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高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时效性研究-党建论文发表

作者:中州期刊来源:原创日期:2011-12-08人气:894
摘要:团体心理辅导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作者通过多年的实践,对团体辅导活动内容的设计安排及具体实施等方面进行阐述,对今后更好地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有所裨益。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  时效性  研究

近年来,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比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笔者从多年的实践中发现,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仅仅通过讲座、宣传、咨询等形式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有些学生心理问题已经发展到很严重时才发现,这时再采取咨询或治疗就相当被动了。

一、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的设计

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要精心设计辅导方案。一个完整的方案包括以下内容。

1.确定主题,即团体心理辅导的性质与名称。在设计活动方案时,要确定是开放式还是封闭式,是发展式还是训练式团体。活动的名称要与活动主题相一致,充分考虑大学生层次、年龄阶段、学科,及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活动主题。比如大一新生环境适应问题,大四学生的就业压力问题,自我迷茫困惑等等。

2.确定规模大小。一般分为小团体和大团体。小团体以15——20人为宜;大团体以班级为单位。对于有特殊问题的多采取封闭式辅导,班级辅导都采用开放式辅导。团体辅导除需要一名有经验的辅导老师之外,还要根据团体成员人数配若干名助理员协助工作。

3.设计活动内容。内容的设计要尽可能的接近学生的心理世界,才容易与学生产生共鸣。所以辅导老师在设计活动时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要有心理学的依据,正确表达辅导理念。辅导理念是团体辅导的灵魂,是辅导老师设计班级辅导活动的指导思想和设计指南。它侧重于表达辅导教师对辅导主题的理解和把握,所以团体辅导的生命在于理念,成败在于理念,是否能促进学生成长也在于理念。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我们以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老师通过对学生的心理辅导,使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分享和感悟,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2)活动内容要有针对性、一致性。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兴趣特点、问题特点来设计活动内容。大学生主要问题包括适应和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人际交往、情感问题、情绪控制、职业生涯规划等。

(3)每个活动之间要有连贯性。从行为的展现,到情感的体验,再到理性的认知是由浅到深的过程。一般的团体活动要包括四个阶段:团体热身阶段——团体转换阶段——团体工作阶段——团体结束阶段。

方案设计完成后,应与团体辅导老师、助理员进行讨论、修正。因为任何方案的设计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即使理想的方案在实际操作中也会出现问题,所以方案中的每个环节都要细细的斟酌,这样才能有助于活动的开展。

二、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实施

1.团体心理辅导的活动筹备工作

   (1)成员的确定

团体心理辅导的成员要有共同目标,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组合在一起的,有一定的结构和规范。团体是组织化了的人群,每一个成员在团体中“都占据一定的位置,执行一定的角色,承担一定的义务并享有一定的权力” [1]团体内部还要制定一些规范,让成员共同遵守。比如保密原则,团体中的活动要积极参与,不得将自己排除集体之外,否则就会影响团体的效果。参加辅导成员要经过认真筛选。首先调查人员基本情况,了解学生的背景、个性、参加的动机、求助的问题等,然后辅导老师再进行面谈。在人员确定上要考虑性别、民族等问题。经过筛选后的成员要签定契约,明确成员的权利与责任。比如成员在团体活动中要积极配合参与活动,有权利发表自己的各种意见和观点,同时还要对其他成员负责,保守他们谈话的内容,不向团体以外人员泄露。

 (2)辅导老师的准备工作

首先,辅导老师对活动方案有个整体把握,具有可操作性,要设计自己有能力控制的活动;最好自我实际操作一遍,熟悉活动,积累经验,还可以对不合理的地方及时修改。其次,布置团体辅导室。根据活动规模选定合适的房间,要简易、明快、温馨,灯光柔和。窗户要悬挂窗帘,给人有种安全感。第三,辅导老师根据活动内容准备简单道具。一般都是容易获取的,并且费用比较低。

2.团体心理辅导的活动开展

第一阶段:团体热身阶段。目的是加强团体成员的认识与沟通,建立信任关系。包括的辅导老师自我介绍,团体分组,以及暖身活动。

第二阶段:团体转换阶段。这是过渡阶段,主要是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激发成员探索成长中的困惑。教师以形象而具体的方式提出一个大家关心的问题,引出不同的观点认知,鼓励大家参与互动讨论,并积极对他人的意见予以反馈。这一阶段重点在于自我探索、自我接纳。

第三阶段:团体工作阶段。这是团体基本成熟后进入解决实质性问题的关键阶段,这一环节的重点是问题探索。经过上一阶段的团体活动,成员开始融合到团体中,通过一系列活动,使成员在探索和相互学习中促进自我成长。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可以选择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更能反映学生成长困惑的情景,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思考。这一环节,学生要充分地开放,说出自己的观点及困惑与大家分享,并交换意见,使每个成员在支持和面质之间寻找心理平衡。

第四阶段:团体结束阶段。目的是巩固团体辅导的成果,重点是问题的解决。教师要提醒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鼓励大家将收获加以生活化、行动化,把它延伸到日常生活当中。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成员之间已经建立了比较信任、亲密的关系,在团体结束时,成员会有很强烈的失落感,所以辅导老师要积极引导可以设计一些有新意的活动,给活动画个圆满的句号。

团体心理辅导要达到有效性,一次辅导是不够的,必须经过周密的计划和活动方案,经过多次的辅导,有固定的人员、规定的时间,成员间的相互配合进行才可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3.团体辅导活动的操作注意事项

辅导老师在整个活动中处于举足轻重的位置,他即是总导演,又是催化员,他关系到活动的成功与失败。所以,提醒辅导老师做到:

(1)辅导老师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有亲和力,用热情、真诚、激情去感染打动每一个成员。

(2)辅导老师要积极关注每一个成员,自己要做到多听少讲。教师要学会全神贯注地倾听每个学生的心声,从他们言语中的点点滴滴中捕捉信息,既要听弦外之音,又要听话中之话,这样就可以通过澄清、引导、重述、集体化等技术来挖掘学生深层次的心理问题。在活动中,教师要牢记活动的主体是学生,自己不要滔滔不觉地讲个没完没了,否则学生就会认为是“教诲”而感到乏味,从而影响注意力集中。

(3)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操作的“八重”、“八不重”,即“重感受、不重认知;重引导、不重教导;重目标,不重手段;重口头交流,不重书面活动;重真话,不重有无错话;重氛围,不重理性探讨的完美;重应变,不重原定设计;重自我升华,不重教师概括总结。[2]

(4)团体心理辅导老师要熟练运用操作技术,如专注技术、倾听技术、集体化技术、同感技术、面质技术、保护技术和自我开放技术等。每一项技术都有具体规范的要求,辅导老师在使用时要把握好“度”。比如在使用“自我开放”技术应注意:自我开放时机不能过早;内容不能过多;开放程度不能太深;必须是发自辅导老师内心的真诚尊重;要能够及时停止并返回主题。

三、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有效性评估

笔者经过实践研究中发现,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评价:一是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过程评价;二是团体心理的效果评价。

1.团体心理辅导的过程评价

过程评价多偏重于教师方面,主要是通过活动内容、活动的设计、活动的筹备、活动的开展、操作技术等方面。

(1)团体心理辅导以科学的理念做指导,目标明确。辅导理念是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灵魂,贯穿整个活动当中。辅导主题要有针对性,符合大学生的实际年龄和心理特点,以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2)活动内容的设计要新颖,有创意,形式活泼生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整个活动中各个环节要有一致性和连贯性,线索清晰,始终围绕主题而开展的。

(3)活动过程和谐有序,学生参与性很高,能和老师积极配合互动,使现场活跃而不混乱。

(4)辅导老师操作技术运用熟练灵活。在这个活动中,老师能积极关注每一位成员,能对他们做到热情、尊重、富有亲和力。技术运用十分到位,并且可以随机应变。

2.团体心理辅导的效果评价

效果评价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从不同的层面进行的反馈。

(1)对学生的评价

学生通过辅导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接纳自己,对自己充满信心;并在团体的互动下,能借助团体的力量挖掘自身的潜力,促进自我的成长;还有助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学会尊重、关心他人,用同理心去接纳别人,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2)辅导教师的评价

每次活动后教师要及时总结,包括每个环节的优势与不足,可以把学生的表现及自己的体会归纳出来,目的是不断积累工作经验,为以后的团体辅导活动提供宝贵资料。

(3)辅导员、同学和家长的反馈

辅导老师可以在活动结束一段时间后,从参加辅导活动的学生周围了解信息。一般是与他们接触比较多的,比如辅导员、同学和家长,从日常的观察中来反馈这些学生的行为表现。

3.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评估方法

(1)活动过程评价

关于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评价标准,近二十多年来已经有一些很值得借鉴的经验。根据我国高校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实际情况,有些评价体系在大多数院校中难以实施。因此,内地学者更多关注点放在心理辅导活动的形成性评价上,这样更好的便于操作。笔者查阅大量资料进行研究对比,认为青年学者施丽君(2005)对心理辅导活动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比较全面、科学。

(2)活动效果评价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效果评价主要采用是对学生的信息反馈,具体方法有问卷法、观察法、访谈法、叙述法等。效果评价设计到个人的动机、态度、自我认同等心理特质,不容易客观衡量,每个学生的感受和表现也是参差不齐。并且反馈意见来自于各个方面,很多都带有主观认识,很难把握。因此,我们在评价时,应该“抓大放小,突出重点”,对于重要问题深入分析,对于那些无关大局的可以忽略不计。

研究表明,我国高校开展团体心理活动时间不长,但是对于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作用已经显而易见了。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期,面对大学生这一庞大群体,加强心理健康的重点应放在预防和大学生发展以及潜能开发方面,团体心理辅导是最好的途径,最佳的选择。

参考文献:

[1]金盛华.社会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P377

[2]钟志农. 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 浙江:宁波出版社,2007年.P288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