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画与美国、日本动画民族性的比较和思考
作者:赵宇来源:原创日期:2013-11-02人气:3754
一、民族性
动画的民族性是指通过动画作品展现本民族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并传达出其独有的气韵和精神,不仅要在视听等艺术表现形式上进行民族性的积极展现,还要在作品的主题、精神意义等艺术内容中对民族性进行深入表达。纵观世界各国的优秀作品,几乎毫无例外地都从不同角度来表现本民族的社会精神面貌,从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
二、中国、美国和日本的民族性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有着独特的民族特质。集体主义思想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是东方文化的精髓,强调集体是第一位的,个人要服从于集体。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依然存在着巨大的影响。以“仁义”为核心的人生价值观,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最高准则,体现了修身养性和伦理亲情在中国人心中占据重要位置。儒家学说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提倡“文以载道”,表现为文学艺术作品的教化作用,让观众获得教益。“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人们认为宇宙是无限的,人应该尊重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其意蕴深远。意境是我国艺术独特的审美意识,是指画家通过描绘景物表达思想感情所形成的艺术境界。
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技术的发达国家,长期处于世界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前沿,在世界历史舞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美国人强烈的优越感和乐观自信的心态,使其不拘泥于历史、不墨守成规,尊重文化的同时却又时常持怀疑态度,对现实和权威也不盲信盲从,常常对传统观念进行颠覆。多元化的民族和开放的社会观念,使得其更易于接受新鲜事物,这也是促使美国社会进步的一大动力。
民族性格的形成跟本民族的历史、地理等方面关系密切。日本是一个岛国,国土狭小、人口密集、资源匮乏和自然灾害频繁所带来的隐忧和恐惧成为笼罩在他们心灵深处永远挥之不去的阴影,造成日本国民严重的危机感和悲观心态。日本是一个等级观念很强的国家,集体观念和集体责任感很强,对于国家和自己所处的集体有着非常强烈的归属感。武士道精神深入日本人的灵魂,延展至日本社会的各个阶层,作为一种国家伦理,形成了全社会范围内的文化认同。日本人有很强的适应性,善于吸取外部文化、不断进行自我完善,能够迅速地将外部先进的东西融会贯通,转化成带有典型日本特色的文化。
三、中国、美国和日本的民族性在动画创作中的体现
“诗言志”“文以载道”是中国文化的传统,中国动画片创作一直秉承寓教于乐的宗旨,深刻的思想内容与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结合是中国学派动画家的艺术追求。中国动画电影崇尚以形传神,主张贵在似与不似之间,动作设计夸张的幅度并不大,看重的是韵律和意趣,意境美是我国艺术自古以来的追求。
美国的动画片以轻松、幽默的喜剧题材居多,较少有严肃的历史题材,即使是正剧通常也是以大团圆的结局收尾。美国动画片以人物性格鲜明、造型生动可爱、色彩亮丽明快、动作夸张搞笑、语言活泼逗趣、富于想象力和幽默的运动表现见长,节奏很快,令人眼花缭乱。无论是什么主题,总能带来愉悦的感受,让心灵得到温暖和宁静,营造了一个梦幻的乌托邦,使人们远离现实的束缚和压力,获得心灵的安慰。
日本动画以正剧和悲剧居多,相较于美国动画多了几分感伤情怀,很多动画片中都笼罩着淡淡的哀伤。日本动画作品注重精神层面的探索,涵义复杂、意义深远,具有巨大的艺术冲击力,给现代人的心灵造成巨大震撼,从内容到形式都很含蓄,叙事细腻、节奏较慢,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喜欢对生活进行细腻的描绘,如实地反映现实社会,在平淡的背后有着不同程度的寓意。
四、中国动画与美国、日本动画的民族性比较与思考
由于世界观、价值观和文化的差异,中国、美国和日本的动画有着不同的民族风格。我国民族艺术中塑造形象注重“神似”和“神韵”,在动画中体现出了独特的民族风貌,如在动画角色的造型中,注重表现角色的性格、思想、气质和品位等内在的精神特征,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水平,成就了世界动画史上的“中国学派”。但中国动画的民族性往往体现在对于文化形式和文化元素的展览,在民族文化精神上有待更深入地探索,在民族文化的开发上也需要改进。中国动画的民族风格绝不仅是一种外在形式,它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内涵和意蕴。真正的民族风格不在于表现了多少民族化的元素,也不在于取材于哪部经典著作,而在于是否蕴含了深刻的民族思想,体现了优秀的民族传统精神,是否具有中国艺术的神韵。
从当前动画市场来看,美国、日本动画占据着主流地位。虽然美、日动画的商业气息浓重,以迎合世界观众的审美取向为目标,但其动画作品都十分鲜明地展现出其民族性,向世界传播着其各自的民族文化精髓。美国动画从内容到形式上渗透出民族性的文化精神,乐观自信、追求自由、勇于冒险、拼搏进取等鲜明的民族文化品格如美产标签一般极易识别,使人们在欣赏美国动画片的同时也接受了美国的文化思想与价值观念。日本动画始终带有鲜明、浓郁的民族特点与风格,其传统民族、民俗文化从内容到形式都洋溢着东方人文精神之美。在体现民族文化风味方面,将日本的民俗文化和民族性格渗透在作品的一点一滴之中,具体、鲜活、深刻地塑造出日本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内涵。
每个国家的动画市场都有其优势和劣势。动画的民族化不是简单的传统化,不可照搬以前动画的形式和手段,而要从民族文化中寻找当代人所想、所需、所缺的精神和文化精髓,满足观众的精神需求,挖掘传统文化的正面价值,弘扬中华民族人文精神,只有这些积极向上和奋发图强的精神,才能赋予动画艺术以深刻的人文内涵和博大的精神力量。
动画的民族性是指通过动画作品展现本民族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并传达出其独有的气韵和精神,不仅要在视听等艺术表现形式上进行民族性的积极展现,还要在作品的主题、精神意义等艺术内容中对民族性进行深入表达。纵观世界各国的优秀作品,几乎毫无例外地都从不同角度来表现本民族的社会精神面貌,从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
二、中国、美国和日本的民族性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有着独特的民族特质。集体主义思想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是东方文化的精髓,强调集体是第一位的,个人要服从于集体。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依然存在着巨大的影响。以“仁义”为核心的人生价值观,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最高准则,体现了修身养性和伦理亲情在中国人心中占据重要位置。儒家学说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提倡“文以载道”,表现为文学艺术作品的教化作用,让观众获得教益。“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人们认为宇宙是无限的,人应该尊重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其意蕴深远。意境是我国艺术独特的审美意识,是指画家通过描绘景物表达思想感情所形成的艺术境界。
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技术的发达国家,长期处于世界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前沿,在世界历史舞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美国人强烈的优越感和乐观自信的心态,使其不拘泥于历史、不墨守成规,尊重文化的同时却又时常持怀疑态度,对现实和权威也不盲信盲从,常常对传统观念进行颠覆。多元化的民族和开放的社会观念,使得其更易于接受新鲜事物,这也是促使美国社会进步的一大动力。
民族性格的形成跟本民族的历史、地理等方面关系密切。日本是一个岛国,国土狭小、人口密集、资源匮乏和自然灾害频繁所带来的隐忧和恐惧成为笼罩在他们心灵深处永远挥之不去的阴影,造成日本国民严重的危机感和悲观心态。日本是一个等级观念很强的国家,集体观念和集体责任感很强,对于国家和自己所处的集体有着非常强烈的归属感。武士道精神深入日本人的灵魂,延展至日本社会的各个阶层,作为一种国家伦理,形成了全社会范围内的文化认同。日本人有很强的适应性,善于吸取外部文化、不断进行自我完善,能够迅速地将外部先进的东西融会贯通,转化成带有典型日本特色的文化。
三、中国、美国和日本的民族性在动画创作中的体现
“诗言志”“文以载道”是中国文化的传统,中国动画片创作一直秉承寓教于乐的宗旨,深刻的思想内容与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结合是中国学派动画家的艺术追求。中国动画电影崇尚以形传神,主张贵在似与不似之间,动作设计夸张的幅度并不大,看重的是韵律和意趣,意境美是我国艺术自古以来的追求。
美国的动画片以轻松、幽默的喜剧题材居多,较少有严肃的历史题材,即使是正剧通常也是以大团圆的结局收尾。美国动画片以人物性格鲜明、造型生动可爱、色彩亮丽明快、动作夸张搞笑、语言活泼逗趣、富于想象力和幽默的运动表现见长,节奏很快,令人眼花缭乱。无论是什么主题,总能带来愉悦的感受,让心灵得到温暖和宁静,营造了一个梦幻的乌托邦,使人们远离现实的束缚和压力,获得心灵的安慰。
日本动画以正剧和悲剧居多,相较于美国动画多了几分感伤情怀,很多动画片中都笼罩着淡淡的哀伤。日本动画作品注重精神层面的探索,涵义复杂、意义深远,具有巨大的艺术冲击力,给现代人的心灵造成巨大震撼,从内容到形式都很含蓄,叙事细腻、节奏较慢,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喜欢对生活进行细腻的描绘,如实地反映现实社会,在平淡的背后有着不同程度的寓意。
四、中国动画与美国、日本动画的民族性比较与思考
由于世界观、价值观和文化的差异,中国、美国和日本的动画有着不同的民族风格。我国民族艺术中塑造形象注重“神似”和“神韵”,在动画中体现出了独特的民族风貌,如在动画角色的造型中,注重表现角色的性格、思想、气质和品位等内在的精神特征,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水平,成就了世界动画史上的“中国学派”。但中国动画的民族性往往体现在对于文化形式和文化元素的展览,在民族文化精神上有待更深入地探索,在民族文化的开发上也需要改进。中国动画的民族风格绝不仅是一种外在形式,它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内涵和意蕴。真正的民族风格不在于表现了多少民族化的元素,也不在于取材于哪部经典著作,而在于是否蕴含了深刻的民族思想,体现了优秀的民族传统精神,是否具有中国艺术的神韵。
从当前动画市场来看,美国、日本动画占据着主流地位。虽然美、日动画的商业气息浓重,以迎合世界观众的审美取向为目标,但其动画作品都十分鲜明地展现出其民族性,向世界传播着其各自的民族文化精髓。美国动画从内容到形式上渗透出民族性的文化精神,乐观自信、追求自由、勇于冒险、拼搏进取等鲜明的民族文化品格如美产标签一般极易识别,使人们在欣赏美国动画片的同时也接受了美国的文化思想与价值观念。日本动画始终带有鲜明、浓郁的民族特点与风格,其传统民族、民俗文化从内容到形式都洋溢着东方人文精神之美。在体现民族文化风味方面,将日本的民俗文化和民族性格渗透在作品的一点一滴之中,具体、鲜活、深刻地塑造出日本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内涵。
每个国家的动画市场都有其优势和劣势。动画的民族化不是简单的传统化,不可照搬以前动画的形式和手段,而要从民族文化中寻找当代人所想、所需、所缺的精神和文化精髓,满足观众的精神需求,挖掘传统文化的正面价值,弘扬中华民族人文精神,只有这些积极向上和奋发图强的精神,才能赋予动画艺术以深刻的人文内涵和博大的精神力量。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