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纪录片对非遗文化传播的影响研究
引言: 相较于传统纪录片,微纪录片的时长和篇幅都比较短,微纪录片的出现与互联网快速发展下人们信息沟通的渠道和方式发生较大变化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世代相传的、具有科学艺术文化,历史等诸多价值的优秀文化遗产,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至关重要。在当前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以新媒体为主题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现状展开专题讨论,具体以微纪录片为切入分析为纪录片对于非遗文化传播的影响,能够更好地为非遗技艺的传承,为非遗文化的传播提供一定的支持。
一、微纪录片的特点
(一)时长和篇幅较短
微纪录片是纪录片的一种,相较于传统纪录片来说,微纪录片的体量更小,通常一集微纪录片的长度不超过25分钟,而大多数微纪录片的总长度不超过10分钟。而传统的长篇纪录片,单集的长度往往超过45分钟。在这个时代,随着快餐文化的发展,人们对看长篇演讲的耐心也越来越少,因此微纪录片的出现,充分顺应了当前时代发展的潮流,契合了人们的碎片化短篇幅的观影需要。
(二)日程短、体量小
从微纪录片的制作来看,历程较短,一般而言,微纪录片的制作过程需要收集的素材相对较少,因其短小精悍的特点,通常只需几十分钟的拍摄素材就能完成。这意味着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制作团队就可以完成整个拍摄阶段。
(三)制播效率高
微纪录片有了更多元化的传播平台,特别是在当代视频平台上,大部分都是基于流量成本。而微纪录片的长度较短,这就让观众们在传播和观看的时候,花费了更少的流量,也更容易传播开来。与大型纪录片相比,微纪录片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形式也更灵活,制播效率也更高。
二、微纪录片对非遗文化传播的积极作用
(一)有着独特的叙事手法
微纪录片是纪录片的一种,它首先是影像,相较于图文,它的传播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也能有更加清晰完整的表达,能够更好地记录和展示非遗文化技艺的魅力。结合短小精悍的微纪录片,记录和展示非遗文化内容,能够更好地适应网络传播时代下受众观影需求的变化。从微纪录片的叙事手法来看,在信息高速传播的当下,传统纪录片宏大深度的叙事方式受到较大冲击,而微纪录片的叙事手法,更加能够契合当代社会年轻人的观影需求。微纪录片的故事表达简洁明快、故事内容尽量避免拖沓,体量较小,使得纪录片在叙事时主题更加集中,更能彰显角色特点,突出事件的戏剧性刻画,也能为广大受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观感。例如,扬州报业传媒集团拍摄了非遗扬州的微纪录片,其中在《飞花》一集中,配合本文的主题,辅之以相关的空镜头,直接切入到扬州剪纸艺术非遗传承人的视角下,进一步展现古往今来,众多扬州工匠们传承和弘扬剪纸艺术的故事。在微纪录片中,能够具体结合事件细节,做好内容展现,能够有点及面的唤起观众对于事物的联想想象。以小见大是微纪录片中较常见的一种叙事手法,例如,借助自然界中某个微小生命的成长过程,具体还原人类社会个体的生活原貌,展现某一处生活环境的细节刻画。配合声音、图像等相关细节,能够进一步增加微纪录片的叙事厚度。
(二)能够契合年轻受众的观影需求
微纪录片的制播效率更高,在选题时往往也能结合当下时事焦点进行选择,在选择历史题材的内容表达时,也大多结合当下社会受众最易接受的视角进行切入。例如,结合国家提倡的工匠精神,央视推出了大国工匠系列的微纪录片,各级媒体也结合工匠精神这一主题纷纷推出了包括《工匠派》,《匠心》等在内的相关微纪录片。除官方媒体外,一些优质的民间自媒体平台,也能够紧跟时事热点,展现当下焦点问题并快速做出反应,从中挖掘与此相关联的热点故事,能够尤其吸引广大年轻受众的目光。这种高效便捷的生产效率,是传统纪录片所无法比拟的。
此外,微纪录片与受众的交互性更强,这也是能够吸引年轻受众的一大因素。观众在看过微纪录片之后,可以通过评论、弹幕等方式与观众进行互动,把自己的观影体验传达给其他观众。相较于传统纪录片相对单向封闭的观看方式,微纪录片丰富的受众互动形式,能够更好的扩大纪录片的受众群体,也能为受众提供更多生动鲜活的信息接收体验。将非遗文化以微纪录片的形式传播扩散,能够结合互动传播的潮流,打造非遗流量规模,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非遗文化。例如,今日头条平台设置了专门的围绕非遗文化之美的热点话题,其中涵盖了全国范围内的各种非遗形式,且呈现方式多为微纪录片制作,吸引了众多的受众,也极大地提高了非遗文化的曝光量。
(三)有利于拓展非遗文化传播渠道
在当前消费文化盛行的大背景下,人们生活在快节奏的环境中,特别是年轻受众。他们往往不愿花费太多时间来观看传统纪录片,更倾向于利用碎片化时间,结合移动终端观看短视频。传统纪录片通常时长较长,不适合在短视频平台呈现,而微纪录片则更能满足当下受众的观影需求。微纪录片以其短小精悍的特点,能够更好地迎合当代受众的心理需求,为他们提供了更便捷、更轻松的观影体验。以《故宫100》系列微纪录片为例,这是由故宫博物院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一系列微型纪录片。与之前的大型纪录片《故宫》不同,《故宫100》将故宫的内容拆解为若干个彼此联系的主题线索,每一集都呈现一个独立完整的故事。这种形式不仅使得观众可以更轻松地理解和吸收信息,也更符合他们碎片化的观影习惯。时长较短的微纪录片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故事叙述,让观众在匆忙的生活中也能欣赏到精彩的内容。
微纪录片的丰富表现形式和精简内容承载,使得它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代受众的需求。通过微纪录片,观众可以在碎片化的时间里获取到丰富多样的信息和精彩的故事,而不必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微纪录片在当前消费文化和快节奏生活环境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成为了传递知识、文化和价值观念的重要载体。
(四)能够提升非遗文化传播效果
微纪录片的内容创作门槛较低,即使是普通大众,对此有兴趣,也可以尝试制作微纪录片。普通大众本身缺乏专业知识,也缺乏专业设备无法满足和承担传统纪录片高昂的时间成本,而微纪录片则不然,微纪录片的创作门槛较低,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民用摄入设备就能很好地满足大部分的记录需要。即使是普通人,也可以参与微纪录片的制作剪辑。比如,抖音、小火山、今日头条的非遗短视频,绝大多数都是以游客或者游客的身份录制的,他们的声音都是真实的。再配上一些简单的配乐,再加上一些视频,就可以上传到网上了。虽然这是一种相对简单,而且每个人的水平都不一样,但这也让传统纪录片从一种高高在上的状态,走进了大众的视线。就算是对非遗文化和相关理论知识一窍不通的人,也能读得懂它所呈现的内容。这样的沟通方式,更是让它的影响力更上一层楼,让更多的人关注非遗技艺,甚至主动选择接受与非遗文化相关的信息,成为非遗技艺的受众人群。
与传统纪录片相比,微纪录片的传播渠道更加丰富,传播途径更加高效便捷。凭借微纪录片,能够将非遗文化以多种渠道准确地传播到有需求的受众处。非遗类微纪录片本身体量较小,传授过程较为便捷。并且,由于时长短,主题集中,更能吸引受众。当受众对该纪录片产生兴趣后,会主动关注分享,甚至了解更多非遗微纪录片的相关内容。
三、关于非遗文化微纪录片创作与传播建议
(一)丰富故事化叙事手法
以非遗文化为主题的微纪录片在制作时需要突出纪录片的真实性、客观性、纪实性,这也是纪录片制作的根本。无论纪录片题材如何变化,其根本的客观性、即时性特点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变化的。在非遗文化主题的纪录片制作中,不管是选取体现各地民俗特色的民间传统艺术,还是不同区域的古建筑形制,在选取微记录创作题材时,都要与当地各个民族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真正的文化遗产相结合,在制作微纪录片的时候要做到真实性、纪实性,要从客观、全面的角度去拍摄,尽可能地体现出非遗文化的本来面貌,让纪录式的微纪录片更具史料性的价值。譬如《白族扎染记忆》这一非遗专题纪录片,摄影师将白族部族与地方村寨进行特定的组合,追寻扎染技法的源头;以白族扎染技艺的传承人为叙事主体,对白族扎染的制作过程、工艺进行详细的介绍,并对白族扎染技艺传承人的家庭史进行详细的介绍。并将其与家族史相结合,探究白族扎染技术的发展与演化历程,将白族传统工艺最原汁原味地呈现给观众,并将其更好地呈现在观众面前,更好地将其传承下来的工匠精神传达给观众。微纪录片的制作和传播时,可以参考借鉴电影的故事化叙事方式,突出微纪录片的趣味性和情节性,让微纪录片中的人物表现艺术特则更加鲜活饱满。例如,在《匠人故事》中,该纪录片的创作者具体以秦腔艺术为核心线索,结合秦腔传承人李爱琴老师的讲述,让人们能够通过传承人的生平经历,对秦腔艺术有更加深层次的认识和了解。
(二)展现跨越时间与空间的叙事结构
在制作和传播微纪录片时,除了关注内容和叙事方式外,也需要重视整体的叙事结构。微纪录片的叙事结构应当具备完整的逻辑,使得观众在观影时感受到流畅自然,而非突兀分散。为实现这一目标,在创作过程中,可以根据所要表现的内容,广泛收集素材,并灵活地构筑起完整的故事结构。
非遗文化是人类在漫长的岁月中所积累的智慧与文明的载体,它超越了时空的局限,具有了超越时空的价值与意义。因此,在微纪录片中展现非遗文化的历史发展,创作者可以采用跨越时间与空间的叙事结构。这意味着要从非遗文化的起源出发,通过时间线索将其发展历程呈现给观众,同时在空间上跨越不同地域,展示各地非遗文化的多样性和特色。然而,在短短几十分钟内展现非遗文化的历史和内涵,并非易事。为此,创作者需要明确叙事结构,删除其中的硬性文化科普性,避免让观众感到枯燥和拖沓。相反,应采用沉浸式传播的方式,通过生动的场景、有趣的故事、感人的情感,让观众沉浸其中,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这种柔性表达的方式不仅能够更好地引导观众走进非遗文化的世界,也更符合当代受众对于观影体验的需求。
因此,微纪录片的叙事结构应当注重整体的逻辑性和流畅性,同时灵活运用跨越时间与空间的叙事手法,以及沉浸式的传播方式,来展现非遗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历史积淀。
(三)综合多种元素丰富微纪录片的视听语言
在现代科技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对于微纪录片的创作者来说,在拍摄设备、拍摄技术等方面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比如,通过与全景摄影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创造出更加宏伟、更加美丽的画面,提高纪录片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另外,也可以结合一些特写描写,使观众与主题画面之间产生更深层次的关联,将纪录片中人物的情绪更细致地表现出来,使纪录片所记录的非遗文化和非遗文化背后的故事,变得更形象、更生动。举个例子,短片的时长、篇幅都比较短,在音频和视频语言的选取上,若选用太宏大的乐曲,就容易造成头重脚轻之感。在这一点上,创作者要在音乐的选择上,要与电影的总体结构相结合,比如,可以用一些比较轻松的音乐,让观众们更好地融入到微纪录片特有的气氛中。此外,还可以通过同期声+解说词+翻译字幕等多种形式,使我国的非遗微纪录片既能与普通民众生活紧密联系,又能达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从纪录片的角度来看,在非遗题材的微纪录片中,对传承人及有关人物的描述与展示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而大多数的非遗微纪录片,则是以讲述传承人与特定的非遗技艺的关系为切入点。或者说与之相关联的传承体验,才能在真实的空间中形成微型纪录片。在这一点上,在制作和传播非遗文化微纪录片时,也要可以从故事材料入手,从细节描写开始,将其整体的形象呈现出来,更加直接地表现出传承人对于非遗文化的感情与执着,使受众更加直观、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这些传承人所具备的民族韧性,使观看者能够进一步生发起对非遗文化传承的强烈代入感和使命感。
结论:微纪录片相较于传统纪录片体量更小、时长更短,且具有碎片化的特点,能够适应当前媒介融合的大环境,将非遗文化以微纪录片的形式传播扩散,能够有效提升传播效果,扩大传播范围,拓展传播渠道,有利于使非遗文化借助微纪录片这一传播渠道,更好地入脑入心。非遗微纪录片在内容制作上具有客观性、真实性,其中,的内涵表达具有人文性,配合深入人心的题材和跨越时间空间的叙事方式,能够为我国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提供支持,也能更好地提高观众对于非遗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未来有关人员需要进一步斟酌、探讨如何更好的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贡献力量,如何更好地发挥出微纪录片的作用与价值。
文章来源: 《文化产业》 https://www.zzqklm.com/w/wy/32640.html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
- 《农业经济》论文投稿解析,难度指数四颗星,附好发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