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生活=成功+快乐
作者:李福安来源:原创日期:2013-05-09人气:1032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对生活的一种升华。数学教学要善于把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景使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自己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而让他们学会自己去生活中发现并解决问题。下面我就通过几个具体实例来谈一下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寓生活于数学教学,让学生在快乐中前行
生活中充满数学,我们应注意引领学生学会用一双敏锐的眼睛去观察、分析、读懂生活中的数学,从生活中找到问题的原型,然后将教材中的问题融入这个原型,在生活与数学之间架起一座相互沟通的桥梁,让同学们在这座桥上快乐前行。
例如,教学循环小数时,我首先给学生讲了一个永远也讲不完的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两个和尚,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他们讲的故事是,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两个和尚,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他们讲的故事是……”同学们都感到纳闷,有的说:“老师,这个故事怎么老重复?”也有的说:“老师,这个故事永远也讲不完。”这时,我不失时机的引出了“循环”的概念,孩子们恍然大悟。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循环小数”概念的理解,又使他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再如,我在教学圆的认识前,首先做了一个实验,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三个大小一样的圆形、正方形和椭圆形的轮子,同时从同一个斜面上滚下,当然圆形的轮子第一个平稳的到达了底部。紧接着我对学生说:“通过这个实验我们知道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而不做成正方形或椭圆形的了吗?”学生们抢着回答:“车轮做成圆的滚动起来又快又平稳。”“为什么做成圆形的车轮滚动起来就又快又平稳了呢?”我的追问令有些同学面露难色,但更多的学生带着急切的心情在书中搜寻着答案……“一个圆中,圆周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是相等的。”这句打破沉寂的回答让一双双充满疑惑的眼睛变成了弯弯的月亮。
其实,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例子,比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口算比赛或跳绳比赛,让他们从活动中理解什么是工作效率,以降低教学时的难度。还有在教学平均数时,可以组织学生分组测量计算平均身高、平均体重的活动等等。通过这些与数学密切相关的活动,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知识,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意义,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价值,让数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