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体验学习的内在性缄默性
作者:游放明来源:原创日期:2013-11-19人气:1185
言语体验与人的内在生命活动相关联,其方式是潜移默化的,其存在方式是缄默的,因此言语体验常常采用涵咏玩味的方式。朱熹说:“读书要做切记体验,千万不可只做文字看。”又说“读诗需是沉潜讽咏,玩味义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5]这是一种不同于逻辑思考的体验。
中国古典诗学有蕴藉一说,蕴藉在文学领域,它是指文学作品中那种意义含蓄有余,蓄积深厚的状况。其中含蓄是文本的话语蕴籍的典范形态之一,指在有限的话语中隐含或蕴蓄仿佛无限的意味,使读者从有限中体味无限。[6]文学具有话语蕴籍的属性,决定了言语体验学习的内在性和缄默性。
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有如下四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全是对客观景物的具体描写,字面上一点也没有透露出对友人的态度。但从那烟花三月、黄鹤搂头的美好景色中,已透露出对友人的祝福,始终也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恋,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立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表达的情真意切。表面上这首诗句句都是在写景,其实句句都在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
本人在季羡林的《幽径悲剧》教学中,我首先带领大家走近名作家笔下的爱情,体悟爱情是怎样的一种情感,然后向学生说明在一条神奇的幽径中,季羡林遇到了他的终生难忘的恋人,一度以为自己找到了自己人生的芳草地。后来又因为恋人被无辜迫害而品尝到了失恋的痛苦滋味,带领学生一起体味一下季羡林的一段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旷世奇恋。在课堂上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纷纷主动打开课本去寻找季羡林的恋人是谁,去寻找去猜测回答这位恋人的特点,季羡林爱上它的原因,去感受季羡林失去它之后的痛苦滋味,整一节课,学生好像被带入了爱情的神圣殿堂,纷纷去寻找那颗藤萝仙子到底是怎样的一位仙子,大家最终理解了文革中它和季羡林遭遇的相似,以及作者失去它之后的痛苦感受,以及作者背负的十字架下面所包含的是文革记忆中永远无法磨灭的苦痛。
以上,是笔者在多年语文教学中的点滴体会,冒昧地写出来,和广大同仁商讨。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中国古典诗学有蕴藉一说,蕴藉在文学领域,它是指文学作品中那种意义含蓄有余,蓄积深厚的状况。其中含蓄是文本的话语蕴籍的典范形态之一,指在有限的话语中隐含或蕴蓄仿佛无限的意味,使读者从有限中体味无限。[6]文学具有话语蕴籍的属性,决定了言语体验学习的内在性和缄默性。
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有如下四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全是对客观景物的具体描写,字面上一点也没有透露出对友人的态度。但从那烟花三月、黄鹤搂头的美好景色中,已透露出对友人的祝福,始终也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恋,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立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表达的情真意切。表面上这首诗句句都是在写景,其实句句都在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
本人在季羡林的《幽径悲剧》教学中,我首先带领大家走近名作家笔下的爱情,体悟爱情是怎样的一种情感,然后向学生说明在一条神奇的幽径中,季羡林遇到了他的终生难忘的恋人,一度以为自己找到了自己人生的芳草地。后来又因为恋人被无辜迫害而品尝到了失恋的痛苦滋味,带领学生一起体味一下季羡林的一段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旷世奇恋。在课堂上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纷纷主动打开课本去寻找季羡林的恋人是谁,去寻找去猜测回答这位恋人的特点,季羡林爱上它的原因,去感受季羡林失去它之后的痛苦滋味,整一节课,学生好像被带入了爱情的神圣殿堂,纷纷去寻找那颗藤萝仙子到底是怎样的一位仙子,大家最终理解了文革中它和季羡林遭遇的相似,以及作者失去它之后的痛苦感受,以及作者背负的十字架下面所包含的是文革记忆中永远无法磨灭的苦痛。
以上,是笔者在多年语文教学中的点滴体会,冒昧地写出来,和广大同仁商讨。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