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例早期出血热患者的血尿常规检测结果分析
摘要:作者通过对84例早期出血热患者和91例感冒患者的血尿常规检测结果分析,发现二者的部分检测结果间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早期出血热患者的白细胞偏低,多在4.0×109/L以下,中性粒细胞所占比例不超过70%;血小板降降低,发病头两天减少不明显,多在100-150×109/L之间,第3天以后,血小板下降较为显著,多在50-100×109/L 之间,多数患者尿蛋白质阳性(±—++)并检出红细胞(呈镜下血尿至肉眼血尿),少数查见膜状物,而感冒患者(对照组)则白细胞正常或偏高,血小板不低,少数人尿蛋白质呈弱阳性(±),个别人查见红细胞(均为女性,可能与其有泌尿系感染有关),没有人查见膜状物。这对早期出血热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出血热 出血热病毒 出血热抗体 血常规 尿常规
出血热是由出血热病毒(我国主要是汉坦病毒HTV)感染引起的一种自然免疫源性疾病,它起病急.流行广、病情危、病死率高。出血热的潜伏期为2—3周,早期症状有发热、头痛、腰痛、眼眶痛、咳嗽、流鼻涕等,与感冒非常相似,很容易误诊为感冒。鼠类(黑线姬鼠)是主要传染源,人吃了带出血热病毒鼠类污染的食物、或吸入被该鼠类污染的尘埃气溶胶颗粒或被该鼠类咬伤都有可能引起此病。笔者通过对84例早期出血热患者和91例感冒患者血尿常规检测结果的观察分析,发现早期出血热患者血尿常规的部分检测结果非常独特,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对照组 91例感冒患者为2010年4月—2012年4月来我院求治的门诊病人,发病1—6天,年龄10—54岁,平均32岁。
1.2 早期出血热患者84例,发病1—6天,年龄13—56岁,平均35岁,均为已确诊的我院住院病人。
2. 仪器与方法
2.1日本产XS—800i五分类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严格执行仪器操作程序。
试剂由希森美康医用电子有限公司提供。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要求保存使用试剂。
2.2湖南长沙产AVE—765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能检测尿中的红白细胞、管型、结晶及真菌等21种有形成分,并与尿干化学分析仪联网,同时检测尿中的葡萄糖、潜血、白细胞、蛋白质等11个项目。试剂由爱威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提供。严格仪器操作程序并按试剂说明书要求保存使用试剂。
3.结果
3.1血常规部分项目检测结果(见表1)
84例早期出血热患者和91例感冒患者的血常规部分项目检测结果比较表
病别 WBC×109/L NEUT% LYMPH% PLT×109/L 范围 X±S 范围 X±S 范围 X±S 范围 X±S |
84例 早期出血热患者2.0-3.8 2.7±0.3 30-51 39±4 49-70 61±4 50-150 80±13.4 91例 感冒患者 5.2-20.4 12.8±3.2 8-60 36±10 40-92 64±11 180-360 270±42 P <0.01 <0.05 <0.01 <0.01 |
3.2尿常规部分项目检测结果(见表2)
84例早期出血热患者(前者)和91例感冒患者(后者)的尿常规部分项目检测结果比较表
尿检项目 |
所占人数(人) |
所占比例(%)及比较(P) | |||
前者 |
后者 |
前者 |
后者 |
P | |
蛋白质阳性 |
48 |
9 |
57.1 |
9.9 |
<0.01 |
检出红细胞 |
54 |
3 |
64.3 |
3.3 |
<0.01 |
检出膜状物 |
11 |
0 |
13.1 |
0 |
<0.01 |
3. 讨论
出血热是由出血热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地方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一般人群易感,青壮年患者稍多,症状有发热、头痛、流鼻涕、全身酸痛等,与感冒非常相似,极易误诊为感冒,但其血尿常规部分项目的检测结果间却有显著到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0.05)。 从表1不难看出,早期出血热患者的白细胞较低,均在正常值以下;中性粒细胞所占比例不超过70%;血小板降低,发病第1—2天减少不明显,多在100-150×109/L之间,第3天以后,血小板下降较为显著,低于正常,多在50-100×109/L 之间。而感冒患者的WBC和PLT均为正常或增高,中性粒细胞所占比例可因感冒的性质不同而或高或低(病毒性感冒减低,细菌性感冒增高)。经统计学处理发现,两种疾病的上述4项血常规指标有着显著到非常显著的差异(P <0.01 —0.05),这对出血热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极为重要。为此,当我们在临床上遇到类似感冒发烧的病人,其血常规检查WBC低于4.0×109/L,血小板在 150×109/L 以下(血小板在 100×109/L以下更有意义),中性粒细胞所占比例又不超过70%时,应高度怀疑其为出血热患者。从表2的尿常规部分项目检查结果还可以看出,早期出血热患者的尿蛋白质阳性率为57.1%,明显高于感冒患者的9.9%,此项结果与出血热患者的病程长短及病情轻重有关,病程越长,病情越重,肾脏的损害就越严重,尿出的蛋白质就越多,阳性率也随之越高,反之亦然;而感冒患者由于发烧等原因使肾小球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大,也会有少量蛋白质渗透到尿液中随尿排出,故也有一定的阳性率,而红细胞和膜状物(由受HTV感染的肾脏及血管脱落的大量内皮细胞聚集而成,有的内含HTV)的检出率分别为64.3%和13.1%比感冒患者的3.3%和0也有非常显著的差异,提示这些出血热患者的肾脏已有严重的损害,而91例感冒患者中有3例检出红细胞,且均为女性,可能与其泌尿感染有关。因此,当我们在临床上遇到符合上述出血热患者血尿常规特点的病人时应引起高度重视,立即做进一步检查,如血清谷丙转氨酶测定(是否增高),出血热抗体检查(是否阳性)等,以便尽早确诊或排除,以免延误治疗。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