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加强企业管理会计报告-经济论文
一、管理会计报告的主体
管理会计报告的主体是管理会计报告的使用者,即管理会计报告的需求主体,一般包括:最高管理阶层、中级管理阶层和基层管理阶层。具体见表1所示。
二、管理会计报告的目标
确定管理会计目标是构建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起点,明确的目标能够为经营管理者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满足管理者的信息需求。财务报告提供经营者所需有关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信息,除这部分信息外,管理者所需的企业管理方面的信息需要管理会计报告提供。
财务报告和管理会计报告应互为补充和相互依存,形成完整的企业内部管理会计报告和外部财务会计报告体系。企业管理会计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以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价值运动为对象,注重生产经营过程中价值形成和增值过程,通过优化使用价值生产和交换的过程,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并参与决策,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的。因此,管理会计的目标是帮助管理当局对资源的最优化使用做出决策。
三、加强企业管理会计报告的对策
(一)增设专职人员负责管理会计报告
会计报告管理存在人员配备不足的问题,除单元财务部单独设立运营管理部以外,其他部门的管理委员会人员都是兼职,销售部门销售人员在开展业务之外进行管理会计报告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销售人员有抵触情绪,资料不能按时提交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要增设专职人员负责管理会计报告数据的编制和分析,为更好的了解业务运作情况,其办公地点分散在各业务部门及利润点,人事管理权归单元运营管理部。
(二)加强人员培训和指导
由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指导,大多数人员未经过专业培训,对管理会计报告的要求理解上有偏差,不能从公司全局出发考虑问题,需要组织专门培训,讲解建立管理会计报告的意义和编制方法,使其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掌握正确的编制方法。因此,要加强人员培训和指导,设立奖惩措施,鼓励相关人员参加各类专业技能培训和考试,提供内部和外部培训,定期考试合格上岗,考试不合格则调整到其他岗位,如仍不胜任则迟退。
(三)建立健全管理会计报告奖励制度
在企业会计报告管理中,管理会计报告流于形式,不能反映和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管理会计报告中反映出来的部分问题会影响其关键业绩指标的考核,直接关系到其绩效奖金发放的数额,各部门相关人员在编制管理会计报告时往往会避重就轻,使得管理会计报告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反映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因此,要建立和完善管理会计报告奖励制度,鼓励全员参与,对提出合理化建议的个人给予物质奖励。
文章来源于《时代金融》杂志2012年第24期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
- 《农业经济》论文投稿解析,难度指数四颗星,附好发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