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视角下漆画艺术的审美与育人功能
漆画艺术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审美融合的典范,其独特的魅力跨越了千年的时光,且依然散发着不朽的光彩。其集聚了漆器工艺的精湛艺术与绘画的艺术表达,利用一种源自古老森林中的神奇树脂,经过多道工序,在木、金属、布等用具的基地上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色彩和纹理,致力于展现出令人叹为观止的视觉效果,让人觉得每一幅作品仿佛都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使人在欣赏中领悟作品的情感表达、生活态度以及哲学思想,从而潜移默化地提升观者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有效滋养人们细腻的心灵,增强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一、漆画艺术在审美与育人方面的作用分析
在研究中发现,漆画艺术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形式,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还在审美教育与人格培育等方面展现了独特的功能与价值。其中,从审美角度来看,当作者利用生漆的独特材质,丰富色彩层次以及细腻表现手法来营造一种超越现实的美妙意境时,经常会令人陶醉其中,无法自拔,比如漆画中的山水、花鸟、人物,以简洁笔触所勾勒出的深远意境,就能让观者体会“意在笔先,境由心造”,正如宋代沈绍安所言,“漆之为用也,无他,取其实用与美观相宜”。所以,在现实中,当我们欣赏漆画时,总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在这个“特殊的世界里”我们的心灵会得到滋养与升华,审美感知力也不断丰富。另外,漆画的工艺之美也不容忽视,从设计到推光,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匠人的智慧与心血,而这种对工艺的极致追求,既展现了物质文明的进步,又体现了“匠心独运”的艺术美感,能有效激发人们对手工艺价值的认同与尊重。
不仅如此,漆画艺术对人品德修养的塑造也不可小觑。因为漆画强调“以形写神”,可以说作者的思想感情与内在修养都融入了每一笔、每一划中,能让观者在欣赏中反思自我,提升道德境界,正如《论语》中提到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漆画艺术就是这样一种“乐教”载体,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人的品德,增强观者的情感体验,从而有效提升他们的同理心与审美情趣。再者,在学习漆画的过程中,学生也需要不断地观察、思考与实践,并接触大量的传统文化知识,包括历史、文学、哲学等,这不仅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还能增强其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同时,使其还能在创作实践中锻炼耐心、专注力和创造力,而这些都是个人成长和人格完善不可或缺的品质。
二、发挥漆画艺术审美与育人功能的策略
(一)利用意境传达,引起观者情感共鸣
漆画艺术作为一门集聚丰富色彩、独特技法以及深邃文化底蕴的艺术形式,能为人们铺设一条通往美的殿堂之路。在漆画的世界里,可以说每一笔、每一画,都蕴含着艺术家的情感与思想,所以,其不仅是一种视觉艺术,更是情感的载体,能让人在欣赏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美的存在,体会到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深刻意义,从而潜移默化地对观者施加影响,提高他们的审美感知能力。
例如,漆画作品《於我归处》,从画面来看,其用丰富的色彩层次营造出了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氛围。深沉的色调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沉淀,明亮的部分则如同希望之光,给人以温暖的感受。所以,其所表达的意境,是对心灵归宿的追寻,象征着人们在喧嚣世界中对宁静、安稳之地的渴望。因为,这个主题具有普遍性,每个人需要在生命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归处。所以,观者在欣赏作品时,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情感和经历代入其中。并仔细感受作者描绘的细腻画面和运用精湛技法,在这个过程中,观者会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脚步,反思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并在漆画艺术中找到心灵的慰藉和美的享受。
(二)利用道德寓意,诱导观者反思
因为有些漆画作品会运用寓言、象征等手法,巧妙地将道德寓言、社会责任等主题融入漆画作品中。所以,其能对观者的道德素养施以深刻影响。比如,在观看“自然主题”的作品时,我们就能感受到作者所倡导的和谐共生,或者在欣赏“历史题材”的漆画时,也能深刻感受到其所传递的家国漆画。这些都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观者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判断,引导人们在美的享受中不断思考人生的意义,理解社会责任,从而达到“以美育人”的目的。
例如,朱莉燕的漆画《黑米去哪儿了》,就巧妙地将道德寓意与社会责任融入其中,展现出了独特的育人功能。首先,画面中,一只可爱的动物在一片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中寻找着黑米,其神情与姿态生动地展现出急切之情。周围的环境细节丰富,色彩搭配协调,给人一种神秘而又充满生活趣味的感觉,能把观者带入一个充满故事的童话世界,让人感受到动物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因为人们对寻找的好奇与期待是共通的,所以,这个作品很容易让人回忆起自己寻找某物时的心情,进而体会到作品中蕴含的坚持和责任,让观者自觉反思自己在生活中是否也能如此坚守对事物的追求和责任,进而引发道德上的认同与思考,达到以美育人、提升道德素养的效果。
(三)打造融合艺术与德育的课程体系,提升学生道德品质
充分利用漆画艺术的德育功能,构建出一套即注重技艺传授又强调道德教育的课程体系。比如,通过开设漆画创作课程、举办主题展览、开展艺术讲座等,不仅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思维,还能通过作品创作过程中的道德思考与团队合作,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造力和合作精神,为其提供全面发展的可能,使其在追求艺术的同时深刻理解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例如,学校可以要求学生以“美丽家园”为主题进行漆画创作,首先给其详细讲解漆画的历史、材料特性和基本技法,让其通过实践掌握漆画的制作流程,如打底、髹漆、描绘、镶嵌。然后引导其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对家乡的热爱以及保护环境的责任,之后分组合作,共同探讨画面构思、色彩搭配和细节处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在追求艺术的同时,深刻理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文明等理念,进而为其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漆画艺术说在德育视角下,展现出了独特的审美与育人功能,其能以细腻的画面和深刻的意境引发学生共鸣,提高观者的情感感知,通过融入道德寓意与社会责任,影响观者的道德观念。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建构一套艺术与德育融合的课程体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漆画艺术在审美育人的道路上有更广阔的前景,为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造力和审美素养的新时代人才奠定基础。
文章来源: 《重庆科技报》 https://www.zzqklm.com/w/qt/35273.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