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挖掘机机外辐射噪声分析与改进
作者:赵京星、俞松松、陆增俊来源:原创日期:2013-12-12人气:100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大大加强,噪声危害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噪声污染同空气污染、水污染一起被认为当代三大污染[1]。
液压挖掘机作为工程机械的一个主要机种,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环境噪声要求的不断提高,挖掘机的辐射噪声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国家标准对挖掘机辐射噪声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能否满足国家法令法规要求,决定着挖掘机能否在市场上销售,因此,研究和分析液压挖掘机噪声产生机理,识别与定位主噪声源,有的放矢地降低其辐射噪声,改善工作环境,是挖掘机制造企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1 液压挖掘机噪声产生的原因
1.1 液压系统噪声 液压系统的噪声主要是由泵产生的。挖掘机在工作过程中,由于负载的不断变化,泵的压力和流量随着负载不断变化,压力和流量的变化形成压力脉动,引起振动,产生噪声。
主控阀的噪声是液压系统另一个噪声源。液压挖掘工作过程中,主控阀各个阀芯不断开启和关闭,开启和关闭过程中会产生液压冲击,引起振动,产生噪声。
另外,挖掘机各执行动作同时动作时,需要对负载轻的执行器控制阀芯进行节流,因此主控阀内部有许多节流孔口,油液流过节流口和阀口时,由于压力的变化产生气穴噪声。
1.2 风扇噪声 风扇噪声主要是空气动力噪声,空气动力噪声主要由旋转噪声和涡流噪声组成[2]。旋转噪声是由风扇叶片形成的空气压力脉动引起的,主要为低频成分,与风扇叶片圆周速度的10次方成正比。涡流噪声是作用在叶片上的随机脉动引起的,与风扇叶片圆周速度的5~6次方成正比。风扇叶片的圆周速度越大,噪声越大,相同直径下,风扇的转速越高,噪声就越大。
1.3 进排气噪声 发动机在进气行程前半期,由于活塞下行,气缸内产生负压,气体从进气管流入,产生负压波,经气门、沿进气管传播,到开口端时又从开口端反射回正压波,因此,进气管存在压力波,这个波动会产生基频噪声。此外,进气时,气流高速流经进气通道时还会产生涡流噪声[3]。
发动机产生的废气经排气管、消声器排出。在排气门打开初期,随着气体的涌入,排气门处产生大的正压波并向排气管出口端传播,在出口端又返回负压波。因此排气管内存在压力波,这个波动也会产生基频噪声。此外,排气时,气流高速流动会产生涡流噪声,流经溥壁管道和壳体会辐射出噪声。
1.4 柴油机本体噪声 液压挖掘机用柴油机一般排量、功率较大,运转时产生的噪声也就较大,主要有柴油机点火引起的爆炸声,活塞周期性冲击缸盖产生的冲击噪声等,透过柴油机壳体辐射出来。另一重要组成部分为柴油机的本体振动引发的噪声,运转过程中,由于活塞的惯性力矩导致的不平衡,激励柴油机产生垂向振动及水平、前后的剧烈晃动,致使柴油机壳体振动而辐射噪声。
2 主噪声源识别
2.1 频谱分析法 通过分析噪声频谱,即各噪声源频率曲线与特性,并理论计算得到各噪声源的噪声频率,识别对整机噪声贡献最大的噪声源,对噪声治理方案制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而且噪声源识别准确,各噪声源的频率计算方法如下:
①泵的频率fpump:
fpump=■i(1)
式中,谐波次数i=1、2、3、4……;
n—发动机转速(r/min);
η■—泵的转速比,泵一般直接连在了发动机上,泵的转速比为η■=1;
z■—泵的柱塞数;
②风扇频率ffan:
ffan=■i(2)
式中,η■—风扇的转速比;
z■—风扇叶片数;
③发动机排气频率ffire:
ffire=■i(3)
式中,N—汽缸数
τ—行程数,对于四冲程发动机,τ=2;对于二冲程发动机τ=1。
2.2 声阵列法 测量时,声学传感器按阵列的形式靠近且直对所需测量处,采集机外各点声强的大小,再通过软件及图片处理,可直观的看出整机的噪声分布,便于识别与定位噪声源,受环境的干扰小,但是测点多、数据处理麻烦,易受空间限制,不易测量,测量时声学传感器相对于整机的相对位置不变,在动态工况下,有一定的局限性。
3 噪声治理方法
3.1 降低风扇噪声 优化风扇的叶片形状、材料和叶片数,降低风扇旋转噪声。风扇叶片的形状直接影响叶片附近的涡流强度,因此改变叶片的形状,使之有较好的流线型和合适的弯曲角度,有利于减少涡流噪声。风扇的叶片材料对噪声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例如,铸铝的叶片比冲压钢板的噪声要小,尼龙叶片比金属叶片噪声要小。一般来说,材料的损耗系数越大,其噪声越小。增加风扇的叶片数,在获得同等风量的前提下可以降低风扇转速,从而降低风扇噪声。但叶片数在6以上时,增加叶片数,风量增加有限,且在降噪上还会产生负面影响。
风扇叶片圆周速度到一定程度时,叶尖的流体将由层流变为紊流,导致噪声突变,产生涡流噪声。风扇涡流噪声的产生除了与转速有关,还与冷却系统中各元件及发动机安装的相对位置有关,一般来说,安装空间越小,转速越高就越容易引发涡流噪声。为了避免此类噪声的产生,应做到:风扇端面距离散热器芯子的距离为风扇直径的10~15%,因为风扇的冷却能力、流量和噪声会随着风扇与散热器之间的距离增加而增加,在某一点增加到最大值后又随着距离的增加逐渐减小。风扇距离散热器芯子过远或过近都会发生回流现象。此外,风扇应远离发动机,最好能达到100mm以上,以降低涡流噪声,图1为某液压挖掘机降低涡流噪声前、后的1/3倍频图,机外辐射噪声降低2.5dB(A),降噪效果非常明显。采用吸声海绵对吸收风扇噪声的作用非常明显,主要因为风扇除了较低频率的基本噪声外,还具有宽频特性,高频成分非常明显,尤其是风扇气流较高时,高频噪声比重越大,吸声海绵对1000Hz以上的风扇噪声效果很好,但要求其吸声系数应大于0.5,且吸声系数越大吸收效果越好。
3.2 降低排气噪声 优化设计性能良好的消声器是降低排气噪声的重要手段之一。按消声原理,消声器有抗性消声器,阻性消声器,阻抗性复合型消声器。抗性消声器是依靠管道截面的突变将部分声波反射向声源,这样沿通道继续向前传播的只是原来的一部分,从而达到消声目的。阻性消声器是利用吸声材料实现消声。当声波在多孔性吸声材料中传播时,吸声材料将使一部分声能转换成热能散掉,从而达到消声目的。阻抗性复合型消声器是阻性、抗性相结合的消声器,通过在抗性消声器内贴吸声海绵来实现消声目的。
3.3 降低柴油机本体噪声 降低发动机本体噪声主要有以下方法,一是加强发动机舱的密封性,防止发动机噪声透射出来;二是加厚覆盖件,增大覆盖件的隔声量;三是通过设计更好的减震系统,减小发动机的振动;四是加大发动机壳体的刚性,减小其局部振动的辐射噪声,例如在油底壳上增设加强筋和横隔板,另外,在发动机上涂阻尼材料效果也不错,阻尼材料可将机械动能转变成热能,以消耗振动能量,通过热量辐射出去。图2为某液压挖掘机的密封及机舱加厚处理,经治理后,机外辐射噪声降低1.2dB(A)。
4 结束语
①通过噪声识别与定位方法,准确识别液压挖掘机的主噪声源为风扇的涡流噪声,经治理涡流噪声后,测试结果表明机外辐射噪声降低2.5dB(A)。②机舱的密封性与隔声量对机外辐射噪声影响较大,通过加强密封性和加厚机罩后,机外辐射噪声降低1.2dB(A),降噪效果明显。③整机经噪声治理后,机外辐射噪声降低达3.7dB(A),说明应用的噪声识别、治理方法准确可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大大加强,噪声危害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噪声污染同空气污染、水污染一起被认为当代三大污染[1]。
液压挖掘机作为工程机械的一个主要机种,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环境噪声要求的不断提高,挖掘机的辐射噪声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国家标准对挖掘机辐射噪声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能否满足国家法令法规要求,决定着挖掘机能否在市场上销售,因此,研究和分析液压挖掘机噪声产生机理,识别与定位主噪声源,有的放矢地降低其辐射噪声,改善工作环境,是挖掘机制造企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1 液压挖掘机噪声产生的原因
1.1 液压系统噪声 液压系统的噪声主要是由泵产生的。挖掘机在工作过程中,由于负载的不断变化,泵的压力和流量随着负载不断变化,压力和流量的变化形成压力脉动,引起振动,产生噪声。
主控阀的噪声是液压系统另一个噪声源。液压挖掘工作过程中,主控阀各个阀芯不断开启和关闭,开启和关闭过程中会产生液压冲击,引起振动,产生噪声。
另外,挖掘机各执行动作同时动作时,需要对负载轻的执行器控制阀芯进行节流,因此主控阀内部有许多节流孔口,油液流过节流口和阀口时,由于压力的变化产生气穴噪声。
1.2 风扇噪声 风扇噪声主要是空气动力噪声,空气动力噪声主要由旋转噪声和涡流噪声组成[2]。旋转噪声是由风扇叶片形成的空气压力脉动引起的,主要为低频成分,与风扇叶片圆周速度的10次方成正比。涡流噪声是作用在叶片上的随机脉动引起的,与风扇叶片圆周速度的5~6次方成正比。风扇叶片的圆周速度越大,噪声越大,相同直径下,风扇的转速越高,噪声就越大。
1.3 进排气噪声 发动机在进气行程前半期,由于活塞下行,气缸内产生负压,气体从进气管流入,产生负压波,经气门、沿进气管传播,到开口端时又从开口端反射回正压波,因此,进气管存在压力波,这个波动会产生基频噪声。此外,进气时,气流高速流经进气通道时还会产生涡流噪声[3]。
发动机产生的废气经排气管、消声器排出。在排气门打开初期,随着气体的涌入,排气门处产生大的正压波并向排气管出口端传播,在出口端又返回负压波。因此排气管内存在压力波,这个波动也会产生基频噪声。此外,排气时,气流高速流动会产生涡流噪声,流经溥壁管道和壳体会辐射出噪声。
1.4 柴油机本体噪声 液压挖掘机用柴油机一般排量、功率较大,运转时产生的噪声也就较大,主要有柴油机点火引起的爆炸声,活塞周期性冲击缸盖产生的冲击噪声等,透过柴油机壳体辐射出来。另一重要组成部分为柴油机的本体振动引发的噪声,运转过程中,由于活塞的惯性力矩导致的不平衡,激励柴油机产生垂向振动及水平、前后的剧烈晃动,致使柴油机壳体振动而辐射噪声。
2 主噪声源识别
2.1 频谱分析法 通过分析噪声频谱,即各噪声源频率曲线与特性,并理论计算得到各噪声源的噪声频率,识别对整机噪声贡献最大的噪声源,对噪声治理方案制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而且噪声源识别准确,各噪声源的频率计算方法如下:
①泵的频率fpump:
fpump=■i(1)
式中,谐波次数i=1、2、3、4……;
n—发动机转速(r/min);
η■—泵的转速比,泵一般直接连在了发动机上,泵的转速比为η■=1;
z■—泵的柱塞数;
②风扇频率ffan:
ffan=■i(2)
式中,η■—风扇的转速比;
z■—风扇叶片数;
③发动机排气频率ffire:
ffire=■i(3)
式中,N—汽缸数
τ—行程数,对于四冲程发动机,τ=2;对于二冲程发动机τ=1。
2.2 声阵列法 测量时,声学传感器按阵列的形式靠近且直对所需测量处,采集机外各点声强的大小,再通过软件及图片处理,可直观的看出整机的噪声分布,便于识别与定位噪声源,受环境的干扰小,但是测点多、数据处理麻烦,易受空间限制,不易测量,测量时声学传感器相对于整机的相对位置不变,在动态工况下,有一定的局限性。
3 噪声治理方法
3.1 降低风扇噪声 优化风扇的叶片形状、材料和叶片数,降低风扇旋转噪声。风扇叶片的形状直接影响叶片附近的涡流强度,因此改变叶片的形状,使之有较好的流线型和合适的弯曲角度,有利于减少涡流噪声。风扇的叶片材料对噪声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例如,铸铝的叶片比冲压钢板的噪声要小,尼龙叶片比金属叶片噪声要小。一般来说,材料的损耗系数越大,其噪声越小。增加风扇的叶片数,在获得同等风量的前提下可以降低风扇转速,从而降低风扇噪声。但叶片数在6以上时,增加叶片数,风量增加有限,且在降噪上还会产生负面影响。
风扇叶片圆周速度到一定程度时,叶尖的流体将由层流变为紊流,导致噪声突变,产生涡流噪声。风扇涡流噪声的产生除了与转速有关,还与冷却系统中各元件及发动机安装的相对位置有关,一般来说,安装空间越小,转速越高就越容易引发涡流噪声。为了避免此类噪声的产生,应做到:风扇端面距离散热器芯子的距离为风扇直径的10~15%,因为风扇的冷却能力、流量和噪声会随着风扇与散热器之间的距离增加而增加,在某一点增加到最大值后又随着距离的增加逐渐减小。风扇距离散热器芯子过远或过近都会发生回流现象。此外,风扇应远离发动机,最好能达到100mm以上,以降低涡流噪声,图1为某液压挖掘机降低涡流噪声前、后的1/3倍频图,机外辐射噪声降低2.5dB(A),降噪效果非常明显。采用吸声海绵对吸收风扇噪声的作用非常明显,主要因为风扇除了较低频率的基本噪声外,还具有宽频特性,高频成分非常明显,尤其是风扇气流较高时,高频噪声比重越大,吸声海绵对1000Hz以上的风扇噪声效果很好,但要求其吸声系数应大于0.5,且吸声系数越大吸收效果越好。
3.2 降低排气噪声 优化设计性能良好的消声器是降低排气噪声的重要手段之一。按消声原理,消声器有抗性消声器,阻性消声器,阻抗性复合型消声器。抗性消声器是依靠管道截面的突变将部分声波反射向声源,这样沿通道继续向前传播的只是原来的一部分,从而达到消声目的。阻性消声器是利用吸声材料实现消声。当声波在多孔性吸声材料中传播时,吸声材料将使一部分声能转换成热能散掉,从而达到消声目的。阻抗性复合型消声器是阻性、抗性相结合的消声器,通过在抗性消声器内贴吸声海绵来实现消声目的。
3.3 降低柴油机本体噪声 降低发动机本体噪声主要有以下方法,一是加强发动机舱的密封性,防止发动机噪声透射出来;二是加厚覆盖件,增大覆盖件的隔声量;三是通过设计更好的减震系统,减小发动机的振动;四是加大发动机壳体的刚性,减小其局部振动的辐射噪声,例如在油底壳上增设加强筋和横隔板,另外,在发动机上涂阻尼材料效果也不错,阻尼材料可将机械动能转变成热能,以消耗振动能量,通过热量辐射出去。图2为某液压挖掘机的密封及机舱加厚处理,经治理后,机外辐射噪声降低1.2dB(A)。
4 结束语
①通过噪声识别与定位方法,准确识别液压挖掘机的主噪声源为风扇的涡流噪声,经治理涡流噪声后,测试结果表明机外辐射噪声降低2.5dB(A)。②机舱的密封性与隔声量对机外辐射噪声影响较大,通过加强密封性和加厚机罩后,机外辐射噪声降低1.2dB(A),降噪效果明显。③整机经噪声治理后,机外辐射噪声降低达3.7dB(A),说明应用的噪声识别、治理方法准确可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