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播视域下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创新表达策略研究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打造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宗室列传: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是该档节目强劲的动力来源。如今,在流行文化和短视频文化的冲击下,传统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视线范围。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电视文化综艺类节目如何迎合当下文化、贴近观众,让传统文化重新焕发活力的同时既丰富节目视听效果又能保证节目质量是当下的重中之重。文化类综艺节目《宗室列传:唐宋八大家》采用双向穿越、剧式表达等独特的创新表达形式,重构了人们对唐宋八大家的传统记忆的同时,助力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深刻认同,促进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呼应。
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的变革、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从以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的时代到现在的“线上化”。信息流通速度加快为人们交流和传播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另一方面越来越快的信息流通导致信息量也在增大,促进了流行文化、短视频文化的发展,文化类综艺节目在当今时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流行文化的冲击。而对于流行文化,一般被认为是受普遍喜欢和热烈追随的文化,其主要功能是娱乐。吉登斯曾将之定义为:“术语‘流行文化’指的是被成千上万或几百万人观看、阅读或参与的娱乐”。如今媒体传播的方式越来越多,新闻、杂志、手机、报纸都是常见的媒体传播方式,媒体在文化传播中产生的作用越来越大。为了使媒体传播产生更大的影响力,发挥更大的效果,媒体被搬下了银屏,活跃在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尤其是近几年短视频的兴起,极大程度地占据了人们的生活,据中国青年网报道:80.32%受访大学生会经常刷短视频。时长方面,38.6%的受访者每天刷1-2小时短视频,26.48%的受访者每天刷2-5小时,每天刷1小时以下的占比17.04%,每天刷5小时以上的占比8.05%。而这么高的时间占比是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望尘莫及的。短视频涵盖的内容广泛,大到国家发展,小到一个菜肴的制作方法,不同的赛道常常也会出现不同且意想不到的爆点。比如今年4月27日抖音素人博主上传的“一起做眼操吧”的视频,短短几天收获了将近三百万点赞,同时也引来不少其他博主“赶热度”争先模仿,更甚有点赞量与原创博主不相上下。
流行文化的盛行、经济的发展让人们更加注重自身的精神需求,而喜好和娱乐性是满足人们对精神需求的重要部分。生活中的压力常常会使人们在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中优先选择流行文化进行娱乐,但恰恰于此带给传统文化和文化类综艺节目巨大的挑战。
节目发展的制约性。节目效益也在深深影响着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发展,当下许多文化类综艺节目为了追求收视率和观众关注度,会选择在制造话题上下功夫以此提高节目的热度。虽然迎合了大众的“观看口味”,却也略过了对文化知识进行深度挖掘和详细解读的步骤,一些专业且富含深度的专业文化知识也常常在节目中覆盖不足,从而导致文化类综艺节目无法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使传统文化在传播中处于劣势地位。与此同时,迎合广告商和赞助商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文化传播在节目中的自由发挥,如何在文化传播与节目效益之间找到平衡点是文化类节目发展的重要问题。
其次,节目的时间也是文化类综艺节目被制约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节目在播出时需要安排固定的档期以连载的形式每周固定时间更新,现代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连载形式难免会损失部分因为无法每周固定观看或回看,久而久之冲淡了对该节目的兴趣性而导致“弃追”的观众。同时,快节奏生活中的观众往往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观看完整节目;短视频不仅能够在短时间中提供大量且丰富的信息还提供丰富的互动交流平台。
剧式表达的优势。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过去的传播方式与现如今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如果想要让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需要适时转变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并结合新媒体技术,突破传统文化与当今时代之间的时空限制,重构传统文化在人们脑海中的记忆。《宗室列传:唐宋八大家》围绕一代宗师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故事,并把唐宋名篇诞生的各个历史瞬间通过生动地演绎展示在观众眼前。在主持人和嘉宾穿越的同时,采用剧式表达的形式也带着观众共同沉浸式穿越。主持人撒贝宁、蒙曼教授和古曙光教授三人组成文脉探访团,以“古装”造型实景穿越。现代人穿越到古代与历史名人互动,不仅增加了节目趣味性和吸引力,也让节目更具观赏性。并且节目搭建了戏剧场面,以当代社会大家喜闻乐见的戏剧展演的方式呈现。观众们脱离了传统课堂通过老师授课了解学习诗词的方法,反之以一种“看电影”般的方式更直观轻松地去了解名篇诗词,用年轻一代常用的一个“梗”来说就是:知识悄悄地进入了脑子里。
文化类综艺节目创新表达策略
文化类综艺节目是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通过创新剧式表达,让观众沉浸于剧式演绎,使得传统文化更贴切观众。《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以中华文化传承为主脉络,通过创新剧式表达方式将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代娱乐形式相结合,不仅有效地进行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还兴起了观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和深入了解的思潮。
打破时空限制,拓展视听效果。《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在主持人和嘉宾穿越的同时,采用剧式表达的形式也带着观众共同沉浸式穿越。节目在穿越上还有其特别之处,主持人们的穿越既不是“一无所知”地穿越,也不是“上帝视角”以“全知”形式穿越。在第一期节目介绍韩愈地过程中,节目穿越三人组并不是直接穿越到古代韩愈的面前也不是穿越到古代后马上就找到了韩愈,而是通过向路边的摊贩打听得知相关线索,通过线索一步一步找到韩愈,循序渐进的探索激发观众在看节目时的“追剧”情绪。
节目在穿越处理中还有另外一大特别之处便是在节目的最后让古代的宗师们穿越到现代,感受现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为教育家的韩愈还去到了现代学堂“潮州昌黎路小学”感受自己的《师道》一直被流传到了千年后今天,双向穿越与开头相呼应,也满足的观众们内心对于“大团圆结局”的追求。除此之外,该节目在广告的穿插上也处理得很特别。通过带宗师韩愈走访潮州路过“昌黎支行”和宴请韩愈吃“韩公宴”的形式引出赞助广告,不仅情节合理而且毫无违和感,既不破坏观众“观感”又实现了节目效果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平衡。
注重舞美陈设,沉浸实景演绎。2016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强调,“在拓展题材、内容、形式、手法上下功夫,推动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相辉映”。《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在节目中搭建了戏剧场面,通过“电影化拍摄+XR创新呈现”,重构了经典名篇章背后的历史背景。据介绍,该节目组铺设了大约200个实体场景,其中包含了丰富的细节考量和科学引用科技,铸就节目成为思想、艺术和文化的优秀结合之作。重塑名篇诞生瞬间的同时还介绍了很多与之相关的背景知识,例如探访团三人组在第一期中穿越到的第一个地点不是韩愈跟前,而是“东西市”——当时世界上第一等繁华之地。通过在出发点探访团对“东西市”的介绍的形式让观众了解到了韩愈所处的时代背景,节目组对剧场的布置更是让观众直观地感受到了繁华的“东西市”模样。此外,还通过探访团在路上遇到的骆驼、西域服饰、赶考人员,在对话中穿插介绍与之相关的知识,深化那个时代的特征。
线上互动环节,拉近观众距离。文化综艺类节目设置丰富的线上互动环节,观众可以在观看节目时直接参与节目内容,例如投票决策、提问互动、游戏挑战等,同时通过互动环节观众还可以据此平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观众不仅仅是被动接收节目内容的对象,更是能够积极参与和影响节目走向的主体。这不仅增加了观众的娱乐性和参与感,还提升他们对节目的观感,有效地拉近观众与节目之间的距离。
《宗室列传:唐宋八大家》在互动环节中采用了多种形式,比如在电视端观看节目的观众可以选择通过手机扫描电视屏幕中的二维码分享唐宋八大家与“酒”有关的诗词及出处或唐宋八大家的趣闻逸事。此外,还可以通过关注青花郎官方微信或者是官方微博,并按规则参与分享唐宋八大家与酒有关的诗词内容及出处或唐宋八大家的趣闻逸事就可以有机会赢好礼,提高赞助商的曝光度也拉近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并在竞争激烈的综艺节目市场中脱颖而出。
文化类综艺节目创新表达的价值意涵。
近年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坚持把思想、艺术以及文化相融合传播,将新颖的视听手段与优秀的传统文化相结合,“沉浸式实景演绎+电影化拍摄+XR创新呈现”,使得“思想+艺术+技术”再度展现出更强烈的艺术表现张力同时,也强调一种了文化节目的大众化路径,将观众从“旁观者”变成“见证者”、甚至是“参与者”。这种形式的创新,不仅联动、盘活传统文化,助力提升观众的文化认同感,更是与当下的时代精神相呼应,践行国家媒体传播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担当。
创新联动,盘活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之魂,也是一个国家的内涵和底蕴,盘活传统文化是当今社会思想文化发展的当务之急。但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进步和全球化的冲击,传统文化往往面临着被边缘化和被淡忘的危机。盘活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深入人心需要从传播入手。只有让传统文化重回到人们的生活和人们的视线当中,才能真正做到传承。而电视文化类综艺节目作为人们当下喜闻乐见、满足自身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在其中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普及与传承则显得尤为重要。《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通过对唐宋八大家的生平、作品和影响进行介绍和讨论,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和深厚底蕴,做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同时,该节目还在故事演绎中邀请了许多知名明星出演,例如《甄嬛传》中被观众喜爱的“眉姐姐”扮演者斓曦。通过和知名明星“梦幻联动”,利用他们自身的明星效应吸引更多观众关注。
创新演绎,助力文化认同。节目《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在播出以来备受好评,许多观众纷纷表示其是“第二课堂”。节目通过创新演绎,为观众提供了一个重新了解和认识八大家的机会,并且该节目另辟蹊径创新表达,观众也由此了解到八大家们鲜为人知的一面,刷新了对他们的固有的认知。帮助观众重构对唐宋八大家的文化记忆,实现重新认识和理解自己所属文化的历史、传统文化和价值观,从而激发自己对文化的认同感。人们在此过程中衍生出深刻的文化认同不仅增强了对自身的自信自尊感,更有助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维护和传承。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快、压力大,“高压环境”下时常会产生负能量。而通过节目我们不仅了解了耳熟能详的宗师八大家们的故事,更了解到了他们曾经所经历过的低谷期,但他们即使身处在低谷期中也仍然坚持着、熬过了人生的苦难,还活出了自己的哲学,成为文坛上的宗师。这种精神穿越千年影响着我们当代人,不管是在“高压”的生活下、还是在低谷中都要努力蓄力生长,不轻易“躺平、摆烂”,相信熬过苦难以后,一定会有更灿烂的前程在等待着我们。
创新表达,呼应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振奋起全民族的“精气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夙愿。但也要清醒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大力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争当改革的坚定拥护者和积极实践者,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作为文化类综艺节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其涵盖的传统文化为当今时代精神提供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坚实的文化支撑。同时,还积极地与当下时代精神相呼应。比如节目中每期的结尾宗师都会以“古人”的身份跟随主持人穿越到千年以后的现代进行故地重游并且一睹如今的国泰民安,感受现代的盛世,感受改革创新带来的现代化进程的中国。当观众们看到古人与现代同框时,内心对根植于我们这片土地的文化认同和精神被振奋起来、重新激活,这种情感精神也必将会被自发性传承、传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强大源泉。
结语
《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作为文化类综艺节目,采用科技赋能、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创新表达,不仅创新性弘扬传承了传统文化,更是重新焕发了传统文化活力,重构观众个体的传统文化记忆,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的成功也启示着文化类综艺节目在播出时要积极采用科技赋能,迎合当今时代文化、时代精神,从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出发才能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弘扬的媒介。
文章来源: 《声屏世界》 https://www.zzqklm.com/w/xf/24481.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