫着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奥德赛》表现了人类对大海的征服,亚里士多德给万物规定了等级,隶属关系,苏格拉底在《泰阿泰德篇》记载普罗塔戈拉的话:“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物不存在的尺度。”而在中古时期的英国文学中,人文主义先驱代表乔叟(Geoffrey Chaucer)通过创作《坎特伯雷故事》来宣扬人类的高贵价值。人文主义者肯定人的价值,认为人应该是宇宙的主宰,是万事万物的统治者。在莎士比亚的《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里有俄底修斯的一段台词肯定人类的价值。在《猩球》中,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暴露无遗。在博士威尔回答猩猩凯撒有关其身份的问题时说:“我就是你的父亲”,无疑凸显人类以主人自居的身份。而动物科学家凯洛琳则认识到人类的错误,她告诉威尔说:“你在控制一切本身本不想被控制的一切。”此观点与卢梭的呼吁不谋而合,他说:“人啊!把你的生活限制于你的能力,你就不会再痛苦了。紧紧地占据着大自然在万物的秩序中给你安排的位置,没有任何力量能够使你脱离那个位置;不要反抗那严格的必然的法则,不要为了反抗这个法则而耗尽了你的体力……不要超过这个限度……”人类可以自由地支配动物,猿是动物中在智慧上最接近人类的灵长类动物,为了满足人类的欲望,而使猩猩成为人类科学实验的牺牲品,这在人类看来理所当然,但这是对生命的亵渎,对大自然的挑战。就如同玛丽?雪莱创作的《弗兰克斯坦》中的怪物一样,猩猩凯撒也是科技产物,也聪明、善良、正义,也希望同人类交流,渴望与人类友好共处。但透过那双翠绿色的明眸,它看到了人类的冷酷、自私、无情。它渴望回归家园,但是却对此无能为力;希望与孩子们沟通,却被邻居打伤;努力保护威尔的父亲,却被送到了警局。人类一次次伤害它,将它一步步地逼到绝望的边缘,最后不得不带领猩猩奋起反抗。

  二、人类征服自然的批判

  自人类诞生之际,就怀着无限地征服自然的动力。《圣经》的创世纪记载上帝赋予人类至高无上的身份与权贵。人类肆无忌惮地开采资源,破坏原始自然环境,探索宇宙,发射卫星,开垦荒地,涂炭生灵,将自然弄得满目疮痍,一片狼藉。人类自大地认为自己懂得扭转、推进或是掌控自然的法则,然后不顾任何后果的做出一些行为。麦尔维尔的《白鲸》塑造了一个执迷不悟的船长怀着征服宇宙的义无反顾般的决然之心带领全体船员征服莫比?迪克,最后失败而终。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塑造了“硬汉”圣地亚哥这样一个悲剧人物,那句“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的名言似乎为全人类的征服行径正名,而人类只有在反思中才能获得救赎。在《猩球》中,凯撒失去了属于猩猩自由活动的生存空间,大自然中广袤无垠的森林被人类砍伐殆尽,取而代之的却是钢筋混凝土的高楼大厦,而猩猩却只能被关在牢笼中供人类欣赏,最后等待它们的是水枪、电棍与残暴无尽的折磨。当凯撒忍受着猩猩管理所中的折磨时,它在墙上画了一扇象征回归家园的自由之窗,期待威尔早一天把它接回去。但是由于人类的自以为是和唯利是图,威尔未能及时接凯撒回家。当它用衣服把墙上的窗擦掉时,它也关上了心灵之窗,成为一个无家可归者,并决心带领全体猩猩逃出人类的控制,去到那“开放的空间,红杉森林,那是人间仙境”。当凯撒终于说出:“我回家了”时,人类不禁要反躬自省,我们的家园在哪里?自以为是自然中心与主宰的人类不但失去了自然家园,也失去了精神家园,成为真正无家可归者。

  三、人类的欲望动力的批判

  卢梭承认欲望是人格的一种自然倾向,他所认可的欲望是有限的自然欲望,但绝不能是超越一切的无限制的膨胀。西方中世纪之前的教会皆强调禁欲思想,清教主义压抑人类内心自我,而进入文艺复兴时期后,人们用纵欲来抗衡这种禁忌。“英国悲剧之父”马洛在戏剧中考察了人类的诸多欲望。剧中主人公无论体现其对金钱、权力,还是对知识的渴望,最终反映的皆是人类对宇宙征服的欲望动力。在影片中,每个人心中都在为各自的目的所驱使。研究促进人脑重新生长药物的基因科学家威尔?罗德曼为了能够在其所研究领域中有所建树,也为了救治父亲的老年痴呆症,因此研发延缓人类大脑死亡的ALZ-112型号的药品。事实上,他在试图与自然规律相斗争。威尔的老板为了赚钱而不顾动物的心理反应与生理安全,用猩猩作为试验品,在药物还未通过试验阶段就大批生产,置人类的健康与生命于不顾。动物管理所的馆长贪图利益,严厉拒绝威尔接回凯撒,但却在金钱面前网开一面。

  四、人类的救赎之道

  柯林律治的《古舟子咏》中老船长凭借一己之愿,毫无理由地杀死了自然界的生灵信天翁,使全体船员遭遇灭顶之灾,而当他拦住婚礼的客人,讲述自己的罪过时,才获得了救赎。因此,人类要反思自己的行为,抑制自身的欲望,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抛弃人类征服自然的欲望与动力,认识到人类与大自然以及动物要和谐相处的真理。卢梭坚决主张限制人的欲望。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写道:“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在第一线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在第二线和第三线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它常常把第一个结果重新消除。”在《猩球》中,威尔博士与他的助手富兰克林由于未能了解到刚刚做实验的明眸(凯撒的母亲)已经怀有身孕,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而并非是具有侵略性,从而产生攻击性,但是人类却无情地射杀了它。看似因为人类与动物之间缺乏沟通而致,但是即便动物掌握人类的手势语,人类也还是把它们当做马戏团里的玩偶,并未从内心深处去努力了解它们,因为人类“不喜欢太聪明的猩猩”。但是达尔文“让我们知道了所有先前各代人所不知道的东西:人们仅仅是在进化长途旅行中的其他生物的同路者。时至今天,这种新的知识应该使我们具有一种与同行的生物有亲近的关系概念,一种生存和允许生存的欲望”。影片中雌性猩猩明眸不惜生命保护猩猩后裔隐喻大自然的繁衍不息。动物学家凯瑟琳指责威尔所代表的人类欲望,“你在控制一切本身本不想被控制的一切”,最终会给人类带来毁灭。前者似乎暗示着女性与动物共为“他者”的相似身份,而后者暗指女性与男性结合的“两性和谐之美”最终会给这个世界带来希望。

  五、结 语

  《猩球崛起》考察了人类与自然中最接近自身的灵长类动物猩猩之间的关系,来思考人类文明和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导演鲁伯特?瓦耶特解释说:“这部影片将讲述一个新文明的崛起。那些猿猴抗争的目的,并非单单针对人类个体,而是针对整个人类文明,对抗我们所能达到的、对抗我们所能毁灭的。”影片肩负着颇多哲思,包括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对人类征服自然的批判以及对人类内心的欲望与动力批判,并使我们深刻反思人类的自我救赎道路。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