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艺术论文 > 正文

体态律动在中职民间舞蹈教学中运用的案例研究

作者:曹秀秀来源:《尚舞》日期:2023-03-28人气:264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职业教育工作的飞速发展,以公共艺术课程为为代表的非职业类课程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占比日益提升,这显示了职业教育迈向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尤其是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中,舞蹈、美术、音乐等艺术类课程日益受到欢迎和追捧,对学生培养审美能力、增强人文素质具有突出作用,其多元功能十分突出。为此,推动以民间舞蹈为代表的传统舞蹈走入中职公共艺术课堂,训练学生们的舞蹈基本功和审美能力,显然将成为此类教学的重要趋向。笔者拟以体态律动训练和教学为例,探讨中职民间舞蹈教学的思路和方法,并提出针对性思考与见解。

一、体态律动的内涵界定

所谓体态律动,从字面上分析,可以将其理解为身体姿态和旋律动作的结合。具体来说,体态律动是基于人的身体与动作,伴随着节奏、旋律的变化形成的一种动感姿态。毋庸讳言,体态律动是一个相对复杂的概念,在艺术语境中备受关注,与音乐、舞蹈存在密切关联。实际上,舞蹈过程中舞者的身体姿态变化、律动节奏的改变,都可以视为体态律动的一部分。所以,动态性是体态律动的核心特质,也是这一概念的内核。瑞士著名教育学家达尔克罗斯曾经对“体态律动”进行了专门阐释,他认为体态律动在于“唤醒天生的本能,培养对人体极为重要的节奏感,建立身心的和谐,使感情更臻于细腻敏锐,使学生更加健康活泼,激发想象力,促进各方面的学习[1]”。

可以说,达尔克罗斯对体态律动进行了拓展性的解读,使其具备艺术教育教学的广泛应用价值。尤其是在舞蹈教学过程中,体态律动的针对性训练、练习能够帮助学生掌握人体节奏感与稳定性,对增强学生的身心和谐控制能力,塑造良好的想象力与表现力都大有帮助。所以,体态律动是舞蹈教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舞蹈教学的重要着力点。

二、中职民间舞蹈教学中体态律动训练的重要性

随着近些年来公共艺术课程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比例越来越高,民间舞蹈在中职生艺术修养培育、审美能力塑造中的功能也格外突出。要认识到,着力培养中职学生的舞蹈能力与艺术素质,要注重体态律动的针对性训练,使之更好地突出实践效果。显然,体态律动在中职民间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十分突出,这要引起广大舞蹈教师的关注。

(一)体态律动是民间舞蹈的基础性内容

如前文所述,体态律动对更好地表现舞蹈魅力具有突出作用,可以视之为民间舞蹈的重要技术基础。从教学进度来说,强化体态律动的训练和教学,不仅对教师来说具有突出作用,也可以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舞蹈的技术魅力,从而真正由技能的掌握向艺术理解转变。所以,中职民间舞蹈教学中体态律动的有效把握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舞蹈形态、姿态、韵律、节奏的连接点,可以确保舞蹈教学更具目的性,也赋予了不同舞蹈以全新的生命力。

如,在学习北方的民间秧歌舞时,学生可以随着音乐的鼓点、节奏,欢快松弛地进入到舞蹈的节奏中,在身体的姿态控制中感受音乐和舞蹈共同营造的氛围,从而将舞蹈的学习转变为愉悦的体验,这样对提高舞蹈领悟力和学习能力就具有突出作用。可以说,体态律动是音乐性和舞蹈性的充分融合,其载体是人,而表现力的表达则需要千锤百炼才能实现。所以,在中职民间舞蹈教学中,要重视体态律动的专门性训练,使之更好地承接教学内容,为学生舞蹈能力进步提供支撑。

(二)体态律动训练可以增强学生的舞蹈技能

毋庸讳言,在中职民间舞蹈教学工作中,如何突出教学成果和训练的目的性,一直是舞蹈教师十分关注的议题。要认识到体态律动的本质特征,从常态化训练的视角入手,感受体态律动在学生舞蹈技能培养的重要作用。如,在民间舞蹈的教学时加入音乐、情境的设计,让学生们随着舞步的流动感受音乐和戏剧的魅力,将自己置身于具体的生活化场景中,这样不仅可以训练学生们的舞步、动作、身体姿态、节奏感与旋律感,也可以让学生加强对舞蹈背景的深刻理解[2]。

体态律动是一个复合型的概念,其涵盖的内容很多元,这也决定了舞蹈教学必须细之又细,真正将体态律动基因注入到学生们的身体和心理,让学生们在训练、尝试中形成肌肉记忆,进而转变为情感记忆。教师要善于把握教学进度,让学生们充分感知民间舞蹈中体态律动的重要性,在多次训练、反复感受和自我反思中形成对体态律动的领悟力,不断提高体态律动训练水平。可以说,只有当中职生真正掌握体态律动的表现手法和思路时,才能更好地驾驭民间舞蹈,才能突出民间舞蹈的艺术张力。

(三)体态律动训练能够深化舞蹈教学表现力

中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伟大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区域都拥有各自的地方文化和艺术,而民间舞蹈则是重要的表现形式和载体。从中职民间舞蹈教学的需求入手,进一步加强学生体态律动的训练,就是要让学生掌握民间舞蹈的基本功和基本技法,从而为学习更多风格的民间舞蹈打好基础。实际上,体态律动不仅是民间舞蹈教学的基础性内容,也是突出舞蹈表现力的重要前提。正所谓“千变万化,不离其宗”,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民间舞蹈的步法、动作、姿态、节奏的设计会存在差异,但体态律动的感觉和内核技术是基本一致。强化对中职学生体态律动的训练,就是要让学生掌握舞蹈基础技能,增强教学的表现力。

所以,要进一步认识到体态律动训练在民间舞蹈教学中的重要价值,从常态化教学的角度入手,结合差异化的教学方案,提升教学的一体化价值,促进学生民间舞蹈素质的有效进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丰富滋养。

三、体态律动在中职民间舞蹈教学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随着近些年来中职学校进一步提升了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地位,以民间舞蹈为代表的传统民间艺术逐渐开始“登堂入室”,在中职全面育人工作中发挥了突出作用。为此,在民间舞蹈教学中强化体态律动的训练,不断提升学生舞蹈技能与艺术素质,将对中职教育产生积极影响。

(一)围绕民间舞蹈作品,强化学生的基本功训练

体态律动的表达是中职民间舞蹈教学的重要载体和抓手,也是增强学生们基本功的重要内容。按照达尔克罗斯的说法,体态律动不仅可以唤醒学生的天性与本能,也可以培养对人体极为重要的节奏感,帮助学生建立和谐身心的体验,同时使感情更臻于细腻敏锐,使学生更加健康活泼。尤其是结合民间舞蹈的特性,体态律动的训练和表达就显得更为重要。教师要以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作品为依托,强化对学生体态律动基本功的训练,在制定训练计划的基础上,不断细化教学举措,让学生们以“千锤百炼”的姿态提升体态律动表现力和实践能力。教师要全程参与,合理设计训练目标,让学生们以作品为模板,为知名舞者为榜样,切实增强体态律动水平,在技能提高基础上增强艺术素养。

例如,在开展“东北秧歌”的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东北秧歌时的三大动律设定教学步骤,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舞蹈体态律动节奏。东北秧歌通常分为上身动律、双膝屈伸与压脚跟的动作要点,其节奏控制、旋律把握和身体姿态保持都是教学的重点。以上身动律来说,要引导学生把握身体的韵律,掌握左右摆动和前后扭动的步点与身体姿态;双膝屈伸训练时要让学生掌握不同特点的双膝活动,即双膝快速屈伸,体现流动性与节奏感;压脚跟是不同脚位、步伐的有效控制,要求学生在练习时快速移动,跟上队伍整体节奏。

(二)融合舞蹈与音乐,增强体态律动训练表现力

从表现体态律动的角度来说,舞蹈与音乐是须臾不可分离的结合体。毫无疑问,表现民间舞蹈的体态律动离不开音乐的支撑。更有甚者,不少学者认为音乐是舞蹈的母体,正是音乐赋予了舞蹈以律动和节奏感[3]。所以,在中职民间舞蹈教学中突出体态律动训练的方向和特质,必须进一步发挥音乐作用,以音乐和舞蹈的一体化设计,增强体态律动的训练表现力,让学生们形成复合型的思维和实践能力,而不是停留于某个动作、某个脚步或某个姿态上。

如,在教授蒙古族民间舞蹈过程中,可以配合《敕勒歌》这样的传统民歌来辅助教学,增强学生体态律动练习的目的性,同时塑造情感浓郁的人文情景。《敕勒歌》是一首家喻户晓的北朝民歌,描绘并歌颂北国草原浩渺、牛羊成群、风吹草动的曼丽景象,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自《敕勒歌》诞生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追捧,并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加以展现,充分显现了中国文化的精彩绚烂。在蒙古族民间舞蹈的体态律动教学时,配合着《敕勒歌》民族唱腔,学生们可以不自主的随着音乐节拍扭动身体,进入到蒙古民间舞的情绪中。显然,《敕勒歌》这种旋律强弱分明、节奏清晰完整的音乐曲风,能够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让身体、旋律和节奏融为一体,在摇摆、律动中找到蒙古族民间舞的步点,逐步形成身心一体的舞蹈体验。尤其是歌声中饱含的那种对敕勒川、大草原的深切热爱和依恋,不仅可以形成独特的旋律感,也可以让学生豪迈大气的音乐氛围中逐步掌握蒙古民间舞蹈的动作要点,进而将属于北方草原的舞蹈风韵完整展示出来。所以说,中职民间舞蹈教学中体态律动的针对性训练要进一步融合舞蹈和音乐元素,通过一体化设计突出舞蹈律动、节奏和情感的综合表现力,让学生们在练习、感受、体味过程中掌握舞蹈技法,形成综合能力。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以影像舞蹈教室辅助教学

近年来,中职民间舞蹈教学中多媒体、影像技术的运用十分普遍,对教学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可以在传统舞蹈教室教学的基础上,加入多媒体影像设备和技术,比如拍摄教学视频、制作舞蹈视频课程、整合优质舞蹈信息化资源等,都可以为教学提供支持,促进学生体态律动技能的进步。比如,借助网上精品民间舞蹈课程的搜集,让学生们感受舞蹈名师在体态律动训练的策略和方法,形成差异化的理解与认知。通过各类视频化、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共享,能够进一步发挥视频舞蹈教室的功能,突出民间舞蹈的动态化优势,在简便教学的同时调动起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们更加有的放矢地加强体态律动训练。

例如,在教授《剑舞》《绸舞》《花鼓舞》时,教师可以预先搜集这些民间舞蹈相关的纪录片、电视影像资料和相关比赛片段,着重对体态律动的技术要点进行影像化展示。在教学中,围绕《剑舞》《绸舞》《花鼓舞》的要点,从“身体姿态”、“基本动作”、“律动点”、“节奏控制”、“整体表现力”等方面入手,在视频舞蹈教室内实现针对性学习,着力帮助学生走进民间舞蹈情境,感知体态律动的表现方法,体味其他名师与不同教学方法的差异。可以说,舞蹈视频课程的重要性,核心目标是运用视频化、影像化技术的优势,对中职民间舞蹈教学流程和方式进行改善,提升体态律动训练针对性,让学生的舞蹈练习更加高效。尤其是借助视频舞蹈教室的使用,可以在集成大量优质舞蹈教学资源的同时塑造开放式课堂,引导学生依托差异性、外溢性的民间舞蹈资源开展广泛练习,形成对体态律动训练要点的全面认知,不断认知眼界,在训练中形成扎实的舞蹈体态律动能力。

(四)以舞蹈实践活动激活教学,实现“以赛代练”

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中职民间舞蹈教学的重要依托,也是体态律动训练的根基。要从教学的大局入手,设计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增强学生们的参与热情[4]。另外,可以组织民间舞蹈竞赛、课堂游戏、互动活动等,激发竞合氛围,形成“以赛代练”的良好效果,调动学生参与体态律动训练的主观能动性。可以以各类主题为出发点,组织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激活教学气氛,将枯燥单调的体态律动训练变得妙趣横生。毋庸讳言,在实践活动的引导和驱动下,学生们舞蹈体态律动训练可以更具吸引力,学生们的训练效率也可以大幅提升。

如,在《打莲湘》《采茶灯》等传统民间舞蹈的教学时,可以将学生们分为若干小组,以分组形式开展“舞蹈对抗赛”,由舞蹈教师和其他学生参与评分,按照“舞蹈整体表现力”、“动作齐整度”、“体态律动”、“旋律融合度”等标准进行评选。通过这样竞赛式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学生们可以在以赛代练过程中增强训练效果,同时以饱满的精神热情投入到舞蹈练习中,这样远比枯燥的教学更具效率。此外,也可以针对“体态律动”训练要求进行主题活动测试,塑造竞合气氛,调动起学生们的胜负欲,提升活动的驱动价值,实现教学的形式多样化。

四、结束语

综上所言,在中职民间舞蹈的教学中,体态律动的重要性日益得到师生的重视。要以常态化训练和教学为立足点,强化多重举措的融合,引导学生增强体态律动训练针对性和积极性,在长时间的基本功打磨中提高体态律动表现力,为民间舞蹈技能提升创造条件,不断增强舞蹈实践能力与艺术素养。


本文来源:《尚舞》https://www.zzqklm.com/w/wy/26862.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