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电视剧《大宅门》音乐民族化和地域化风格-电影论文

作者:中州期刊www.zzqklm.com来源:《电影文学》曹广壮日期:2012-11-09人气:2705

  一、电视剧《大宅门》音乐创作的分析

  《大宅门》比起其他的电视剧最大的不同就是所有插曲和主题曲都是以京剧曲牌为主旋律。音乐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民族性和时间性。京剧形成于19世纪,是1828年以后,各地地方戏进京,在汉剧、徽调等剧种不断地融合、吸收的基础上,加上京音演化而形成的剧种。京剧是我国优秀的传统艺术,是国家文化的精粹。《大宅门》作为一部以历史和京城文化为题材的电视连续剧,是与京剧音乐无法割裂的。《大宅门》的曲作者赵季平先生介绍,《大宅门》的音乐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纯音乐,一部分是作为背景音乐的京剧打击乐,要的就是京腔京韵。赵季平说:“我是从民族民间音乐创作中走出来的,我认为中国音乐的创作应该致力于发扬民族的东西,这是一个指向。”因此,《大宅门》的音乐大量运用了京剧曲牌和京剧打击乐,而这浓烈醇厚的京腔京韵也正是电视剧《大宅门》音乐的一大艺术风格。可以说民族化和地域化风格是这部电视剧音乐的一大特征。

  我们可以看到,在这部剧中,无论是人物的日常生活,还是环境的转换变化,都需要音乐作交代。可以说如果没有了音乐,尤其是京剧音乐,那整部作品就韵味全失。

  内容上,剧中处处有京味儿的音乐。在《大宅门》中许多精彩的场面用的全是京剧曲牌,七爷一出场配乐是【四击头】;白玉婷与照片拜天地时的配乐是【柳青娘】;七爷结婚的场面是【大开门】……情感上,全剧共有包括主题歌在内的26段音乐旋律,在需要情感烘托、宣泄、表达、酝酿的“裉节儿上”出现,把画面语言无法表达的东西充分表达了出来。

  音乐将浓浓的民族气息传达出来,将电视剧的民族特色更强化、更突出地表现出来。

  二、主题歌《大宅门》呈现民族化特色

  作为京派的电视剧《大宅门》,在片中无处不透着浓浓的京味儿。无处不体现着这部电视剧的音乐所独具的民族化和地域化特征。不论剧中的背景音乐还是人物念白,唱腔都饱含着京腔京韵,尤其是涵盖全剧的片尾主题曲更是如歌似戏。充分展示和呈现了主题歌浓郁民族化的特色。

  这首歌的旋律正是吸收了京剧散板,采用了极有代表性的民间音乐曲调、风格,整首歌曲充满深沉,又带有豪情,加强了这部电视剧的民族特性,统一了整体剧作风格;作品还运用配器等多种创作手段,对旋律进行丰富和发展,配器中更是用到了【急急风】这个京剧锣鼓经,借以突出京腔京韵这一艺术个性,更深化了作品的民族化风格和地域化特征。

  主题歌的音乐气势宏大。音乐一开始就由高音1进入,先声夺人,韵味十足的长音更是像极了京剧的唱腔。整首主题歌旋律的速度,除了中间部分稍快,开始和结束的部分都较为缓慢,多是一字多音,唱足了味道。主题歌体现了整部作品的灵魂所在,体现了一种气势,一种白家人的气势,一种京城人家的气势,一种中华民族的气势。

  整首作品将西洋管弦乐与我国的民族音乐完美结合,用西洋管弦乐作为音乐的铺垫,而突出了京剧的打击乐与弦乐的旋律部分。音乐层次鲜明,主题突出,将民族的与西洋的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却更凸显了民族音乐的特点和风格。结合演唱者韵味十足的演绎,使整首作品如歌似戏,京韵满腔。也将主题歌的民族化和地域化特征展现得淋漓尽致。

  三、背景音乐突出地域化风格

  作为中国的导演要想拍出中国味道的东西,就要对中国的传统美学有很深的了解和造诣,毫无疑问京剧是这方面的代表。郭宝昌导演认为现在的导演应该多下点工夫在传统的文化上。这种运用绝非空穴来风,正是几十年来的传统文化的积淀而成。

  电视剧《大宅门》,在反映清末民初的故事中使用京剧音乐更符合这时候的社会气氛,而且在《大宅门》中许多精彩的场面郭宝昌导演用的全是京剧曲牌,七爷一出场配乐是【四击头】;白玉婷与照片拜天地时的配乐是【柳青娘】;七爷结婚的场面是【大开门】……使用京剧音乐和京剧打击乐作为这部电视剧的背景音乐,有利于发挥电视剧的风格特征,结合了剧情内容,突出了时代特征。电视剧《大宅门》的背景音乐是由主题歌的主题乐思扩充发展而成。主题音乐由京胡、打击乐和西洋管弦乐相结合。曲中京胡的一弓一弦都透着浓浓的京味儿。京剧打击乐更是顿挫有致,声韵铿锵。

  《大宅门》是一部展现家族画卷的连续剧,剧中的人物也极富个性。比如:主人公的妹妹白玉婷,音乐用京剧曲牌【柳青娘】展现白玉婷这个人物特点。这段曲牌是胡琴曲牌,在剧中用京胡演奏,音乐是随着白玉婷的情感出现而出现的,曲牌【柳青娘】在剧中首次出现是在第二十六集,是为了烘托了白玉婷第一次与万筱菊的正面接触和情感表露场景。音乐伴着她细小而优雅的动作,充分表现了她心中不被人所知的对于万筱菊的痴情与迷恋。

  紧接着在第二十九集中,白玉婷的痴情已经无法压抑。散戏后,她尾随万筱菊的车来到他家门口,看着他们一家三口走进大门。痛苦的她靠坐在马车上,陷入了无限的幻想。曲牌【柳青娘】又出现了,幻想的甜蜜和现实形成反差,在观众心中造成一种冲击,使人们对她的遭遇既是同情又无奈。

  在第三十五集中,人到中年仍然没有结婚的白玉婷,决定与万筱菊的照片结婚,就在结婚这场戏中,这段曲牌起到了非同寻常的作用。这场戏一句话也没有,都是在【柳青娘】的伴奏下进行的,然而正是这段京味十足的京剧音乐,烘托了演员的动作,把白玉婷的人物形象、她的情感细致地烘托了出来。可见京剧音乐用在合适的电视剧中作为配乐,在烘托气氛上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

  电视剧开篇是本片的男主角白景琦降生的一场戏,在这场戏中运用了锣鼓经【四击头】,【四击头】是在老太爷写琦字的第一笔时响起。在第十集中【四击头】还运用了一次,由于白景琦气走了几位老师,无奈家里又请了一位季先生。当季先生第一次踏进白景琦家门,【四击头】响起。【四击头】在这两场戏的恰到好处的运用,配合剧情的发展和人物的登场,不拖沓,不累赘,却准确地传递着重要人物出场的信息。

  还有电视剧的主人公白景琦在第三集中,白家的姑老爷关少沂因自己的孩子意外被摔死在了白家,而怀恨在心,要把小白景琦摔死,来一命顶一命。当孩子送到关少沂手中那一刹那,起【撕边】这一锣鼓经:三大件:空空呛;鼓:嘟……拉空八(按)【撕边】的音响看似简单,但是分析起来是相当复杂的。因为音乐的起止、时间的长短、力度的强弱以及锣鼓的疏密都需要演奏者随着人物的动作而细致演奏。甚至演员的手势眼神、内心节奏乃至细微的面部表情都要恰到好处地融入这锣鼓点中。京剧锣鼓音乐在这里运用得很是成功,在这场短短17秒的戏中,鼓点的节奏变化表现了人物内心瞬息的变化和情绪的跌宕起伏,而且这场戏还没有一句台词,细腻地烘托了人物的情绪。

 文章来源于《电影文学》杂志2012年第19期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