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开放的问题情境
作者:黄亚梅来源:原创日期:2013-03-09人气:1046
小学数学新课标提出:“我们必须实施开放性教学,让学生有更大的学习空间和更多的思维余地。”开放式提问,能为学生提供创造的时空,让学生有发挥能力,获得成功的机会,学生在同伴的欣赏赞叹中体会到探索知识的乐趣。
如:在教学比较分数的大小之后,可创设这样的一个问题:小红5小时看13页书,小明3小时看7页书,谁看得快些?你是怎样知道的?学生中有各种各样的方法:有用每小时各看多少页来比较的,有用一页需要多少时间来比较的,有用在相同时间看谁看的页数来比较,还有用看相同的页数,看谁用的时间少来比较的。这样的比较过程,学生体会到探索问题的乐趣,激发了自己解决问题的兴趣,对自己的知识也得到了促进。
一、创设新奇的问题情境
新颖的教学形式,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恰当的教学手段,教师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新奇问题,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教师在教学“年、月、日”时,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小欣今年8岁,他爸爸从出生到今年只过了7个生日,请同学们想一想,小欣的爸爸今年多少岁?这样学生的情绪会高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紧紧地吸引学生。爸爸过了7个生日,就应该是7岁,可小欣都8岁了,爸爸怎么才7岁呢?不可能。
二、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
在教学情境中,融入一些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能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例如:在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教学中,这样创设问题情境:下午要上劳动课,校长告诉我们:“昨天在舞台旁60米长的花带中每隔2米种一株桂花树,种得太密了,要改成每隔3米种一株。”现大家出出主意,下午怎么种才能又快又好地完成任务。由于问题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各学习小组都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小组认为要全部拔起来,重新种;有的认为,花带头尾处的不用拔,只需把中间的拔起来重新种;而更多的小组发现,与起点距离米数是2与3的公倍数的那一株不用拔。在这种符合实际的又富于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中,学生经历了解问题的全过程,学得主动,学得有意义,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被有效地激发起来了。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脑,学有所得。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