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社科纵横
作者:王艺帆来源:原创日期:2013-04-09人气:1304
(一)认识上不足
在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问题上,还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比如,有的认为建设新农村就是盖新楼房、修新马路,忽视了全面发展,忽视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还有的认为建设新农村,只要将现有的自然村拆迁,进行统一建设,忽视了新农村建设要立足各地实际,循序渐进,不能急躁冒进。
(二)资金投入不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大量的投入,尤其是资金的投入。但是,农村中资金的短缺严重制约新农村建设。一是村级债务严重,化解难。二是基础建设设施资金来源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对资金的需要。由于财力有限,部分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好政策很有可能因为拿不出配套建设资金而无法实施,进而影响整个新农村建设的进度。
(三)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外出就业难度大
目前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多是老弱病残和文化技能较低的群体。这使得政府对他们进行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就业务工的引导管理难度加大。另外部分乡镇即使成立了果业、生猪等协会,但基本上都存在管理体制不健全、信息不灵通、规模小等问题,为农民提供技术、资金、信息、产品加工、销售等服务的能力十分有限。
(四)村容较差,农村卫生,环境难改变
乡村建设普遍缺乏规划,村庄零乱,渠、路、林不配套,还有相当一部分道路坑坑洼洼,柴草乱堆滥放。农家肥门口“看家”,“露天厕、泥水路、鸡鸭院、垃圾随处见”在农村仍很普遍。
(五)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农民增收后劲不足。
乡镇企业实力不强,对农业农村的带动力弱。农户养殖规模小,农产品品质、品牌竞争力弱,龙头企业缺乏,农民增收渠道有限。这使政府在加快土地流转、引进项目、资金,利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及农业综合开发、提高农业集约化生产水平方面有一定难度。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对策与建议
(一)广泛宣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涉及面广、内容多、任务重,需要民众的参与。要通过深入宣传、发动,使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目标要求以及具体措施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引导和动员广大民众自觉地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同时还要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二)科学规划
政府部门要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搞好村镇规划,严格规划管理,严格执行新村镇“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管理一个法”的制度,确保村镇规划的落实。建立科学、高效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体系。要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条件编制不同的规划建设标准,因地制宜。
(三)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在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撑就是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因此,培养一大批新型农民,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是新时期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性任务。要使农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可以从更新农民的思想观念、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素质、加强民主法治观念和诚信教育、加大教育投入、实施多样化培训方式、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积极开展社区社会化教育等方面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以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4]
(四)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作用,建立长笑道管理机制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需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政府要积极引导,强化农村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机制。尽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投入机制,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工作机制,社会各界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参与机制等,特别要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把阶段性集中整治与日常性管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建立健全村道养护、公厕管理、环境卫生维护等制度,逐步建立起与新农村日常管理相适应的投入机制。[5]不断创新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机制,切实保障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全面提高农村民主自治水平。
(五)进一步加强领导,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和班子建设
要把新农村建设摆上当地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制定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在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按规划办事。同时还应积极主动沟通,相互配合,形成统一领导、分工协作、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真正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当前重要工程来抓。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桥梁和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者、实施者。要把开展共产党员创先争优活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把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班子建设做为农村各项工作的龙头,强化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组织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在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问题上,还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比如,有的认为建设新农村就是盖新楼房、修新马路,忽视了全面发展,忽视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还有的认为建设新农村,只要将现有的自然村拆迁,进行统一建设,忽视了新农村建设要立足各地实际,循序渐进,不能急躁冒进。
(二)资金投入不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大量的投入,尤其是资金的投入。但是,农村中资金的短缺严重制约新农村建设。一是村级债务严重,化解难。二是基础建设设施资金来源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对资金的需要。由于财力有限,部分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好政策很有可能因为拿不出配套建设资金而无法实施,进而影响整个新农村建设的进度。
(三)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外出就业难度大
目前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多是老弱病残和文化技能较低的群体。这使得政府对他们进行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就业务工的引导管理难度加大。另外部分乡镇即使成立了果业、生猪等协会,但基本上都存在管理体制不健全、信息不灵通、规模小等问题,为农民提供技术、资金、信息、产品加工、销售等服务的能力十分有限。
(四)村容较差,农村卫生,环境难改变
乡村建设普遍缺乏规划,村庄零乱,渠、路、林不配套,还有相当一部分道路坑坑洼洼,柴草乱堆滥放。农家肥门口“看家”,“露天厕、泥水路、鸡鸭院、垃圾随处见”在农村仍很普遍。
(五)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农民增收后劲不足。
乡镇企业实力不强,对农业农村的带动力弱。农户养殖规模小,农产品品质、品牌竞争力弱,龙头企业缺乏,农民增收渠道有限。这使政府在加快土地流转、引进项目、资金,利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及农业综合开发、提高农业集约化生产水平方面有一定难度。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对策与建议
(一)广泛宣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涉及面广、内容多、任务重,需要民众的参与。要通过深入宣传、发动,使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目标要求以及具体措施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引导和动员广大民众自觉地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同时还要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二)科学规划
政府部门要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搞好村镇规划,严格规划管理,严格执行新村镇“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管理一个法”的制度,确保村镇规划的落实。建立科学、高效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体系。要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条件编制不同的规划建设标准,因地制宜。
(三)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在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撑就是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因此,培养一大批新型农民,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是新时期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性任务。要使农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可以从更新农民的思想观念、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素质、加强民主法治观念和诚信教育、加大教育投入、实施多样化培训方式、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积极开展社区社会化教育等方面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以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4]
(四)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作用,建立长笑道管理机制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需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政府要积极引导,强化农村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机制。尽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投入机制,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工作机制,社会各界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参与机制等,特别要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把阶段性集中整治与日常性管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建立健全村道养护、公厕管理、环境卫生维护等制度,逐步建立起与新农村日常管理相适应的投入机制。[5]不断创新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机制,切实保障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全面提高农村民主自治水平。
(五)进一步加强领导,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和班子建设
要把新农村建设摆上当地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制定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在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按规划办事。同时还应积极主动沟通,相互配合,形成统一领导、分工协作、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真正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当前重要工程来抓。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桥梁和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者、实施者。要把开展共产党员创先争优活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把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班子建设做为农村各项工作的龙头,强化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组织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