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艺术论文 > 正文

民间美术现状

作者:张海燕来源:《文化产业》日期:2024-09-10人气:119

民间美术有别于正规院校专业美术工作者创造的美术,源于民间,泛指劳动者自己创造的美术,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的、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美术形式。

在浩瀚的艺术长河中,民间美术是一朵朴实无华的花朵,散发着独特的幽香,具有独特的魅力,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潘鲁生在《民间美术,山花烂漫》所说:“它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土壤中孕育出的根与苗,是时代雨露滋润的花和果,从传统中走出来多姿多彩的民间美术,传承生活的文脉,彰显时代精神,体现中华美学,如山花烂漫,姹紫嫣红。”

纵观民间美术的发展,最早的民间美术作品是距今6000年前的彩陶。之后,各种民间美术作品的造型和装饰纹样,在延续和继承中不断丰富和创新,形成各具民族风格和乡土特色的艺术形式。

民间美术与民俗活动的关系极为密切。由于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不同的地理条件、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审美情趣等原因,民间美术分布在各个地区,其形成具有丰富的品种和多彩的风格,表现出刚健清新、活泼纯真的艺术特征,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

目前,民间美术的形式有年画、挑花、刺绣、剪纸、泥塑、木雕、石雕、钻雕、蜡染刺绣、农民画、印花布、皮影等,它们的制作材料大都是普通的木、布、纸、竹、泥土,但工艺精巧,具有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统一,融入了劳动群众对幸福的强烈追求,显示出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艺术才能。

一、民间美术的特点

(一)民间美术的地域性

民间美术由劳动人民创造,离不开劳动人民所处的环境。气候、生态、植被的不同,造就了地貌各异的自然环境,不同的自然环境形成了不同的地域环境。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中,劳动人民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喜乐爱好及对自己生活地方的特殊感情和见解,都影响着民间美术的审美倾向。所以,民间美术融合了本地域的特色,具有本地文化的轨迹。地域环境和地域文化的积淀,造就了不同的艺术情调和风格喜好,从而形成风格各异的民间美术作品。比如剪纸,南方的温婉细腻,而北方的则粗犷大气。哪怕是同一省份,因环境和习俗不同,创造出的作品都有所不同,比如蜡染,分布在贵阳清镇、开阳等地的贵州水族蜡染以花卉虫鱼为描绘内容,造型粗犷古朴浪漫,而分布在雷山、台江、剑河等地的苗族蜡染则以故事传说,图腾崇拜等为描绘内容,造型严谨,淳朴规范。

(二)民间美术的色彩特征

色彩作为民间美术的构成要素之一,有着它独特的文化寓意和丰富的内涵,是具有情感信息表达功能的视觉符号。民间美术的色彩不是描绘现实生活中物体的实际物象,而是通过自己心中的意向,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寄托。色彩的审美受到国家、民族思想和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的影响和审美意识的制约。因此,在一件美术作品中,色彩的使用除了搭配规律之外,还代表着寓意和心理暗示。比如说绿色代表万年长青,红色代表红红火火,青色代表冷静……创作者通过色彩的使用与特定的形式,来满足作品表达感情和追求的心理。

中国民间美术的色彩体现着充分的饱和度,单纯明快与夸张刺激是其显著的特点。比如农民画,多用红色、绿色、蓝色、黄色、褐色,纯度较高,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劳动人民淳朴的本色。

民间美术不但强调色彩的明艳饱和,也十分注重色彩搭配的和谐统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民间美术色彩法则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保存了下来,形成“画诀”。在一件美术作品中,颜色的搭配除了有个人的喜好之外,也有一定的搭配讲究,体现了一定的美学规律。如“黄配红,亮堂堂。” “青间紫,不如死。”“红搭绿,一块玉。”“黄马紫鞍配,红马绿鞍配。”“艳不俗,淡相宜。”等。               

(三)民间美术的元素传承

由于民间美术发生在劳动人民之间,因此,民间美术作品中暗含劳动人民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中的多种元素,他们通过这些元素,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观念,表达了希求平安、顺利、健康及安乐的美好愿景。比如表达传统家庭观念的就有“人丁兴旺”“永结同心”“和合抱莲”“石榴开白子”等;表达延年益寿的就有“八仙祝寿”“龟鹤齐龄”“福如东海”“祥云松鹤”等;表达招财纳福的就有“招财进宝”“花开富贵”“黄金万两”“五谷登天”“丰年献瑞”“开市大吉”等;表达追求功名利禄、达官显贵的就有“鹏程万里”“喜报三元”“一品当朝”“独占鳌头”等;表达崇尚鬼神、趋利避害、追求生活圆满的就有“大吉大利”“白虎神君”“钟馗捉鬼”“岁岁平安”等。

二、民间美术的困境

民间美术植根于民间,从产生,传播到发展,都与人民的生活、生产方式息息相关。在经济全球化、需求多元化、商品个性化、产业高端化等新的形势下,民间美术的发展与传承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困境。

(一)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源于农耕文明的乡土文化艺术受到冲击,一部分民间艺人流向城市谋生,导致民间美术原始创作群体减少,一些独特的民间美术技能后继无人,没有传承。

(二)民间美术价值功能弱化,诸如源于民间的表达民俗活动和祭祀活动的年画、剪纸、皮影、面花、纸扎、面具木偶、皮影、面具、花会造型等逐步减少,甚至不被重视和忽略,很多原生态的美术作品功能逐渐弱化。

(三)民间美术不同于国画、油画、雕塑等能够进入高校和各大艺术院校的艺术种类,它分散民间,属于个体艺术创作,鲜有创作团队,专业研究者较少,受到重视的程度不够,导致其形态发展滞后。

三、民间美术的发展前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对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做出深刻阐释,使民间美术传承与发展的文化使命、工作方法、作风理念等提升到新高度、新境界。在国风复兴的今天,民间美术在面临生存与发展困境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随着商品经济社会的发展,民间美术渗透到设计领域的方方面面,民间美术融入到我们的衣食住行中。在产品设计推广、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设计等方面都有应用,既是民族的元素,又是时尚元素,既是中国化的,又走向世界各地。许多现代家居产品在外观、色彩和图案中都运用了民间美术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很多设计师将民间美术的设计元素和现代元素融合,立足本土文化,达到传统与现代的统一;在环境设计方面,民间美术元素在城市美化,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不仅增强了文化底蕴,也成为了宣传城市文化的一张名片;在服装设计方面,蜡染刺绣不仅一次次在国际秀场上展现,宣传中国的传统文化,让中国的传统文化走向世界,而且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在我国的很多地区,成立了专门的蜡染刺绣作坊和合作社,批量生产产品远销国内外,也足见其受喜爱的程度。

(二)在教育领域,民间美术也进一步融入教育体制。很多专业美术院校设立非遗课程,将剪纸、蜡染、刺绣等纳入课程体系。如中央美术学院成立了“民间美术系”,中国艺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开始招收民间美术专业研究生,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等高校也相继成立了“民间工艺美术研究所”等学术研究机构,民间美术正式进入国家高等教育体制。民间艺人也走进高校课堂授课,艺术系组织学生下乡采风盛行。而作为肩负着教书育人、传承美术文化职责的广大师范院校,更是在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有的师范院校将有地方鲜明特色的民间美术融入了课堂体系,对课堂进行延伸和拓展,强化了学生对民间美术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学习能力,让课堂更加的丰富多彩,氛围感更加的浓厚,不仅培养专业美术教育人才,更在日常的教学中让学生自觉学习和发扬传统优秀的民间美术文化,普及民间美术。在倡导文化保护和提倡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当今,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三)民间美术也进入中小学,成为美育的重要内容。我国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提出: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重视我国优秀民间艺术的教学,发展有民族特色的情趣高尚的艺术教育。目前,教育部组织中小学开展优秀文化艺术传承与创新活动,其中就包括民间美术。学校通过开展做风筝,画年画、捏泥人、剪窗花、蜡染、刺绣等生动有趣的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感受耳目一新,在学习的过程中既学习了民间美术的技能也传承了技艺,保护了传统文化的文脉,树立了文化自信。同时,民间美术教学作为一种有着丰富文化底蕴的艺术教学形式,对中小学拓展型课程的建设也有一定的教育价值。中小学拓展型课程是指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和选择学习的能力为宗旨的,体现不同基础要求、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课程。而民间美术刚好与教育目标和教育特点等相契合,把民间美术教学引入到中小学的拓展型课程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融入到其学习和生活中,形成独特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不仅如此,民间美术在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现在的城市的中小学,美术教育和其他学科一样受到重视,平起平坐,甚至有专门的社团组织供学生课后将继续学习。而在农村,由于受思想观念、师资力量及其经济条件的约束,美术课并不受重视,处于副科地位,经常被其他学科占用。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领导和家长都在追求升学率和分数,并不重视美术教育,意识不到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专业的美术老师甚至被安排去上其他科目的课程。由于自己的专业特长得不到发挥,加上每过几年市、县都会面向各乡镇招考教师,所以很多能力强、专业基础扎实的老师(包括美术老师)都会考调走,有的甚至辞职去城里开起了美术辅导班,导致了所谓的美术课其实是形同虚设,即使偶尔上上也是由其他学科的老师上自己学科的课。另外一个的原因是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很学生买不起昂贵的颜料、纸张、画笔,所以即便上美术课,也只是简单的在纸上涂涂画画而已,根本谈不上专业和系统的教学。学生们分不清楚什么是素描什么是国画,什么是水粉什么是水彩,相比之下,民间美术中的剪纸、泥塑、刺绣、编织等倒是为大家喜闻乐见,很多学生家中老一辈就有很多刺绣民间美术作品,诸如包头用的有刺绣的头巾、妇女用于背娃娃的背带和娃娃穿的鞋以及逢年过节的窗花、庙里的泥塑菩萨等都是孩子们熟悉不过的东西,只不过是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些也是艺术,是民间美术,而他们熟悉的那些心灵手巧的老人家是民间美术的创造者,我们称之为民间艺人或者民间美术家。因此把民间美术引入课堂,聘请当地民间艺人为学生讲课传授技艺,既是文化的传承也是对农村学生美育之路的开启。其一创造这些作品的材料可以就地取材,有的甚至是废物利用,不会过多的增加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其二让民间艺人进入课堂授课弥补了老师缺失的不足,不会因为没有专业老师或师资不足而无法开展美术教学。在湖南省就有人开展将湘西的民间美术引入农村偏远学校课堂的课题研究的例子,一些学校邀请当地会剪纸、编织、泥塑的老人及匠人进课堂给学生传授技艺,既保证了农村孩子获得美育教育的权利,让孩子了解获得民间美术的知识,在心里播种下艺术的种子和梦想,又树立了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在社会民生领域,国家也加大对民间美术、传统手工艺等的财政投入和大力扶持,并开展传习活动,全国各地建立了一批批民间工艺美术传习所、工作站及专业村,为民间美术创造了生存发展的空间,大力培育接班人的同时,也助力了乡村振兴。比如作为民间美术之一的贵州蜡染刺绣,在乡村振兴中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很多蜡染刺绣传承人通过组建蜡染刺绣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妇女学习蜡染刺绣,让广大妇女群众掌握一技之长,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还能照顾子女,为乡村振兴的发展添砖加瓦。

综上所述,由于民间美术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艺术形式,体现了劳动人民朴素的精神诉求与审美表达,尽管没有正统艺术形式所具有的高雅,但在诸多艺术形式中仍具有一席之地。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民间美术只要利用好自己“民族符号”的价值,就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作为一名美术工作者,我们应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弘扬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坚持民间美术创作与研究发展,把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文艺使命,构筑中国之精神、中国之价值、中国之力量,让民间美术之花大放其彩!


文章来源:  《文化产业》   https://www.zzqklm.com/w/wy/32640.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