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要注重学习迁移理论的应用
作者:韦安源来源:原创日期:2013-01-06人气:751
当今社会,各类知识更新快速,学生要在学校里学完全部的地理知识和技能是不可能,他们希望通过学校的学习能够解决今后工作中遇到的地理问题,教师也希望通过自己的有效教学,使学生学到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能够终身受用。因此,“为迁移而教”成为当今地理学科中的热门话题。那什么叫学习迁移呢?学习迁移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广泛地存在于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中。任何一种学习都要受到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技能、态度等的影响,只要有学习就有迁移。迁移从作用分,有正迁移和负迁移。迁移是学习的继续和巩固,又是提高和深化学习的条件,学习与迁移不可分割。
一、认知结构的含义及高中地理认知结构的特征
关于认知结构的含义,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涵义基本相似,但笔者比较认可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的观点: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狭义地说,它是学习者在某一特殊知识领域内的观念的内容和组织;广义地说,它是某一学习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作为高中地理学科,学生的认知结构便是地理学科的知识结构体系内化为学生头脑中的相关地理内容和组织。
高中地理学科的认知结构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新知识的学习与原有知识的巩固程度有关。原有知识的巩固程度越高,越有利于知识的迁移。
二是新学习的知识与已有相关知识的可分辨度有关。两者之间的分辨度越高,越有助于知识的迁移。
三是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时,头脑中是否有与新知识相关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或地理规律有关。原有相关的知识越多,其概括程度越高,迁移能力就越强。
一、认知结构的含义及高中地理认知结构的特征
关于认知结构的含义,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涵义基本相似,但笔者比较认可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的观点: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狭义地说,它是学习者在某一特殊知识领域内的观念的内容和组织;广义地说,它是某一学习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作为高中地理学科,学生的认知结构便是地理学科的知识结构体系内化为学生头脑中的相关地理内容和组织。
高中地理学科的认知结构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新知识的学习与原有知识的巩固程度有关。原有知识的巩固程度越高,越有利于知识的迁移。
二是新学习的知识与已有相关知识的可分辨度有关。两者之间的分辨度越高,越有助于知识的迁移。
三是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时,头脑中是否有与新知识相关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或地理规律有关。原有相关的知识越多,其概括程度越高,迁移能力就越强。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