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美术是我国传统艺术中的瑰宝-大舞台
工艺作为一个复合词,自然包括工与艺的内容,谓之百工之艺。《新唐书·阎立德传》曾记有阎家父子具有独特手工艺之事。由此可见,在古代,所谓工艺主要指营建造物的手工之艺。到了近现代,工艺泛指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半成品进行加工、装配或处理,使其成为合格产品的方式与过程,含有技术经验与制作过程等意义。除此之外,工艺又作为工艺美术的专指,形成诸如工艺品、手工艺等专用名词。在专业研究中,工艺又作为工艺美术认识论上的抽象,用来指介工艺过程中的工艺性。二十世纪初,在使用“工艺美术”或“美术工艺”一词的同时,还使用着图案、实用美术、实用艺术等异形同质的概念。
据我所查的资料(蔡元培《美术的起源》),较早使用“工艺美术”或“美术工艺”一词的是蔡元培。如上文所提到“工艺美术”在中国虽然是一个新名词,但却并非是一种新的美术形式,它在中国已有近万年的历史。“所谓工艺美术,亦即实用美术。换言之:凡于日常生活器具之制造上加以美术之设计者,即可谓之工艺美术。所以工艺美术与日常生活,具有密切的关系。”从上述工艺美术一词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原有内容来看,在当时工艺美术就有“生产的设计艺术”之意;但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尤其是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为什么工艺美术却被作为手工艺的同义词而受到各种误解和非难呢?可以说,除了工艺美术理论研究的薄弱,始终没有一个完善的学科建设之外,我想还有两个原因:一是开始的几十年来的工艺美术实践,走上了以“特种工艺”也就是传统手工艺为中心的道路。作为行业的工艺美术生产,其生产的主要产品是玉器、象牙雕刻、漆器、景泰蓝、金银首饰制品以及竹编、抽纱、刺绣、地毯等手工艺品。作为工艺美术存在的社会性窗口的营销业,是以遍布全国的工艺美术服务部为代表的,其经营范围基本上是陈设欣赏类的工艺美术品。这种存在的形式也决定了大多数人对工艺美术的认识和态度。而实用工艺品类的生产由于大机械工业的发展而基本上改变了生产的性质,即结束了手工业生产的历史,并在行政归属上与手工艺类的产品生产分离。这些行政或行业上的区分致使一些人以此来替代学科上的区别。第二个是工艺美术这一概念产生之初的时代局限性。当时所谓的设计,还主要是进行一些外观的美化而已,是工艺加美术或是工业加美术,人们所着意的主要是器物外在的装饰;继承着相当多的传统装饰的内容。而且当时的生产能力所能做到的也仅仅是这些。
当然经过几代人不懈的努力,当代工艺美术的理论研究,已经完成了工艺美术到工艺文化的转变,这不仅仅是一个名字的简单变动,它是工艺认识和研究整体性深化的标志,是力图突破旧有工艺美术研究仅仅停留在作为造型艺术的形式分析局限,是对那种仅仅把工艺作为一种贵族手工艺存在的反驳。从本质上说,对工艺美术所进行的文化研究,一方面来自工艺美术研究本身的需要,是工艺美术对自身科学事实的把握,是人对事物、对历史认识的产物;另一方面则是研究我们中华民族艺术的需要。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