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设计观念的改革
作者:甘茂德来源:原创日期:2013-11-08人气:1085
一、当前高校艺术设计教学观念现状
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学科,融艺术、科学技术和经济于一体的学科,艺术设计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实践设计操作能力,使学生通过掌握艺术设计原理与方法,在艺术设计教育、设计、出版等单位从事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设计实践、编辑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当前多数高校为适应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常把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思维想象力作为设计教学的首要任务。高等院校在规划艺术设计教学体系与培养方案中,极少把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的道德范畴与实际设计联系在一起实施教学。在面对市场与消费以及传统教学观念的引导下,学生设计的作品也较多表现出注重物质信息而忽视人文精神的传达。单纯的商业化、市场化的设计教育在推动消费的同时,使企业获得短暂的利益,不利于企业长远规划和人文精神的传承、发展。
现今,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道德观念缺失的原因有很多。首先,由于扩招,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需求量供过于求,而培养真正优秀设计人才的力量大大削弱。原本培养既有良好文化基础,又有扎实绘画基础的优秀设计人才,是高校艺术设计人才选拔的重点,由于扩招,使艺术设计考生由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甚至出现很多高考艺术强化班,从而忽略了考生应有的综合素质培养,造成没有一个完善的文化素养体系。艺术设计教学应该是科技文化、艺术技能、个人修养的完美结合,没有良好的文化修养与正确的道德观念,难以达到较高的设计水平。其次,我国现在的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强,如果不能因材施教,加强社会道德观念的引导力度,容易使学生设计的作品缺乏社会责任感。在高校设计教育课程体系中,完全有必要增加设计道德观念课程。
由于教学体制与教师本身知识结构的影响,学生在艺术设计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好的创意、良好的视觉效果,忽略了作品本身应有的文化内涵,作品适不适合特定群体,精神内涵是否满足受众心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兼顾甚少,缺乏对学生正确道德观念的养成教育。
二、 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应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纳克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出版《为真实世界而设计》的著作。在这本当时颇具争议的著作中,帕帕纳克提出对设计目的性的新看法,即设计应该为广大人民服务;设计不但应该为健康人服务,同时还必须考虑为残疾人服务;设计应该认真考虑地球有限资源的使用问题。帕帕纳克首次提出设计伦理的观念,明确设计观念以人为本的社会责任及伦理价值。目前,在倡导创建和谐社会和美丽中国的指导下,设计活动中人文素养与道德观念的培养,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为此,在设置艺术设计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的过程中,非常有必要树立合理的设计道德理论课程,形成一套新的设计教学评判标准和设计道德观念。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有可能将能源浪费、媒体污染逐步通过设计得以改善,真正实现低污染、低碳、环保的生活环境。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从学生入学开始就应提倡该观念的培养和规范化的改革。
三、 艺术教学授课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品质的培养
艺术设计作品中,有很多抄袭、滥用、格调低俗、不分年龄受众的作品。教师应引导学生提升文化品位与素养,设计作品应顾及受众差异和文化环境。设计教育应观照社会文化环境,用正确的观念引导学生创意。
面对卫生隐患现状,很多部门购买一次性用品。如常用的一次性纸杯、塑料袋、手提袋等,产品畅销、方便实用、图案及创意新颖时尚,所以在设计教学中,教师也时常会针对这样的商品让学生进行实践设计。产品使用之后不论从资源上还是环境上都造成了极大浪费和污染,这就涉及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商品进行教学,不能只关注设计,不注重环境与生态的保护。道德观念在创意教学中不容忽视,高校艺术设计创意教学中,教师的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注重学生品质的培养,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念。每一个作品的创意过程都要注重学生良好的道德风尚,贯穿创意思维教学,将人性化关爱与社会责任感潜移默化地引入艺术设计教学课堂是每个教师的责任。
四、教师要遵循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与创新并重的原则
艺术设计教育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及创新意识。而在综合素质上也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应根据社会要求选择设计课程。在高校承担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师,除了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理论修养,还应具有社会道德观念的传承意识。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多数教师强调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设计创意过程中注重高科技手段的运用,造成作品设计过于商业化,从情感上不能真正打动人。不断加强创意与道德观念理论教学方式的结合,引导学生进行课题的设计对比,可以强化学生艺术创作的文化素养,提高学生设计的责任心,从而设计出更符合市场需求、更具人性化、更符合审美需求的设计作品,使艺术设计教学在道德体系容纳的范围内得以完善。
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学科,融艺术、科学技术和经济于一体的学科,艺术设计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实践设计操作能力,使学生通过掌握艺术设计原理与方法,在艺术设计教育、设计、出版等单位从事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设计实践、编辑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当前多数高校为适应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常把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思维想象力作为设计教学的首要任务。高等院校在规划艺术设计教学体系与培养方案中,极少把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的道德范畴与实际设计联系在一起实施教学。在面对市场与消费以及传统教学观念的引导下,学生设计的作品也较多表现出注重物质信息而忽视人文精神的传达。单纯的商业化、市场化的设计教育在推动消费的同时,使企业获得短暂的利益,不利于企业长远规划和人文精神的传承、发展。
现今,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道德观念缺失的原因有很多。首先,由于扩招,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需求量供过于求,而培养真正优秀设计人才的力量大大削弱。原本培养既有良好文化基础,又有扎实绘画基础的优秀设计人才,是高校艺术设计人才选拔的重点,由于扩招,使艺术设计考生由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甚至出现很多高考艺术强化班,从而忽略了考生应有的综合素质培养,造成没有一个完善的文化素养体系。艺术设计教学应该是科技文化、艺术技能、个人修养的完美结合,没有良好的文化修养与正确的道德观念,难以达到较高的设计水平。其次,我国现在的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强,如果不能因材施教,加强社会道德观念的引导力度,容易使学生设计的作品缺乏社会责任感。在高校设计教育课程体系中,完全有必要增加设计道德观念课程。
由于教学体制与教师本身知识结构的影响,学生在艺术设计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好的创意、良好的视觉效果,忽略了作品本身应有的文化内涵,作品适不适合特定群体,精神内涵是否满足受众心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兼顾甚少,缺乏对学生正确道德观念的养成教育。
二、 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应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纳克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出版《为真实世界而设计》的著作。在这本当时颇具争议的著作中,帕帕纳克提出对设计目的性的新看法,即设计应该为广大人民服务;设计不但应该为健康人服务,同时还必须考虑为残疾人服务;设计应该认真考虑地球有限资源的使用问题。帕帕纳克首次提出设计伦理的观念,明确设计观念以人为本的社会责任及伦理价值。目前,在倡导创建和谐社会和美丽中国的指导下,设计活动中人文素养与道德观念的培养,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为此,在设置艺术设计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的过程中,非常有必要树立合理的设计道德理论课程,形成一套新的设计教学评判标准和设计道德观念。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有可能将能源浪费、媒体污染逐步通过设计得以改善,真正实现低污染、低碳、环保的生活环境。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从学生入学开始就应提倡该观念的培养和规范化的改革。
三、 艺术教学授课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品质的培养
艺术设计作品中,有很多抄袭、滥用、格调低俗、不分年龄受众的作品。教师应引导学生提升文化品位与素养,设计作品应顾及受众差异和文化环境。设计教育应观照社会文化环境,用正确的观念引导学生创意。
面对卫生隐患现状,很多部门购买一次性用品。如常用的一次性纸杯、塑料袋、手提袋等,产品畅销、方便实用、图案及创意新颖时尚,所以在设计教学中,教师也时常会针对这样的商品让学生进行实践设计。产品使用之后不论从资源上还是环境上都造成了极大浪费和污染,这就涉及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商品进行教学,不能只关注设计,不注重环境与生态的保护。道德观念在创意教学中不容忽视,高校艺术设计创意教学中,教师的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注重学生品质的培养,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念。每一个作品的创意过程都要注重学生良好的道德风尚,贯穿创意思维教学,将人性化关爱与社会责任感潜移默化地引入艺术设计教学课堂是每个教师的责任。
四、教师要遵循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与创新并重的原则
艺术设计教育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及创新意识。而在综合素质上也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应根据社会要求选择设计课程。在高校承担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师,除了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理论修养,还应具有社会道德观念的传承意识。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多数教师强调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设计创意过程中注重高科技手段的运用,造成作品设计过于商业化,从情感上不能真正打动人。不断加强创意与道德观念理论教学方式的结合,引导学生进行课题的设计对比,可以强化学生艺术创作的文化素养,提高学生设计的责任心,从而设计出更符合市场需求、更具人性化、更符合审美需求的设计作品,使艺术设计教学在道德体系容纳的范围内得以完善。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