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电影《一个都不能少》音乐的民族性-电影论文
一、影片缩略
《一个都不能少》是根据施祥生小说《天上有个太阳》改编,由张艺谋执导。影片选用的演员有学生、记者、电视工作者等非职业演员。由于非职业演员的演绎,少了表演成分,但却使得每一个人物更加真实,从而也使得故事更加动人。观众在观看影片时,不仅能感受到最真实的乡村气息,仿佛自己也置身于电影中。
故事概略:因为农村某地水泉小学的高老师要回家看望病重的母亲,村长便从邻村找来仅有初中文化的魏敏芝给高老师代课一个月。而由于农村学校学生流失严重,水泉小学原先有的三四十个学生已经只剩28个了。高老师担心自己走后学生不稳定,在临走时再三叮嘱魏敏芝,一定要把学生看住,一个都不能少。于是,“一个都不能少”既是魏敏芝对高老师的承诺,也是她代课的准则。
然而,现实却不会像魏敏芝期待的那样,10岁的张慧科因家里欠债无力偿还,不得不失学到城里打工。魏敏芝坚守自己与高老师“一个都不能少”的约定,她得知了张慧科城里的住处后,13岁的她便单身一人踏上了在茫茫人海里寻找张慧科之路……
故事情节非常简单,然而却扣人心弦,因而,围绕故事的各方面的表现元素(包括音乐、场景等)也都非常朴实。
二、主题音乐解读
(一)作曲家三宝
原名那日松,出生于内蒙古一个音乐世家,4岁起开始学习小提琴,11岁学习大提琴,17岁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他作品的每一个音符里都渗透着草原内敛、沉默、坚毅、宽宏的性格。其创作路子宽,包括歌曲、影视音乐、晚会音乐、音乐剧等。其成功的作品非常之多,尤其为人称道的是影视歌曲《你是这样的人》(电视片《百年恩来》主题曲)、《不见不散》(电影《不见不散》主题曲)、《暗香》(电视剧《金粉世家》主题曲)等。《一个都不能少》的音乐也是由三宝创作,旋律极富我国西部地域风情,通过民乐的演绎,给人以朴实、苍凉之感,仿佛是广大农村地区人们渴望教育、渴望文化的执著心声。
(二)主旋律情感寓意
《一个都不能少》整部电影只有一个16小节的音乐主题,由4句形成完整的单乐段。其旋律虽然简单质朴,但是流露出的无疑是最真实的情感。虽是同样的主题,但是,当它在影片中的不同场景出现时,由于作曲家的配器的手法不同,其意义和作用也不一样。
其旋律简短,而内涵深厚。其节奏型,也是比较基础的节奏型。正因为它简单、朴实,所以让观众更加容易接受。这是一个6声商调式的简单旋律,第一句和第二句开始两小节完全一样,第三句是第一句的变化,第四句是一个总结性的旋律。从旋律走向上看,第一小节是以一个跨度较大的四度音程进入的,随着旋律的进行,到了最高音后,第二小节的旋律线条又马上向下进行,这一起伏,仿佛是谁在轻轻低诉。第三四小节又显得很平稳。随之而来的旋律反复了第一二小节,但接着便来到了音乐的最低音,显得如此低沉,让人感觉有些失落的情绪在里面。最后一小节的长音寓意着社会上需要我们做很多的事情,这一长音是在告诉我们,虽然故事完了,但是我们心中的爱不能结束,关注边远山区教育的现状不能结束。
三、主题音乐在几个不同场景出现的特色
(一)第一段以箫为主奏乐器的音乐特色
全片第一次出现纯音乐的段落是在魏敏芝让张慧科念同学日记时,用箫吹出来的独奏曲伴随着张慧科的朗读声,仿佛是在诉说着乡村学生们的纯真的心声。
这段音乐的主奏乐器是箫,箫音色淳厚、柔和、幽静,呜咽婉转,如泣如诉,历来为文人雅士所钟爱。纵观箫的这些特质,多少就能体会为什么在影片《一个都不能少》的这个地方出现箫的独奏。这段情节是写张慧科偷看了同学的日记,告诉了小魏老师,小魏老师不但没有阻止,反而还要让张慧科继续念下去,这种做法深深伤害了女同学的自尊心,同时也体现出在当时的生活环境下,人们的自身素质是很低的。音乐在这个时候出现再结合画面中女孩的哭泣,这样既能体现出女同学心里的焦急无奈,更能体现出日记当中女同学批评小魏老师不爱惜粉笔的行为,说明这些粉笔对同学们的重要以及这些教具的来之不易,这一段场景警示了很多人,也教会我们要好好珍惜自身的幸福生活。也从侧面给人们展示出如今城市与乡村的贫富差距以及偏远山区孩子们上学读书的艰难,更进一步描写出那些偏远山区教育的落后,这时,箫的独奏更能体现这一现状和孩子们渴望知识的心声,为影片拉开了小魏老师与学生感情升华的序幕,给后面的故事打下了基础。
(二)第三段以笛子和板胡为主奏乐器的音乐特色
正当小魏老师与同学们感情在渐渐开始升华的同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平时最调皮的学生张慧科因为家里穷而辍学进城打工去了。小魏老师一直记住高老师的话,所以决心要到城里去把张慧科找回来,由于钱不够,同学们出主意叫小魏老师去混车,最终没能成功,被售票员赶下来了。当小魏老师一个人走在漫漫进城路上找不到一辆车子帮助自己的时候,音乐再次响起。笛子与板胡的相继出现仿佛在述说着小魏老师心中的一种执著与无助,述说着失学孩子渴望读书但是又上不了学的心声。这时候就更能体现出小魏老师从最初50元钱的实际目的,从而上升到对学生高尚的爱与关怀,决心要将学生找寻回来的一种情感上的变化。
笛子,从它诞生之时起,就以它婉转动听的音色引起我们祖先的兴趣。笛子作为气鸣器,笛声优美悦耳,最近人声。这样一来就像是魏敏芝在亲自给我们述说着内心的焦虑与不安,我们能从中感受到魏敏芝的执著,因为笛子的声音高亢,穿透力强,也能听到笛子在向我们诉说魏敏芝心中对找到张慧科的希望,所以这个结果我们确实能体会到,但是我们能这样理解这段音乐,完全是基于前面的故事情节。
笛子过后紧接着的是伴随着地方戏曲梆子腔的出现,板胡的名称是因为琴筒用薄木板粘成而得名的。板胡和中国其他的胡琴类乐器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音量大,音色清脆嘹亮,它不仅擅长表现高亢、激昂、热烈和火爆的情绪,同时也具备优美和细腻的特点。故而在片中,当小魏老师比较迷惘的时候,三宝巧妙利用了胡琴类乐器的抒情性强的特点,把主人公内心的焦虑、迷茫、无助等感情充分展现了出来。使得主题音乐再一次与故事情节得到了很好融合,为影片贡献了自己的价值。也为后面的情节发展做好了铺垫。
文章来源于《电影文学》杂志2012年第19期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