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公共艺术中吉祥图案的创意表达与空间营造
论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创意性的设计将吉祥图案融入城市公园公共艺术的空间营造中,以增强城市公园的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通过对吉祥图案形与意的梳理,探讨其在城市公园公共艺术中的创意转化手法,包括地域元素的提炼与融合;图案造型的简化与重构;工艺技术的传承与更新;文化意蕴的传递和弘扬。在空间营造方面,吉祥图案的创意再现应注重空间的整体性和层次性,通过合理规划与布局,创设情境,引发情感共鸣,实现图案人文环境和公园生态环境的融合。
一.城市公园公共艺术范畴的界定
公共艺术即在公共空间中展示的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结合外部环境的特点与风格进行创作而形成的较为大型的艺术形式,是对公共环境及群众性活动性场所和设施进行设计和创作的大众艺术,旨在与广大的观者互动,并为公园带来一定的美学价值和文化意义。论文提及的公共艺术是指存在于城市公园中,满足大众休闲、娱乐、游憩等功能的艺术形式,包括雕塑、壁画、景观小品、环境设施、建筑装饰和园林绿化等。当公共艺术被引入到城市公园这一特定的环境中,其作用和表现形式变得更加多元。城市公园既是展示地方文化和历史记忆的空间载体,也是市民休闲、娱乐、游憩等活动的室外空间,是城市绿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工艺与技术的更新与进步,城市公园中的公共艺术顺应着历史的潮流而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兴形式,除了常见的雕塑、壁画、功能性的设施小品等视觉艺术,还出现了一些听觉艺术和参与性的装置艺术。
二.传统吉祥图案的概念
传统吉祥图案源于古代吉祥意识的出现和人们对生活的不安定感,是先人传统心理趋吉避凶的结果。“吉祥”即寓意美好的人生预兆,其间蕴含着理想主义的色彩;图案作为人类早期的艺术,不仅反映了古人的审美观念,也承载着一定的文化、宗教和社会功能。早期器物装饰上的图案除了满足一定的实用功能外,寓意和装饰性也必不可少。传统的装饰思想主要是围绕“吉祥”的主题展开 ,以造型与纹饰的变化为手段,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融于装饰设计中,以达到祈福、纳吉、除恶等目的。吉祥图案是吉祥语的图像化产物,将吉祥文化和图形艺术结合,运用谐音、双关、象征等手法,将动物、植物、人物以及符号等转译成寓意美好生活的象征性符号,来表达人们对未来美好的期许和祝愿。
城市公园公共艺术中的吉祥图案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形式,即公园公共艺术的设计、装饰或空间营造中使用具有象征意义和美好寓意的图形或符号,通过特定的形象、色彩或构图来表达正面的信息或愿望。这些图案通常根植于当地的文化传统,其在公共艺术中的创意表达不仅可以美化公园的公共环境,而且可以传递对幸福、昌盛等美好生活向往和积极的价值观念。
三.公共艺术中吉祥图案作用
1.装饰性作用
吉祥图案作为城市公园文化输出和特色展现的载体,其装饰作用主要围绕审美价值和文化寓意两个方面展开。吉祥图案以独特的形式、色彩和寓意,在各种场合中发挥着美化环境、丰富视觉体验、提升文化氛围等重要功能,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文化与艺术气息。在城市公园景观营造上,吉祥图案常被用于建筑、雕塑、标志、铺装等各类小品的装饰。公园的步道和广场的地面铺装,常采用松、竹、梅、蝙蝠、鹿、鹤等吉祥图案,通过铺地材质的变化和图案样式的组合,形成联动的花街铺地,丰富了公园的地面景观层次。通过地面图案的变换,引导游客的视线流转,提升参观乐趣。壁画和雕塑造景,立体化地展示各种吉祥图案及其背后的文化故事,不仅丰富了公园的景观效果,也使公园成为文化输出的重要窗口。
2.文化性作用
城市景观不仅包括视觉欣赏的自然景观,还涵盖城市印象的人文景观。现代城市公园是由植物、山石、水体、建筑等客观因素和无形的文化意蕴共同构成的景观环境和人文环境。城市公园不仅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求知、求乐的室外空间。吉祥图案以其精美的造型和丰富的色彩,为城市公园增添了独特的艺术气息和视觉美感。同时,吉祥图案蕴含着丰富的故事和寓意,游客在欣赏图案的过程中,可以自然而然的产生联想和想象,与图案背后的文化元素产生互动。这样的文化互动,不仅让市民加深了对吉祥图案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让市民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吉祥图案具有视觉语言的作用,将吉祥文化与现代城市景观文化相融合,使人们在娱乐休闲的同时,感受中华吉祥文化的神韵,增强公园的人文气息。
3.教育引导作用
吉祥图案是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积淀下的产物,是中华民族所共有的文化符号,其背后的感召力和凝聚性主要体现着共同的文化认同和历史记忆。它所蕴涵吉祥、幸福、和谐等美好愿景,与人们的内心需求十分契合,因而容易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将吉祥图案运用到城市公园中,能创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气氛,使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感受到文化的温度与人文关怀。在公园的公共艺术中,以吉祥图案为主要元素进行创作,在造型与寓意上都经过精心的构思和设计,能够体现出较高的艺术水准和制作工艺。游客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既能对吉祥文化的有关知识进行普及,又可以提升其审美意趣和艺术鉴赏能力。吉祥图案以独特的文化意蕴和精湛的技艺,成为审美教育资源库中的重要一员。
四.城市公园公共艺术中吉祥图案的类型
城市公园的公共艺术形式多样,并按艺术形式将其分为五种类型:城市雕塑类、装置艺术类、标志系统类、壁画类和公共设施类。吉祥图案在这五类公共艺术中的呈现各具特色。 城市雕塑中的吉祥图案是立体造型的灵感来源和平面装饰的素材基础。壁画作品中的吉祥图案多作为局部点缀,其要为画面主体服务。建筑小品中的吉祥图案在装饰美化建筑环境的基础上,通常也具一定的实用功能。装置艺术中的吉祥图案在新材料和新工艺的融合下,题材新颖,互动形式多样。公共设施中的吉祥图案作为局部区域的点缀,其重点在于满足实用功能。通过对代表性城市公园的调研,总结归纳出城市公园公共艺术中常用的吉祥图案的典型,如表1所示。
表1 城市公园公共艺术中各题材的吉祥图案的典型
吉祥图案的题材 | 吉祥图案的典型 |
植物花卉题材 | 四君子、兰草、卷草纹、松、牡丹、海棠、寿桃、莲花、宝相花、葫芦、石榴、佛手、忍冬、芭蕉、灵芝、团花 |
仙禽瑞兽题材 | 龙纹、凤纹、鹿、鹤、龟、鱼纹、狮子、麒麟、蝙蝠、猴子、老虎、鸟纹、吻兽 |
神仙人物题材 | 历史名人、福禄寿喜财五神、神话人物 |
文字符号题材 | 福字、禄字、寿字、喜字、祥云、水纹、回纹、万字纹、太极、盘长纹、方胜纹 |
器物组合题材 | 暗八仙 、八吉祥 、文房四宝、花瓶、古钱、如意 |
五.公共艺术中吉祥图案的创意表达
1.地域文化元素的提炼与融合
地域文化反映着不同地区独特性质的文化,集合了当地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内涵,如地域的历史文化遗产、民俗风情、自然景观和审美意象等。吉祥图案作为地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视觉符号,具有识别性高和代表性强的特点,吉祥图案的创意表达应充分提炼和融合地方元素。地域文化元素的提炼,可以从“形”出发,对形态、结构和色彩等特征进行提取。除了基于静态的图案设计外,这种提取还可以扩展到动态图形的创作,即从时间维度提取区域文化要素的动态特征。 将提炼出的元素进行合理的整合与建构,在遵循原提炼对象客观规律和审美法则的基础上,对传统元素进行再设计与再融合,形成新的图案。城市公园设计中突出图形元素在公共艺术中的运用,可以强化作品的视觉形象,使得公共艺术作品更具地方属性。
2.艺术造型的简化与重组
吉祥图案的创意表达,可以从提炼核心要素开始。将最具象征意义和辨识度的部分从复杂的设计中提取出来,去掉多余的细节,保留最能代表主题或理念的核心特征。如简化了复杂凤凰形象的“凤凰卫视”LOGO设计,只保留了其内核的外形轮廓特点。在构建新的艺术形态的基础上,可以将自然形态或其他复杂的形态转化为简单的几何形。如“北京银行”的LOGO设计,简化了天坛祈年殿的建筑造型,并与字母“B”的形式感相结合,再造了新的图形样式。对吉祥图案进行简化重组,可使公共艺术作品与现代审美和功能需求更加契合。
3.工艺与技术的传承与更新
城市公园中的公共艺术,既是美化环境、增强文化氛围的重要手段,又是传承与革新工艺技术的良好平台,将传统技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能创造出既富有历史气息又反映时代精神的公共艺术作品。以传统的雕刻、编织、彩绘等技艺为基础进行创作和表现公园中的公共艺术,以展示并传承这些宝贵的手工技艺,数字媒体、互动装置、光影效果等现代科技手段可以为这些传统形式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通过对公共艺术与光影关系进行营造和设计,可以创造出意境深远的室外环境空间,使公共艺术作品在视觉效果上更加丰富多样。数字技术的加入使得吉祥图案与公共艺术的融合更加灵活多样,声光影等技术的发展给传统元素赋予现代感和科技感,使公共艺术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
4.文化意蕴的传递与弘扬
文脉是公共艺术作品的灵魂,传承久远的艺术作品,除了外在形象的优美之外,作品内在的文化基础更重要。公共艺术作品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意表达可以从文脉立意的角度去挖掘。了解公共艺术作品所在地域的文化历史背景,并分析其如何影响当地的社会结构和文化认同,通过对文脉深刻的理解,准确的把握作品的文化意蕴,从而有效的挖掘和传递。识别并将特定的文化转译成代表性的标志,如具有象征意义的图像、形体或色彩,并将文化特征以直观的方式展现在公共艺术的创作中,使公共艺术作品成为区域特定文化的展示的重要载体。以代表性的故事或传说为灵感来源,并以艺术的形式来重新讲述,不仅可以引起观者的兴趣,还能将地域文化以更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加深观者对地域文化的理解和记忆。
六.城市公园公共艺术中吉祥图案的空间营造
公园中一件成功的公共艺术不仅要考虑单件艺术作品本身的设计,还要将其置于整个环境空间的布局中进行考量。合理的空间规划可以引导游客流动,创造良好的观赏环境,并且有助于强化艺术品所传达的文化信息。
1.公园的流线设计与吉祥图案的空间布局
根据公园的主题和特色,设计具有导向性的流线,并在流线的中心区域或关键节点设置以吉祥图案为主题的公共艺术,形成具有代表性和标志性的视觉聚焦点和文化中心。同时,图案元素也要适当点缀在公园的其他区域,形成错落有致的布局,使得公园的整体文化气息更浓厚,层次更分明。让观者在欣赏的过程中,对公园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有一个逐步深入的了解。吉祥图案在公共艺术中的运用应随着装饰部位的不同而变换其大小、形状、色彩等,形成既有元素变化又具风格统一的空间整体。公园公共艺术空间层次和韵律感的营造上,可以将吉祥图案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利用植物造景、自然景观、水体艺术等做为背景,以烘托吉祥图案的美感。通过景观要素和图案艺术的融合,使得吉祥图案既是公园的文化象征,又是自然山水的组成部分。
2.公园的氛围营造与吉祥图案的情感共鸣
色彩和材质对公园公共艺术作品的效果呈现和氛围营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鲜艳的色彩能够吸引游客的眼球,而合适的材质则使公共艺术作品有更高的质感和立体感。吉祥图案在公共艺术作品中的创意表达可以从选材和用色着手,结合图案的类型选择合宜的材质与色彩,可以使吉祥图案在公共艺术作品中的表现更加生动。夜晚的照明设计可以提升公共艺术作品的夜间表现力,创造出独特的气氛。精心设计公共艺术作品的照明方案,通过适当的明暗对比引导观者的视线流动,以凸显公共艺术作品的核心部分,强化其要传达的信息,并形成视觉上的层次感。部分作品可以加入动态照明,使静态的艺术品“活”起来,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吉祥图案有着独特的美学特征,其丰富的文化背景和深刻的情感寄托,容易引起广泛的共鸣。在欣赏这些图案时,观者不仅可以得到视觉上的享受,还能感受到人文情怀和艺术美感,有助于不同背景的观者找到共同的文化根基,增进集体记忆和归属感。
3.图案的人文环境与公园的生态环境的融合
吉祥图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意义和人生哲理。将这些图案通过公共艺术的形式展现出来,以视觉艺术的形式来打动观者,潜移默化地对其进行积极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与引导。如可以将莲花纹以系列化的形式运用在地面铺装或桥梁护栏上,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引导观者学习莲花“出淤泥不染、洁身自好的品质”,可以给人以保持风清气正的启迪。以历史人物为主题的雕塑作品,可以承载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在纪念与缅怀历史人物的同时,可以直观地向公众传达他们的历史事迹和代表性价值观。吉祥图案的表达载体可以是公园中的真山真水,通过对山水平面或立体布局的图案式营造,形成别具一格的艺术山水。在花坛景观营造中可设置以吉祥图案为主题的雕塑,或直接将吉祥图案融入树木、草坪的修剪和构图中,使吉祥图案与自然元素交相呼应,营造人文与生态和谐共生的环境。吉祥图案在公园中的创新运用还要秉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比如,环保材料在选材上可以优先考虑;节能降耗等因素在设计过程中要得到一定的体现;重视后期保养中的资源回收等。这些举措既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又可以通过公共艺术的形式传递环保观念,提高公众的环保和责任意识 。
七.总结
城市公园公共艺术中吉祥图案的创意表达与空间营造是一个涉及文化传承、图像重构、技术创新等的综合过程。论文以地域文化、艺术造型、工艺技术等为切入点,结合现代审美标准和公共艺术作品的时代性与地域特点,得出城市公园公共艺术对吉祥图案的创意再现手法和空间营造方式。经过精心设计、合理规划,将这些寓意深刻的图案巧妙地进行艺术再造,使城市公园不仅是文化休闲的优质空间,更是展示城市形象、促进文化传播的重要窗口。
文章来源: 《文化产业》 https://www.zzqklm.com/w/wy/32640.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