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中的思考与对策——河南教育

作者:焦丽君来源:原创日期:2013-03-28人气:750
 1.秉承“以诚感人,以人为本”的舆情引导原则
小到后勤管理、校园环境优劣、学校规章制度、师德学风、就业难题、学校安全及事故类事件,大到社会经济焦点、国家政治热点等,都是高校舆情关注的重点。调整传播策略,帮助师生实现需求,这是高校舆情引导的关键点。舆情工作者要高度重视师生的切身利益,深入师生内心世界,解决其学习、生活具体问题以及思想问题,才可以及时准确地了解真实情况,有针对性地积极引导其辨别是非,达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润物无声的效果。
2.有效利用新媒体传播渠道,开拓育人新空间
有学者说过,对于微博,“再怎么重视也不过分”。洛阳市在网民中间推选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就是利用地方BBS提高政府治理绩效、增强官民粘合力的有益尝试。网络BBS、帖吧、QQ、微博等新传播方式以其虚拟性、隐蔽性、传播方式碎片化、信息传播快捷、使用方便、用户群数量大、人际交流互动性强等特点,越来越成为大学生表达个人想法和意愿的重要工具,许多学生使用它们了解看法观点并进行讨论交流。对于校园网等校园媒体,情况则不容乐观。因此,校园网等校园媒体一定要积极创新宣传方式,调动师生参与的积极性,反映师生关心的问题,真正实现“传播信息、传播文化、进行道德教育”的目的。
新形势下,专业的网络舆情服务目前已经被政府部门和知名企业广泛采用,高校领导应当转变思路、观念,向已经取得成效的政府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学习,及早介入和关注网络空间,以明确的身份、平等的态度真诚地与师生交流和沟通,让师生民主参与学校决策。有的高校领导及党委宣传部门工作人员公布了他们的电子信箱、QQ号等,便于师生反映问题和对学校的改革发展提出意见、建议,也便于与校外媒体交流沟通,“网络外交”“情感外交”“亲民外交”良性循环,深化了教育效果。
3.培养“领读者”,聚合网络民意
“强国论坛”创始人之一蒋亚平曾说,“强国论坛”通过置顶、推荐阅读、整合旧帖等多种方式,将网络上分散的意见进行分级,使得一些信息和意见获得了优先传播权,也就从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一些非理性声音大范围传播的可能性。网络舆论在发展过程中,自身就带有一定的自治自律、自我纠偏的自净化功能,我们完全可以发挥学生骨干队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作为“领读者”及时引导网上舆论,使泥沙俱下的网络言论最终正本清源,走向平衡。“领读者”也可以就学生不了解、不大认识的“盲点”问题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帮助他们读懂新举措,解释新情况,准确判断事件的价值和意义,在权威的分析中增强师生对自己的信任,提高自身的影响力。重视对“领读者”的培训、引导,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引导效果。
4.加强心理干预,培育网络素养
笔者在长期的高校网络舆情工作中发现,一些学生在很多时候是平时我们眼中“听话”的“乖”学生。许多学生甚至也有部分教师,往往在对事件并不真正了解的时候,就匆匆发表激烈言论,这就容易引起思想混乱和对事件真相的扭曲与误判。甚至还有一些境外网站,他们编造假新闻,煽动消极情绪,极易造成很坏的影响。我们要主动和网络争取学生的课余时间,开展更多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外活动,使他们不把上网作为最主要的休闲方式。我们要坚持不懈地抓好网络道德建设,教育师生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师生的网络素养,建立良好的校园网络秩序。
5.舆情引导必须与事件发展同步
舆情引导必须与事件处置工作同步安排,同步推进,相互配合。确保师生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使他们更加相信学校党政。快报工作动态,慎报结论意见,让大家看到相关部门在努力、学校在行动。网络舆情事件发生后,高校党政部门应该主动承担责任,让本校师生和社会看到问题解决的希望,赢得其尊重和理解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