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契合度研究——社科纵横
作者:闫文浩、杨仁财来源:原创日期:2013-04-11人气:804
一、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育法》第五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既是高校学生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的根本目的。要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必须建设一个坚持走在时代前列的学习型党组织。这一使命的完成不仅是党内事务,而应将青年大学生纳入其中,并使其在党组织的精心培养下逐步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这不仅仅因广大青年学生是伟大事业的受益者,更重要的在于党的使命需要在青年大学生中传承,要把这种先进性内化为每一个青年大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和理性精神。
二、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契合度机理分析
学习党组织建设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两者存在着指导思想和教育内容的统一,教育主体与目标的统一,教育途径与方式的统一,是我们契合度研究的逻辑起点和落脚点。
1.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主体一致性分析
目前,我国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理论教育,即向学生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价值观念,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和党校负责;二是行为教育,即指导和规范学生的思想道德实践及日常生活行为,由学生管理部门负责。[2]我国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队伍主要由学校党委部门党政干部、院系党务工作者和学生辅导员队伍构成,他们同时承担着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任务,这支队伍有着从事党建工作无可比拟的优势。
理论教育的效果在学生的道德实践和日常行为中应是统一的。要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必须注重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两支队伍的有机结合,不断改进教育工作的方法,实现高校党建与学生教育管理的相互融合、共同提高。只有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体紧密配合,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开拓思想教育资源,做到以党建工作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通过加强和创新大学生党建工作,不断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提高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3]
2.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统一性分析。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是做好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的有效途径,二者在根本任务上是一致的,都是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而开展工作的。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要激发青年学生博学、质疑以及勇于实践的学习动机、使之转化成为追求进步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也能在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过程中得到实现。
3.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途径趋同性分析。
大学教师对教育主阵地的认识水平对于施教效果的好与坏有着直接影响,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不应抛开正常的教学活动另辟蹊径,而应在重视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下,拓宽教育和开展途径。
首先,党员教师既要以身示范、也应该积极带动和影响非党同事一起认识学生、研究课程、掌握教学规律,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深入学生的课后学习实践活动之中,给学生们以知识解惑、情感疏导以及能力提升等方面的帮助,通过语言的引导和行为的示范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其次,除了教师对学生影响较大外,学生党员榜样育人的效果不可小视。学生党员代表着党在学生中的形象,同学们首先是从身边的党员同学去看待党的。有资料显示,目前大学生申请入党人数已经占学生总数的50%,有些高校则高达90%以上,大学生已经成为新时期党组织发展的主要对象。[4]
如果说学生党员是连接党组织、老师和普通学生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学生党建就是高校党的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统一最为有效的途径。高校可以构建以学生党员为主导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学生党员以自己的政治觉悟和努力成长成才的行动和最好成绩去影响带动其他同学一起进步,增强学生党员的自主教育、自我管理和服务的意识,用党建带团建,通过发挥大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引导大学生立足现实追求崇高信仰,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
最后,要努力将课堂内与课堂外两个“课堂”有机结合起来,营造出一个极富文化气息的校园学习氛围。结合高校学生党建实际建立显性和隐形的两套教育管理体系:一是建立由校党委、院系党总支、基层学生党支部组成的垂直管理体系,从显性领域保障学生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得到有效的教育;二是建立学生公寓、社团临时党支部的横向联系体系,从隐性领域保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同样受到党组织的正确引领。各种学习活动、比赛、社会实践、文艺作品创作等活动,则由横向的联系体系组织举办。两套教育体系发挥作用,既保证了组织活动的丰富性和吸引力,同时减轻高校党务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更好的提升工作质量。
4.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学生工作开展在手段和方法上互相借鉴
党建工作中的灌输法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疏导法、党建工作中的榜样示范法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模仿法、党建工作中的表扬批评法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与自我教育法等等都可以互相借鉴。[5]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借鉴党建工作的分级教育方法能够更准确地了解掌握学生思想动态,使思想政治工作分类指导、有的放矢。
党建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都要密切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密切联系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学生党员教育也应借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采取课堂教育、社会实践等形式,感性实践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能够增强大学生对党的基本路线的认同,加深对党的政策的理解,促进其思想素质的健康发展。
三、结语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提升的的基础,是密切联系大学生的桥梁和纽带。要强化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核心地位,须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创新党支部活动形式、党支部活动载体,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程化、立体化、阵地化机制。
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学发展也到了反思、调整的重要关口。国务委员刘延东提出“大学之大,首先在于精神之伟大”[6]的观点。结合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背景,这一观点传达出高校办学须在许多方面进行改革的新信息和要求。这就是,大学应在办学理念方面回归育人的原初意义,无论抓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还是推进实验室和图书馆等硬件设施建设,都要服务于民族思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学生个体智慧的开发与提升的需要。这要求我们每一个从事与培养学生有关工作的人立即行动起来,从育人新理念的更新到育人途径规律的把握,再到优良的学风校风促成等方面做许多实实在在的具体工作并自觉深入思考。从这一思考角度出发,结合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我们认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着内在的高度契合,前者展现了党与时俱进对自身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而后者却表达了党在高等教育办学过程中一以贯之的价值期望。
参考文献:
[1]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
[2]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6.
[3]于留成,邢金亮,李勇.以党建工作为核心带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开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5,5(5)
[4]龙海平.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现状和途径的思考[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4(2)
[5]钱广荣.十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9)
[6]刘延东.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努力实现高等教育的历史性跨越[N].中国教育报,2010-9-13.
《教育法》第五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既是高校学生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的根本目的。要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必须建设一个坚持走在时代前列的学习型党组织。这一使命的完成不仅是党内事务,而应将青年大学生纳入其中,并使其在党组织的精心培养下逐步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这不仅仅因广大青年学生是伟大事业的受益者,更重要的在于党的使命需要在青年大学生中传承,要把这种先进性内化为每一个青年大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和理性精神。
二、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契合度机理分析
学习党组织建设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两者存在着指导思想和教育内容的统一,教育主体与目标的统一,教育途径与方式的统一,是我们契合度研究的逻辑起点和落脚点。
1.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主体一致性分析
目前,我国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理论教育,即向学生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价值观念,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和党校负责;二是行为教育,即指导和规范学生的思想道德实践及日常生活行为,由学生管理部门负责。[2]我国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队伍主要由学校党委部门党政干部、院系党务工作者和学生辅导员队伍构成,他们同时承担着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任务,这支队伍有着从事党建工作无可比拟的优势。
理论教育的效果在学生的道德实践和日常行为中应是统一的。要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必须注重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两支队伍的有机结合,不断改进教育工作的方法,实现高校党建与学生教育管理的相互融合、共同提高。只有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体紧密配合,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开拓思想教育资源,做到以党建工作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通过加强和创新大学生党建工作,不断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提高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3]
2.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统一性分析。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是做好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的有效途径,二者在根本任务上是一致的,都是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而开展工作的。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要激发青年学生博学、质疑以及勇于实践的学习动机、使之转化成为追求进步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也能在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过程中得到实现。
3.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途径趋同性分析。
大学教师对教育主阵地的认识水平对于施教效果的好与坏有着直接影响,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不应抛开正常的教学活动另辟蹊径,而应在重视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下,拓宽教育和开展途径。
首先,党员教师既要以身示范、也应该积极带动和影响非党同事一起认识学生、研究课程、掌握教学规律,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深入学生的课后学习实践活动之中,给学生们以知识解惑、情感疏导以及能力提升等方面的帮助,通过语言的引导和行为的示范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其次,除了教师对学生影响较大外,学生党员榜样育人的效果不可小视。学生党员代表着党在学生中的形象,同学们首先是从身边的党员同学去看待党的。有资料显示,目前大学生申请入党人数已经占学生总数的50%,有些高校则高达90%以上,大学生已经成为新时期党组织发展的主要对象。[4]
如果说学生党员是连接党组织、老师和普通学生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学生党建就是高校党的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统一最为有效的途径。高校可以构建以学生党员为主导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学生党员以自己的政治觉悟和努力成长成才的行动和最好成绩去影响带动其他同学一起进步,增强学生党员的自主教育、自我管理和服务的意识,用党建带团建,通过发挥大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引导大学生立足现实追求崇高信仰,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
最后,要努力将课堂内与课堂外两个“课堂”有机结合起来,营造出一个极富文化气息的校园学习氛围。结合高校学生党建实际建立显性和隐形的两套教育管理体系:一是建立由校党委、院系党总支、基层学生党支部组成的垂直管理体系,从显性领域保障学生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得到有效的教育;二是建立学生公寓、社团临时党支部的横向联系体系,从隐性领域保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同样受到党组织的正确引领。各种学习活动、比赛、社会实践、文艺作品创作等活动,则由横向的联系体系组织举办。两套教育体系发挥作用,既保证了组织活动的丰富性和吸引力,同时减轻高校党务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更好的提升工作质量。
4.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学生工作开展在手段和方法上互相借鉴
党建工作中的灌输法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疏导法、党建工作中的榜样示范法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模仿法、党建工作中的表扬批评法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与自我教育法等等都可以互相借鉴。[5]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借鉴党建工作的分级教育方法能够更准确地了解掌握学生思想动态,使思想政治工作分类指导、有的放矢。
党建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都要密切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密切联系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学生党员教育也应借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采取课堂教育、社会实践等形式,感性实践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能够增强大学生对党的基本路线的认同,加深对党的政策的理解,促进其思想素质的健康发展。
三、结语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提升的的基础,是密切联系大学生的桥梁和纽带。要强化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核心地位,须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创新党支部活动形式、党支部活动载体,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程化、立体化、阵地化机制。
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学发展也到了反思、调整的重要关口。国务委员刘延东提出“大学之大,首先在于精神之伟大”[6]的观点。结合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背景,这一观点传达出高校办学须在许多方面进行改革的新信息和要求。这就是,大学应在办学理念方面回归育人的原初意义,无论抓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还是推进实验室和图书馆等硬件设施建设,都要服务于民族思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学生个体智慧的开发与提升的需要。这要求我们每一个从事与培养学生有关工作的人立即行动起来,从育人新理念的更新到育人途径规律的把握,再到优良的学风校风促成等方面做许多实实在在的具体工作并自觉深入思考。从这一思考角度出发,结合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我们认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着内在的高度契合,前者展现了党与时俱进对自身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而后者却表达了党在高等教育办学过程中一以贯之的价值期望。
参考文献:
[1]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
[2]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6.
[3]于留成,邢金亮,李勇.以党建工作为核心带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开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5,5(5)
[4]龙海平.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现状和途径的思考[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4(2)
[5]钱广荣.十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9)
[6]刘延东.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努力实现高等教育的历史性跨越[N].中国教育报,2010-9-13.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