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动画现状与反思-电影论文
一、美国动画所具有的幽默风格
美国动画的幽默风格正好与日本动画的悲剧性大相径庭。美国动画是以情节为中心的,以幽默的故事情节将观众带入如梦如幻的动画世界。美国动画以其幽默的形式彰显着美国文化的一种自由的精神。
(一)幽默
美国动画以其最大的幽默感为主要的特点来征服观众,美国动画是通过直接刺激观众的听觉和视觉来实现其幽默方式的。
美国动画成功的首要因素是其个性化的角色造型,然而动画角色又是视觉元素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我们最终在银屏中看到的动画画面都是现实生活被赋予想象和卡通化的结果。美国抓住这一特点将其动画中的角色在赋予鲜明个性的同时,并能使其角色在很大程度上展现其真实的一面。
在听觉元素中最精彩的部分就属动画中角色幽默丰富的语言了。通常角色语言由对白、独白和旁白三部分组成。美国动画中很少运用旁白。而是以生动活泼、轻松幽默的对白在享受快乐的同时又可以有发泄的快感。为了使幽默的氛围更加浓厚,在美国动画中还常常加入一些快言快语的配角。当然在独白中也增添了很多的幽默成分。
此外,在美国动画中音乐也是制造幽默效果所不可缺少的因素。当然在美国的动画中都是以幽默的喜剧居多。在美国的动画中经常用一些出人意料的情节来营造出幽默的效果。
(二)自由
在美国把自由的精神蕴藏在幽默动画的背后。美国动画是以一种幽默的风格来表达一种自由的状态,它无形中将自由升华为一种面对世界的方式。
我们不得不承认美国是一个相当富有想象力的民族,在动画方面也是如此很少受到束缚。因此美国动画就个体而言给了一个相当自由的空间。美国动画在角色方面,人物、动物甚至是超现实的生物无所不用,是相当自由广泛的。在选用题材方面,无论古代的还是现代的、国内的还是国外的,美国动画都将其完全自由的现象贯彻其中。当然,这其中也有着美国将自己置于西方文化中心的霸权意味。当然美国动画与中国和日本动画相对比,在表现其具有充分的言论自由的同时,也不难显露出其在西方文化中的霸权意味。
此外,我们不难看出美国的自由蕴涵着另一层含义:美国自由的霸权。美国利用自己巨大的经济实力,把自己推上了高高在上的西方文化之巅,在此彰显自己霸权式和无比优越的自由。
二、日本动画的唯美特征
说到日本,它是个动漫大国,其国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动画和漫画。在庞杂的日本动画市场中,悲剧的民族意识始终贯彻其中,在错综复杂的日本动画背后,隐藏的也是一个民族复杂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心理。我们探索其中不难发现,日本动画中蕴藏着浓郁的唯美情结。
首先日本动画用画风之美来表现其唯美情结之所在。在日本的动画中即使是反面角色也没有那么恶心和残暴,其中的人物都是俊男靓女。日本动画中理想的角色是视觉美感的集中体现。由于运用手工绘制动画中的角色,所以制作人总是把自己独有的原创风格融于其中。日本动画在彰显风格方面之所以明显,还由于其能够自然展示自己的民俗之美。与其相比之下,在当前的画面设置中中国的动画作品完全失去了自己的民族特色。
人文精神展现出来的美在日本的很多动画中都有流露。不仅如此,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在日本动画中也能达到意想不到的审美境界。在美国动画中有许多超人式的传奇英雄;在中国动画中都是一些教育的高调,当然都超出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但是在日本的动画中,在平凡世俗的日常生活中寻求一种审美的境界,在日本很多普通人的生活也充满了唯美的情节,当然在动画中更是能够时时处处体现出唯美浪漫的色彩。后工业时代的“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对日本在对待生活的审美意境方面有很大的影响,其实我们更能感觉到的是,现代的日本人已经完全有了这样的审美意识。不管怎样,唯美情结和日本动画是分不开了。
三、中国动画的现状在全球化下的反思
(一)中国动画和传统文化相背离
中国动画的早期有很多非常优秀的作品,中国学派就是在那时形成的。到1986年为止,中国的31部动画片在各种国际电影节上获奖46次,有29部动画片在国内获奖37次,因此国外很多专家学者赞扬中国动画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早期的中国动画从中国的民族工艺、民间音乐、中国绘画等摄取所需要的知识将民族风格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运用我国传统绘画艺术与动画相结合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在早期动画中就运用了我国传统绘画重写意的这一项美学原则。当然我国早期不少动画作品为了增强影片的民族风格和使影片更具有感染力,把民间音乐充分利用了起来,吸取了民间的曲调,使人物的造型鲜活而生动。此外,中国的很多民间工艺也给了中国动画以创作的灵感。
经过以上粗略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中国早期的动画与中国民族传统是紧密相连的。民族的审美观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也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但是在当代中国动画界几乎没有新的题材的动画作品问世。就算是偶有新的作品上市,不是在情节上缺乏想象力,就是在造型上缺乏创造力,以及粗糙的绘画使观众很难提起兴趣,中国动画造成如此让人心寒的境况。究其根源问题出在哪里呢?
(二)中国动画和民族特色的分离
当前美国和日本的动画成为中国动画市场的主流,在动画方面中国已经完全成为美日动画的奉行者,中国动画曾经拥有的辉煌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出现如此的状况,我们也该静下心来思考和探究其原因了。首先我们应该考虑到的就是当前中国动画和民族特色已经相分离了,同时中国动画并未能将我国保存下来的民族文化用动画很好地表达出来。
从上面我们对美日动画的分析不难看出,美日的动画之所以深受广大观众的青睐,主要是其动画和民族特色相结合的结果。日本的动画片之所以能够与美国的动画片相媲美,究其原因就是其具有鲜明而独特的民族风格。我们必须具有两方面的条件才能获得独特的民族风 格。一是支撑起动画片的内涵是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精神;二是民族文化精神可以运用适当的夸张和充分的幻想以动画形式表现出来。广大观众的接受程度也受到了民族文化精神的影响。从接受程度的方面来看,中国观众对于日本动画片的喜爱远远超出对美国动画片的喜爱。因为日本的很多文化与中国在很大程度上有着相似性,较美国来说是中国观众比较认知的文化机制。可是我们不能总是当“拿来主义”,这就要求我们从整个社会和文化背景去思考和考察中国动画民族文化精神匮乏的主要原因。首先,中国社会由半封闭进入了开放的社会,使人们的价值观念有了暂时的混乱。其次,随着文化工业时代的到来,也带来了文化逻辑的转变,使得中国文化的古典诗性精神逐渐失落了。再次,民族文化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它们已被模式化和概念化了。
由此可见,中国当代动画创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将动画和我国古老而深厚的民族文化精神相结合好,没有结合文化精神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中国动画在全球化语境下逐渐被西方文化的殖民策略和殖民惯性所掩盖了,使自己在此次浪潮中患了“失语症”。从表面来看,美日的动画在中国的市场上赚取了巨额的利润。其实则不然,它们在潜移默化中把西方的文化和观念渗透到了中国,使中国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熏陶。
由此,时代迫切地要求中国动画要发出自己的声音,这对于中国的动画现状来说是任重而道远。中国的文化处在一种拿来、疑虑、拒斥和应战的处境及矛盾的心态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冲破殖民文化的枷锁,尽快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发展的正确的策略。我们在仔细反思中国动画的内部与外部存在的问题之后,对中国动画的“失忆症”和“失语症”的治疗,该如何对症下药,显得迫切而重要。
我们应该做到知己知彼以宽容和正确的心态向对方学习和借鉴,这样我们才能处于不败之地。在美国动画业中就有好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如其完备的市场机制和完善的制作流程。当然在日本的动画业也有很多其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来借鉴。所以我们要有选择地正确大度地去学习和借鉴对方成功的方面,摒弃其糟粕,也就是说文化太保守了和太开放了都是要不得的。在这种平等和宽容的心态下,正视我们向其他民族文化学习的意向。我们必须排除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的束缚,确保文化在平等的条件下对话。
平等对话是我们最终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必须使对话达到求同存异,使本土文化与全球化之间相互协调,使得东西方的对话真实、开放、多元并存、共生互补。文化对话将会实现本土化和全球化对立且统一的双声语境,以此打破强势文化的单音,结束中国动画业长久以来衰落的境况,我们将会迎来一个文化对话的时代,一个再次辉煌的动画界。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