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德国制造业优势产生并保持的原因分析——改革与战略

作者:杨海洋来源:原创日期:2013-09-03人气:3947
 金融危机以及欧债危机爆发以后,在整个欧元区,德国的经济可谓是一枝独秀。2009年德国的经济下滑了4.7%,失业率也略微上升,为7.7%。2010年德国经济开始恢复增长,增长率为1.21%,失业率下降到7.0%,为19年来最低,而同期欧洲其他国家的失业率却很高,如西班牙为20.3%,希腊为13.5%;德国的经济表现也明显好于美国。2011年美国的失业率还高于9%,德国却保持在7.2%。德国有这样的表现,与其制造业强不无关系。德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在欧洲最高,2005年德国工业产出占GDP的比例就高达30.43%,制造业产出占GDP的比例也占到了23.77%,2008年为23%,而2009年英国、法国分别都只有11%。同期美国的工业产出仅占GDP的22.14%,而制造业更是仅占到13.87%。正是由于德国保持了较高的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比例,才使得德国在复苏阶段能够得到较快恢复,失业率下降较决,而且没有出现反复。
一、德国工业化的过程及制造业在现代的复兴
德国是较早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但要晚于英国和其它欧洲国家。德国经济史学家W.G.霍夫曼(1958)认为,德国的产业革命始于19世纪20年代;程广中(1987)认为,德国产业革命的初期应该是从19世纪30-40年代开始的。尽管德国的工业化开始得较早,但由于国家尚未统一,工业化进程较慢,到1870年统一的德意志国家建立以前,工业化水平仍然低于同期的英国、法国和美国。在19世纪初期,德国的农业人口还占到了总人口的五分之四,直到1840年,德国的生铁产量仅相当于法国的1/4和英国的1/7。德国的工业产出占世界工业产出的比例为13%,同期美国已经达到了23%,而英国依然保持第一,为32%。普法战争以普鲁士的胜利而告终,1871年德意志国家的统一为德国的工业化进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871—1894年被称为德国的“工业与经济增长年”,鲁尔区成长为全欧洲最重要的工业中心。因此,德国工业化应该是从1870年开始加速的。
1870年至20世纪初,德国抓住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契机,可以说,正是德国和美国在工业方面的极大进步,带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生。如西门子一马丁炼钢法使得德国人可以从低品位的铁矿中大量炼出高级钢。而霍夫曼发展了合成染料技术,使德国形成了新的化学染料工业。德国的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有所不同的是,德国发挥了后发优势,利用英国和法国已有的技术进行改良,制造出比其更为先进的蒸汽机及其它产品,出现了“英法开花,德国结果”的局面。到1906年时,德国工业产值占世界工业的比例已经超过了英国,达到了16%。德国在钢铁工业、化学工业和电力工业等方面领先于其它国家。在这一期间,德国不仅完成了工业化,还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制造中心,在经济总量上,1913年德国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在戴宏伟(2006)看来,世界制造中心第一次迁移不是从英国直接到美国,而是先从英国迁移到了德国,再迁移到美国的。
二战以后,德国在美国的帮助下,经济得到了迅速恢复。1957年德国的经济总量就超过了500亿美元,达到515.6亿美元,1964年突破1000亿美元。1951—1960年平均增长速度高达8.26%,制造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1960年德国的三大产业产出的占比分别为5.5%、53.5%和40.9%,1970年第一产业进一步下降到3.9%,第二产业继续上升,达到57.6%,第三产业略有下降,占38.7%。
随着德国经济的增长,德国劳动力价格也逐渐升高。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德国劳动力成本较高的劣势越发凸显,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大量向外转移,国内的经济产业结构开始发生转变,这种变化主要体现为第三产业逐渐超越第二产业,成为占比最高的产业。但德国的第三产业不同于美国的第三产业,其金融业比重是较低的,而且主要是依附于第二产业出现的服务业,如针对德国所生产的机械设备而产生的整套技术解决方案,为企业提供的培训、设备的调试和售后服务等,这些服务业是不可能离开德国的制造业而单独存在的,德国正是依靠之前制造业所开拓的市场,让服务业顺势而上。客户在购买了德国的产品后,也就自然会选择德国的服务。随着服务业比重的迅速上升,1975年德国的三大产业比重已经变化为2.9%、47.7%和49.4%,1980年德国的第三产业更是上升到了53%,超过了总产值的一半(如图-1所示)。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德国采取了相应的产业政策,对制造业过快下降进行了干预,这一干预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见图-1)。20世纪90年代,德国的工业下降速度较慢,在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工业和制造业比例甚至还微幅上升。1990年德国三大产业比重为1.29%、33.20%和65.57%,其中制造业的比重为25.92%。2001年德国三大产业比重已经变化为0.98%、28.86%和70.16%,其中制造业的比重为22.37%;2005年德国的第一产业为0.96%,第二产业略有上升,为30.43%,第三产业下降到68.61%。其中制造业也上升到了23.77%。这种“逆流而上”的变化,说明德国政府干预产业结构的产业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德国制造业中的结构变化情况
为适应国内外条件的变化,德国制造业在20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其结构一直在发生着变化,这一变化保持了它的竞争优势。在工业化初期,德国主要是发挥自己的资源禀赋优势,大量生产钢铁、羊毛和其它纺织品、化学制品。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德国的酸、碱等基本化学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染料产品占据了世界该市场的4/5。
二战以前,德国由于工业的军事化倾向,制造业以军品生产为主,产业结构是畸型的,但军品的制造和生产也增强了德国制造业的生产能力。二战后,战时军事工业迅速转向民用,在美国的援助下,德国的制造业得以迅速恢复。战后初期,德国急于恢复经济建设,经济以满足内需为主,大力发展能源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和建筑业。随着经济恢复正常。德国的建筑业已经不再是支柱产业,同时制造业中的钢铁工业也逐渐退居二线。1960年德国的钢铁工业占工业产值已经下降到6.7%。
相对美国来说,德国的劳动力价格较低,同时德国也拥有制造业的基础,因此德国在战后迅速承担起了欧洲主要消费品的生产责任,承接了从美国转出的制造业企业。二战结束后到20世纪70年代以前,德国作为欧洲主要的制造业强国,大量生产各类工业制成品,特别是一些轻工产品。20世纪60年代,德国机械工业的产值年均增长10%,1960-1970年下降到了5%,这导致了德国机械制造业比重逐渐下滑。1984年德国机械制造业产品出口额占世界机械制造业总出口额的18.7%,已经低于美国。
20世纪80年代以后,德国的制造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在这一时期,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明显,而日本、韩国的产品质量优良、性能出众,德国制造业与之相比,并不具有性能和价格方面的优势,因此,德国调整了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德国自身的优势是在技术方面的领先,具有大量的人才和技术储备。德国通过政策鼓励,进一步加强了研发,在耐用资本品的生产如机械产品、大型医疗设备、电机和电气产品等方面继续保持世界领先的水平,同时舍弃了一些技术含量不高或自己缺乏竞争优势的制造领域,如家用消费电子产品、纺织品等,不与日本、亚洲四小龙及后来的中国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竞争。一些初级产品也逐渐退出了出口市场,如通用钢板等。1990年德国机械产品的出口额占世界机械产品出口额的比重上升到了21%,超越了美国和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一,并保持到现在。
由于及时调整了产品结构,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德国的对外贸易并没有像美国那样出现出口的增长减缓,而是继续迅速发展。1994年德国进出口总额为9771.1亿美元,2005年则增加到了2.08万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9.5%。2007年的出口额是1990年的2.7倍,进口额也增长了2.36倍,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0.8%和8.2%。由于出口额增长速度超过了进口额的增长速度,逐步实现了贸易顺差并迅速扩大,贸易差额由1990年逆差93.68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顺差1645.91亿美元,2005年达到了2365.05亿美元。
德国制造业的一个发展趋势是,制造业在工业中的比例逐年升高。从图-2可以看出,制造业产出在德国工业的比重一直在上升,1978年制造业产出占工业总产出的72.45%,1988年则上升到75.15%,2005年这一比例更是上升到了78%。工业主要由采矿业、建筑业和制造业三个部分构成,制造业比重的上升说明德国采矿业和建筑业的发展减缓。从德国的出口与进口结构变化也能看出这一趋势。1994-2005年,德国进口商品中原材料比重由5.4%上升到了9.9%,进口制成品的比重由71.7%下降到了67.5%,而出口贸易中的半成品比重,则由5.1%下降到了4.6%。这些变化说明德国进一步加强了制造业在工业中的主导作用,产业不断升级,减少了初级产品及半成品的产出,增加了深加工产品的产出比重。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