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早间新闻的可听性-新闻论文
早间电视节目看看听听、听听看看的流动性和暂留性以及移动电视的出现,让我们不得不重视早间电视新闻的可听性。那么如何才能做好早间电视新闻的可听性呢?笔者下面就结合吉林卫视早间电视新闻节目《新一天》作如下探讨。
吉林电视台新闻中心《新一天》栏目开播于2009年2月19号,其前身是1997年3月24号开播的吉林电视台第一档新闻直播节目《早安吉林》。是吉林电视台成立时间最长的几个栏目之一。多年来栏目组一直以实际行动贯彻着“以民为本、关注百姓生活”的新闻理念,坚持报道的新闻性、服务性、时效性和贴近性。以快节奏、大信息的播报方式,为观众提供了一道早间新闻大餐。节目内容涵盖省内、国内、国际新闻、体育新闻以及各种生活服务资讯,节目时长50分钟。节目内容仅仅围绕人们关心、关注的新闻事件和信息,通过对前一天新闻进行汇总、解读和延伸,同时提供当天将要发生的新闻信息,满足不同收视人群的收视需求。经过10多年的创新、发展,《新一天》栏目的收视率和市场份额在吉林省、长春地区一直名列前茅。在全国31家卫视同时段排名前15强。
吉林卫视早间电视新闻节目《新一天》,每天早6点30分播出。内容包括国内热点、国际大事、省内民生、体育文化等。《新一天》节目借鉴广播传播的特性,在编排节目时,考虑到观众看看听听、听听看看这种特殊的收视方式,通过提高主持人语速,让主持人快速的描述画面所交代的内容等方式,让受众通过“听”来“看”早间新闻节目,使早新闻节目承载着广播的功能。
《新一天》节目把第一时段节目设定为6点半至6点50分。这一时段,注重编排信息量大、时效性快、关注度高的新闻。原因很好理解,该时段正是观众起床洗漱、做饭的时候,观众没有整块的时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而是在忙碌的同时,以听为主,偶尔扫上几眼。这一时段的节目,不追求画面的可视性,以口播、口片为主。
第二时间设定为6点50分至7点。这以时段,很多观众正是进行早餐的时间,很多人会选择边吃饭,边看电视。针对这一特点,本时段节目要强化可视性、话题性、思考性。也就是,社会热点新闻的深度解析。
7点附近,部分观众要走出家门开始上班,这个时候关注的是天气、交通等服务性内容。于是,《新一天》节目安排天气预报、天气现场直播连线、城市交通通行状况的直播连线。
7点之后,部分观众上班,家中剩下的是相对有闲的人群如中老年儿童。这个时候,《新一天》重点关注本地的新闻。虽然7点之后留守的人群有一定时间看电视,但由于需要收拾家庭卫生,观众的流动性和暂留性依然存在,所以这个时候新闻的可听性依然非常重要。怎样才能保证本地新闻的可听性呢?
1)强化同期声使用。同期声是新闻事实的一部分,作用在于烘托节目主题、渲染现场气氛、展示人物个性等。因为,新闻中,解说词和记者的口述是经过加工后再表达,属于转述,而现场的同期声对观众来说属于亲耳听见,所以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可以给人以强烈的现场参与感。所以,《新一天》节目对记者采制的新闻要求必须要有同期声,而且多用同期声,有个性的同期声。
2)强化现场声的使用。这里所说的电视新闻现场声是狭义的,广义包括同期声,而狭义的是指新闻现场的声音和背景声音,以及后期制作添加的音效、音乐等。新闻现场记录的背景声、现场声,增强了电视新闻的鲜活性、真实性、生动性。而后期制作添加的音效音乐, 则让电视新闻更加具有视听双重新引力。
除了借鉴广播编排,和强化同期现场声的运用外,让电视新闻的可听性增强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主持人富有个性化、感染性的表达。
1)《新一天》要求主持人多说短句、多说动词,口语化的把新闻绘声绘色的讲出来。同时,在语速、表达方式上要有个性。个性话的表达,可以第一眼就把观众留住。而增强主持人与观众的互动性,则能很好的达到粘性效果,吸引观众继续关注。
2)《新一天》要求主持人的语言要具有感染力。主持人在保证信息传达的无误、客观的前提下,语气中要传达出或严肃、或紧急、或欣喜、或质疑等情绪,真正地做到用“心”来播报新闻,从而能够达到感染观众的目的。
文章来源于《科技传播》杂志2012年第19期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