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艺术论文 > 正文

胶州秧歌中“三道弯”的动律体态研究

作者:吴青来源:《尚舞》日期:2022-08-25人气:2368

1.胶州秧歌三道弯的含义及历史成因

1.1三道弯的详细解释

中华民族发展延续五千年来,形成并发展出了种类繁多、特色各异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在这些民间舞蹈中,享有盛名的遍布中国各个地域,其中薪火相传的山东秧歌、东北秧歌、陕北秧歌、云南花灯、安徽花鼓灯等民间舞形式至今仍活跃在这篇古老的土地上。虽然长久以来的延续发展使得这些民间舞蹈发生了一定的演进变化,但属于中华民族民间舞蹈的独特风格却没有丢失,“三道弯”作为特色之一,也在经历了时代变迁之后被保存了下来,成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典型姿态的其中之一。

“三道弯”是指舞蹈演员在呈现舞蹈动作过程中呈现出的一种s型的形态,为了能呈现出这个状态,需要舞蹈演员将头和胸、腰和臀、胯和腿形成逆反向度来完成这一动。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身体随着鼓点或韵律的扭动,可以将属于女性身体线条独特的、婀娜的美展现出来,为舞蹈注入至美至柔的灵气。“三道弯”广泛的存在于中华民族传统民间舞蹈中,甚至已经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注入了属于东方女性婀娜多姿、娇俏迷人的美。

在胶州秧歌舞蹈动作中,“拧”“碾”这两个动作要素是不可或缺的,而同时这两个动作也是构成“三道弯”动态特征的重要要素。“拧”这一动作需要舞蹈者将自己的腰作为轴并向外拧转,以此形成“三道弯”的独特体态。而“碾”这一动作存在于形成或者移动身体重心的过程中,动作完成需要膝盖将脚部反射的旋力推动。总的来说,结合这两个动作要素的“三道弯”就是舞蹈者在动作过程中结合脚掌或者脚跟的碾动并辅以动作完成的。胶州秧歌的“三道弯”便主要存在于由脚、膝、腰的拧碾扭动中,胶州秧歌通过形式多样“三道弯”,并辅以手臂动作,便可以形成独具韵味的感觉,最后为舞蹈带来独特的美感。


1.2三道弯的历史成因

1.2.1历史习俗

   “三道弯”广泛存在于中华民族传统民间舞蹈中,不论是它的形成还是发展都是建立在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以山东胶州秧歌为例,胶州秧歌发源于齐鲁大地,其文化的种子也是于齐鲁大地的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也深深的影响了胶州秧歌。在过去那个将儒教奉为文化核心的封建时代里,妇女所遭受的封建礼教之一:缠足,便为胶州秧歌中“三道弯”的出现形成提供了机会。由于缠足的流行,妇女们不仅受到了精神的束缚,更是直接受到了来自肉体的禁锢。把脚缠起来之后,妇女的行动变得不便,走起路来时常常脚步不稳,随着时间的积累,人体逐渐在行走过程中发生了改变,女子的行走步态也受到了影响。这样的步态改变直接影响到了舞蹈的动态特征,在胶州秧歌中逐渐出现了“扭”和“闪腰”以及“三道弯”等舞蹈动作。尽管随着时代发展,缠足这一封建陋习在后来的民国时期被废除,但胶州秧歌中却仍然保留了那些独特的体态特征,甚至有舞蹈表演者为了模拟以前缠足的步态踩着跷板进行表演。而“跷板”即是特制的小脚型的鞋,穿上“跷板”便是为了模仿缠足妇女的步态。而流传至今存在于胶州秧歌中的“三道弯”就是通过专业的舞者提炼出来的。

1.2.2文化背景

  文化对社会的发展有着塑造作用,同样的道理,中国传统民间舞蹈也是深深根植于中国古典文化这一土壤上的,中国人的舞蹈审美意识也受到古典文化的熏陶影响。中国古典文化中的太极文化所蕴含的回旋、均衡、融合等特性也在胶州秧歌中的“三道弯”体态得以体现。在民间舞蹈的表现形式中,不论是舞台的队形还是动作的变幻,都偏爱遵守划圆的规律,在一个舞蹈表演中,你能看见许多形式各异的划圆的运动形态。正是太极文化带来的这种文化影响为胶州秧歌中的“三道弯”体态带来了循环、和谐的运动意向。通过动作来看,在胶州秧歌中,前脚跟随脚跟的转动、或者踏着步跟随前腿碾拧、或者双腿在原地的碾动、以及脚步、膝盖等的运动轨迹都遵循着半圆、立圆等轨迹。可以说,正是太极中的划圆律动塑造了胶州秧歌中“三道弯”的基础体态。

1.2.3“三道弯”在历史中的演进

    建国以后的胶州秧歌体态演进主要是在民间传承、舞蹈训练和创作表演中进行的。早民间传承方面,胶州秧歌的演进并不见太多的发展,由于民间艺人的表演并不对体态有太多的注重,而是将重点放在胶州秧歌的“扭”字上,所以胶州秧歌在民间的传承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大众喜闻乐见的风格,即“抬重”“落轻”“走飘”“活动起来扭断腰”。于是在民间表演的胶州秧歌中,常见的多是轻松欢快的步伐。

   胶州秧歌在更显专业的教学训练中所得到的演进就更明显了。中国民间舞蹈研究者在北京舞蹈学校成立之后,越来越重视胶州秧歌这一民间舞蹈形式,并在1954年之后将胶州秧歌设为了北京舞蹈学校民族民间舞系的必修课程之一,可见胶州秧歌在专业的舞蹈教学训练体系中所受到的重视。在受到专业的重视后,胶州秧歌中的突出特点——“三道弯”也被人们渐渐发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胶州秧歌的“三道弯”体态得到了规律性的总结和发展,并且在长期的规范性联系中,胶州秧歌的体态得以规范、获得严格指导。

而创作表演这一环节就成为了胶州秧歌创新发展的契机。通过创作表演,一支舞蹈的舞台呈现效果就能变得越来越精美,同时舞美效果越来越复合人们的审美需求,在一次次的演出和创作中,不同舞种的融合也得到了更大程度上的加深。这些年来,许多编演的舞蹈作品发展成独居代表性的胶州秧歌代表作出现在普通大众的眼前。


2.三道弯动律体态分析

2.1三道弯的动律体态的产生

“三道弯”作为胶州秧歌的突出特点,成为了能够代表胶州秧歌的说法。在舞蹈动作中,舞蹈者需要通过“拧、碾、抻、韧”来调动身体的每个部位,来达到舒展和灵巧的动作效果,以此形成“三道弯”体态。不同的动作要素可以为舞蹈表演带来不同的张力和力量。“抻”是动作的延伸,是一种动作延伸到极致的状态,这样的状态为舞蹈表演带来了极大的张力,将舞者的身体张力呈现在观众的眼前。“韧”是指舞蹈动作具有韧性,每一个舞蹈动作都带有弹性,这样具有弹性的动作可以为舞蹈表演带来张弛有度的魅力。“拧”这个动作通常以腰为轴,身体向外拧转,同时伴随着身体的倾斜,让身体兼具力量与柔和。而“扭”在胶州秧歌中独居重要性,通常是存在于以上三个动作的基础上再辅以驱赶的倾扭,总体上形成“三道弯”体态。总的来说,需要由这些“三道弯”中单独的动作要素互相结合,才能为胶州秧歌注入一种特别的美。


2.2三道弯动律体态的形成分类

2.2.1动态“三道弯”体态

不同的舞种有着自己不同的动律,形成了不同的特征。胶州秧歌中“三道弯”的动律特点主要来源于“拧”、“扭”、“碾”、“韧”、“抻”这五种。

“拧”是以腰为轴发力,向外拧成“三道弯”的形态,胶州秧歌线条优美柔和,动作轻柔跟脚上动作的“拧”息息相关。

“碾”的动律主要在舞蹈的脚上动作,形成或移动重心时,膝盖推反射在脚部的旋转上。“丁字碾步”这一动作将“碾”发挥到了极致,彰显了舞蹈的柔和优美但又不失矫健挺秀,柔和刚的刚好结合,奔放洒脱。“拧”和“碾”两个要素密不可分,是形成“三道弯”特殊体态的特殊所在。

“抻”是指起动或者到达极点空间时动作形态的瞬间持续,而表现出一种力的延续。用通俗语言来讲就是动作已经做到位的情况下再继续延续伸展。

“韧”在流动的动作变化中,展现一种力量感,小臂绕八字和手推翻腕的搭配,让身体体现一种协调感,力量的美感。

“扭”是胶州秧歌动律中的灵魂。俗话说“扭断腰”,这用来说胶州秧歌体态中的“扭”十分的贴切。如果将舞蹈说成仅仅是身体关节的弯曲,那完完全全没有美感和欣赏点。外在的身体弯曲有着内在“扭”这个精神内核在驱动。“扭”造就了舞蹈的婀娜多姿,美不胜收。胶州秧歌更是将“扭”运用到了极致。“扭”以动力脚的脚掌脚跟的碾转为动力支点,向外散发,波及到了身体各个部位一起扭动。再踏着音乐节奏的律动,配上道具,动作形态与道具的融合让整个舞蹈婀娜多姿。胶州秧歌的“扭”中和了北方的热辣活泼和南方的娇羞内敛,别具一格,独有其风味。

在整一个的舞蹈动作中,“拧”、“扭”、“抻”、“韧”、“碾”这五点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各个点之间以一定的次序先后,快慢、强弱的节奏在不同的部位依次的进行,搭配成了和谐统一的动作。配合道具和音乐节奏给观众一场视觉盛宴的享受。

“三道弯”的动态体态与胶州秧歌的形成背景息息相关,传统与艺术的结合,使其富有独特魅力,完美的诠释了女子的柔美细腻,富有韧劲的体态美。

2.2.2静态三道弯体态

    体态三道弯具有相对的静止性,在舞蹈的过程中保持相对的“雕塑”状。在音乐的节奏中有快慢缓急,相应的舞蹈动作也亦然。在动律上舒缓柔软,凹显出体态曲线的优美婀娜。“抻”、“韧”用简洁的动作伸展,强调了姿态的温柔矜持,扇子、手绢等道具的运用,表演动作与道具相融合起来,慢慢延伸。


3.胶州秧歌中三道弯的艺术魅力及演变趋势

3.1三道弯的艺术魅力分析

胶州秧歌东小屯艺人杨在蕙曾说过:“扭起来的时候,要先从脚外沿着地面,然后滚到脚的里面,另一边是从脚的内侧滚到外沿,人一直在不停的扭”。不仅是杨在蕙,胶州秧歌王圣功的传人李淑秋也十分的认同这个观点。可见胶州秧歌“三道弯”在胶州秧歌中的重要位置,它不仅仅是一个动作,而且贯穿于整一个的胶州秧歌的表演中。

老的表演艺术家常说“抬重、落轻、走飘、活动起来扭断腰”,这对于胶州秧歌“三道弯”的风格,动律形容完全贴切。动作完美的体现了过去对女性的审美,凸显女性曲线的魅力,清末《秧歌词》有写道:“纤腰倦舞娇无力,团扇轻摇满袖尘”舞蹈动作的扭动摇摆突出女性的独特魅力,夸张的手法表现女性的身体形态特征。传统要求女性要内敛含蓄,在胶州秧歌的动作中也体现了这一点。双腿交叉膝盖并拢,丁字脚的站位。同时扭动中突出身体的曲线之美也表现出了妩媚之态。含蓄内敛和妩媚动人的完美结合。

胶州秧歌动作上发力很快,一气呵成,但是又慢慢的延伸,制约着身体重心的移动,重心移动制约延伸的力,动静结合,快慢相间,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配合音调多变、节奏明快的音乐旋律,“慢做快收”的特点更加的凸显,在音乐的前四分之三进行动作的展开,后四分之一则采用收式,加之前面音乐重拍,衬托之下后面的延伸更加有感。

作为来源于生活的民间艺术,胶州秧歌和民间乐器十分的契合,民间淳朴自然的音乐配上动人的舞姿,堪称绝妙。


3.2三道弯的演变趋势

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审美也在进步,传统的胶州秧歌也有了新时代的改变的进步,使其迎合现代人们的审美要求,在艺术形式上,胶州秧歌与歌舞剧的形式融合,除了传统的民间乐器演奏的音乐,胶州秧歌开始用上现代的音乐,传统和现在,东方和西方的完美碰撞,竟然产生了绝妙的效果,非传统意义上的秧歌得到人们的认可,走进人们的日常,融入人们的生活。

在课堂教学中,胶州秧歌也是“取精华去糟粕”,将原有的“优良基因”保存,在继承的基础上延续发展,提炼和加工。在核心上是继承,将凝聚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继承下来,一定程度的发展发扬。明文军教授说“民间舞蹈是一个多元结合体,不是单一舞种的文化传承,即使是专业化的民间舞蹈,学生的文化积淀也应该是多元化的,其身体的适应能力也应该是多项的”。在教学中,多胶州秧歌的要求也是灵活的,有规范化的要求,但规范的界限也是模糊的,体现出一种包容性。

创新是一切发展的生命和生产力,在胶州秧歌的发展中也不断的又创新,创意的思想深深的融入到舞蹈的表演编排中,每一个动作之中。创新的运用打破常规,改变固化思维,让舞蹈重现生命力,创新是挽救民族传统文化的一大办法。

胶州秧歌在新时代重现生命力,更内在的原因是它的艺术内涵,舞蹈魅力是外在的体现。在众多的作品中塑造了丰富的人物,每个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生动形象,《摊煎饼的小嫚》就取材于生活中,将生活中的人物搬上舞台,取得大家的共鸣。《俺从黄河来》深深的有“黄土风”的烙印,反应了七十年代的精神文化生活,艰难的生活环境,对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张扬。

胶州秧歌跟随时代的发展,服务于人民,不断变化,满足人们的需求。始于民间,用于民间。


本文来源:《尚舞》https://www.zzqklm.com/w/wy/26862.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