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编创中音乐编舞技法的运用——以原创作品《自述》为例
音乐编舞是指根据音乐的选择和应用,结合舞蹈动作的设计和编排,使得舞蹈与音乐完美地结合起来,用身体语言突出展现音乐的情绪。这其中音乐的选择是首要的,舞蹈的风格、形象、节奏都需要匹配契合音乐的风格、形象、节奏,并据此进一步设计舞蹈作品的主题动作,进行舞蹈创意及动作编排,使其动作情感与音乐情绪相吻合,舞蹈动作、舞句、舞段与乐句、乐段相对应。对于舞蹈编创者来说,如何正确合理地运用这一技法是极其重要的,本文对音乐编舞技法进行了全面的概述和总结,并结合笔者在原创作品《自述》的实践运用,将音乐编舞技法在舞蹈编创中的运用过程及思路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进一步探讨舞蹈编创中多种技法的运用技巧及作用。
1.音乐编舞概述
1.1音乐编舞的概念
“音乐编舞”也称“交响编舞”,舞蹈编导艺术家王玫在其专著中对“音乐编舞”进行了系统的解释:“就是先以音乐而开始群舞编创。其音乐的“先在”,就是群舞编创需要先行遵守音乐结构和色彩,并借音乐的结构和色彩为工具而完成舞蹈编创。”“音乐编舞”的核心在于舞蹈的动作编创和设计都是基于音乐的形象来编创的:编舞者借鉴音乐编创的逻辑思维,根据不同的结构、节奏、旋律、音色、声部,巧妙运用舞段动作、演员条件、舞美设计来刻画出符合其音乐的“视觉形象”。这也就要求编舞者既要对音乐的形态结构进行学习与分析,还要对音乐家的创作目的、情感,以及时代赋予音乐的内涵的深入理解。
1.2音乐编舞的特征
音乐曲式结构与舞蹈形式结构高度统一是音乐编舞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在音乐编舞中,音乐与舞蹈总是和谐统一、相辅相成的,乐汇、乐节、乐句和乐段构成音乐旋律结构,造型、动作、舞句、舞段构成舞蹈形式结构。舞蹈编创要根据音乐发展的基本结构,灵活运用不同的舞蹈编创技法和表现手段,使编舞作品与音乐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为舞蹈创作提供新的灵感,打开编舞者的创作思维。
由于音乐编舞是先有音乐,再根据音乐的存在进行舞蹈编创,所以其前在的结构和情感色彩也就显得尤为重要,音乐既为舞蹈编创提供了动机,也限制了舞蹈编创的灵活性。所以,音乐编舞的另一特点在于,虽然可以通过音乐得到舞蹈的段落结构和情感色彩,但是舞蹈编创的思路亦会被音乐的结构和色彩所局限。在具体实践中,编舞者要借助音乐的结构和色彩来发挥舞蹈自己的主张,突破局限展现自己的个性。
1.3音乐编舞的意义
音乐编舞技法为编舞者提供了一种系统化的创作框架。通过分析音乐的曲式结构和节奏,编舞者能够设计出相匹配的舞蹈动作,不仅增强了作品的整体协调性,还使得舞蹈的表现力更加丰富。在与音乐形式的对话中,编舞者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通过对音乐的深入理解,激发出新的创作灵感。这种互动关系促进了创意的生成,使得编舞作品在风格和内容上都更加多样化,进而推动了编舞技术的发展。音乐编舞技法能够有效丰富舞蹈作品的主题内容。通过精确的动作编排和情感表达,编舞者能够塑造出更为鲜活和具体的人物形象,使观众在欣赏舞蹈的同时感受到角色的内心世界。这种深度的情感连接使得作品在思想表达上更具感染力,从而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2.音乐编舞法在舞蹈编创作品《自述》中的实践过程分析
舞蹈编创的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感受音乐,对音乐进行深刻的结构分析与情感解析,并对所选的音乐进行初步的感受和即兴;其次,对舞蹈作品进行构思,遵循音乐曲式结构的发展确定舞蹈形式的结构;最后,根据音乐编舞的原则进行编舞,围绕音乐情感需要选用技巧等各种手法进行舞蹈编创。下面以笔者的原创作品群舞《自述》为例,探讨舞蹈编创中音乐编舞技法的运用技巧及效果。
2.1感受音乐,进行即兴舞蹈创作
首先,感受音乐传达的情绪是编创舞蹈的关键起点。音乐情感的基调直接决定了舞蹈的情绪走向和表现形式。笔者在原创舞蹈作品《自述》中,选用了柴科夫斯基《悲怆交响曲》的第四乐章作为主题音乐,它的情感表达细腻而复杂,其悲剧性主题表现的淋漓尽致。基于这部作品的情感基调,将“悲”作为舞蹈情感表达的核心主题,并根据音乐不同段落所侧重的情感环境来设计舞蹈情绪及主题动作,使舞蹈能充分表达音乐中深刻的情绪层次。
其次,编创过程中还要关注音乐中不同乐器的音色,通过音色质感与舞蹈动作相结合,以增强音乐和舞蹈之间的情感共鸣。大管和低音提琴的低音配器带来沉稳、缓慢、向下的感觉,因此在舞蹈编创过程中,笔者编创了大量的中、低空间,流畅且缓慢的舞蹈动作。圆号吹奏的八度音程使用了切分节奏的手法,所以在这一部分,笔者选择使用了缓慢、不断重复的舞蹈动作,时而缓慢,时而叹息,展现出了恐怖沉重的步调。通过这些细致的动作设计,力求在舞蹈中准确呈现音乐的质感与情绪,使舞蹈和音乐达到完美的统一。
最后,进行即兴舞蹈创作。在舞蹈编创技法中,音乐即兴是指舞者在没有事先设计好的动作编排下,根据播放的音乐,自由创作舞蹈动作的一种方式。音乐即兴在音乐编舞创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一方面,即兴强调自由和创造性,使得舞蹈不局限于传统和程式化的动作,而是在每次演绎中都有新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在舞蹈创作初期,即兴是积累创作素材的核心工具,即兴的过程就像是在试验各种可能的动作、情绪和表现手段,从中提炼出最契合的元素,找到最合适的肢体表达,形成舞蹈编创的基础。
在作品《自述》创作初期阶段,使用音乐即兴的方式为舞蹈动作编创积累了大量优秀素材。在即兴过程中,舞者们根据音乐的情绪波动自由发挥,尽情探索各种可能的肢体表现形式。例如,在音乐低沉的段落中,舞者们通过大幅度的身体弯曲和深蹲动作来表现情感的沉重;而在音乐逐渐上扬的部分,舞者们则选择延展手臂和向上跳跃,仿佛在挣扎中寻求光明。
2.2确定主题,构思舞蹈作品
在舞蹈编创中,结合舞蹈编创技法,需要先设定一个主题动作,再将其设计发展到主题舞句。通过不断地尝试改变动作的时间、空间、力度,发展出合适的舞段,最后通过舞蹈结构的安排和故事情节的发展将舞段有组织、有顺序地连接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舞蹈作品。其中,舞段是舞蹈作品表达中心思想的核心,决定着对舞蹈作品的审美价值、艺术价值和舞蹈的感染力。在运用音乐编舞方法实践中,舞段编创除了要正确地理解和分析音乐的基础外,还要重视舞段与舞段、动作与动作之间的流畅度,处理好乐句、乐段与舞句、舞段的合作关系。舞段编创不仅需要有丰富的舞蹈语言,而且还要求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连接要流畅。由基础的动机到动作、舞句、舞段,开创思维进行时间、空间、力量变化的多种尝试,对比发展出有思想的、丰富饱满且衔接流畅的舞段,同时还要注意舞蹈主题内容明确,把握好作品的思想情感。
2.3围绕音乐情感需要,用音乐编舞技法进行舞蹈编舞创作
在编舞创作中,作品群舞《自述》的动作语言传达,同时对应了主题音乐的表达情绪——在黑暗痛苦的主基调“悲”中同时又穿插了热烈、渴望、幻想的情绪。笔者将这部舞蹈作品结构分为:叹息、入梦、对话、葬礼四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根据音乐的感受都有其指定的意图和色彩。
第一段“叹息”。开场群舞在“爬起、跌落”基本动作的基础上,使用不同的节奏、力度配合音乐旋律,像是艰难的爬行和哀伤的叹息。独舞则在中度空间出现,与群舞动作对应,多以脊椎和上肢的灵活运动表现出绝望、叹息的感觉。在这里群舞象征着主角的“记忆碎片”,在他经过这些记忆时与之产生拉扯、托举动作,形成群舞+三人舞并存。随着音乐旋律越发地向下发展,情绪也逐渐地低沉下去,动作变得更加沉重而缓慢,最终掉到地上,回忆展开,进入梦境。
第二段“入梦”。主角进入美好的梦境,这时气氛变得轻松起来,群舞配合着弦乐和管乐交织的声部旋律进行一连串的舞蹈动作,根据不同的声部从自己的动机基础上进行交织发展,独舞则用带有奔跑、跳跃的动作与群舞相呼应。随着旋律不断上推,像是高昂的进行曲,群舞与独舞配合着流动穿插进行一段齐舞,与第一段不同,这里的动作是舒展奔放、充满力量性的,由大开大合的跳跃、旋转,类似“探”、“冲”等动作构成。以舞动和跳跃的肢体造型,运用卡农、反差对位的手法,让人有一种强大扩张的力量。同时在视觉构图上也运用大量横线和方形的队形变换,给观众以宏大、辉煌的视觉冲击。
第三段“对话”。梦境终究是虚幻的,当场面来到最热烈的时刻,音乐却急速坠落,所有管乐弦乐和舞蹈都戛然而止,主角同时从高度托举直接坠落,掉回现实世界。群舞穿插成两斜排,形成一条“路”。低沉大管的叹息再次渐入,这时群舞全部静默,只有主角以最慢的速度从地上爬起来,他经过每一个属于他的“回忆碎片”,与其对话,而群舞在主角路过后便逐渐回归地面,就像是曾经的回忆都一个接一个消散。如同不可避免的现实与命运已经沉重地压迫下来,无法逃脱。
第四段“葬礼”。动作复现了第一段“叹息”的一些动作和舞句素材,并以不同的连接顺序、空间方位、动作结构形成新的舞段,以达到首尾呼应的效果,但是总体的情绪基调是基本一致的。此时的舞蹈形象已经不再是主角内心世界的描写,只是对现实命运的写意。最终,舞者在低音提琴逐渐消散的声音中缓慢下场,舞蹈结束。
3.作品《自述》编创过程中音乐编舞多种技法的运用及作用
3.1“卡农”技法的运用
“卡农”一词原本是来自交响乐的一种谱曲技法,依次重叠模仿演奏可以带来类似“回音”的效果,从而营造出复杂而和谐的交替美。在具体舞蹈动作编创中,使舞者在同一空间、不同时间跳同一段动作,起始时间与结束时间相错落,给人一种“重影”的错觉,营造出此起彼伏,延绵不绝的视觉效果。在舞蹈《自述》中,笔者运用了基础卡农的技法,在音乐进入一个强烈的节奏段落时,第一位舞者开始进行有力的跳跃动作,随后其他舞者逐次加入,以微小的时间延迟重复相同的动作,通过时间差的设置和空间的调度,每个舞者在同一旋律下会呈现出不同的节奏与层次感,使得舞台上仿佛波浪般层层叠起,给观众带来一种情感逐渐累积并最终爆发的强烈视觉冲击。作品采用卡农这种独特的编创手法,不仅美化了舞蹈的外在形式,还加强了音乐与舞蹈的融合性。它的层次感和节奏感,使得作品在视觉和听觉上更具吸引力,推动了舞蹈内容的故事情节向高潮发展。
除了这样的基础卡农外,在作品《自述》编创中还使用了变格卡农和倒影卡农。变格卡农具体是后者在模仿前者舞蹈动作的基础上,对音乐节奏的时间值进行变形。若节奏型的时间值被扩大,则称为增时卡农;反之,缩短则称为减时卡农。例如,当第一部分作为主旋律,舞蹈动作为4拍一个动作,而第二部分改变时值,舞蹈动作就成为2拍或1拍一个动作,舞蹈动作的行进发展线路均不改变。倒影卡农则是指舞蹈动作和旋律发展一致,在不改变节奏型时间差的前提下,以反方向模仿前者动作,动作空间也发生反向对位,这样被称为反行舞段,变成原来舞段的倒影。这两种变格形式能够为舞蹈作品增添不同的情感色彩和表现力度,使整体效果更加丰富多样。
3.2多种舞蹈动作的组合运用
笔者在使用卡农技法时,融合了多种舞蹈动作的组合,主要分为平行、反向和斜向三种对比形式。反向对比效果鲜明,而平行对比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动作之间的对比性。前后动作的连接需要根据不同的节奏形态进行调整。通常,较长的节奏型会延长动作的持续时间,给人一种拖沓的印象;而略短的节奏型则可能导致舞蹈动作显得支离破碎。将这两种节奏型结合在舞蹈作品中,可以产生显著的对比效果。笔者将群舞基于横线和聚堆的队形分为三部分,让他们按照各自的路线在舞台上流动,其中第一部分遵循音乐的主旋律,呈现一套舞蹈动作,第二部分间隔四拍做与第一部分相同的舞蹈动作,但是空间层次有所不同,而第三部分作为烘托与第二部分节奏错开,在对舞蹈动作模仿的基础上不会改变的太繁琐,以免导致舞蹈画面呈现混乱现象。当节奏速度越来越快时,“重影”的效果就越明显,给人一种眼花缭乱的视觉冲击,更加符合“梦境”的虚幻与凸显残酷现实的对比。
3.3反差对位的手法运用
对位法是在音乐创作中使两条或者多条相互独立的旋律同时发声并且彼此融洽的技术。在舞蹈编创中借鉴这种手法,即根据一定的规则,将不同的动作同时结合,从而使各个动作在横向上保持各自本身的独立与相互间的对比和联系,在纵向上又能构成和谐的效果,将单调的重复转换成多层次的丰富的主题。在作品《自述》中,使用了反差对位的手法,在明显的差异和对比中却又构成和谐统一,可以突出主题、强调情感,增强视觉效果,甚至传递出深层次的思考和意义,更加生动、有力地表达舞蹈作品的主题,引发观者的共鸣和思考。
3.4注重舞蹈表达中情感转换的处理
情感的转换是舞蹈表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作品《自述》中,为了使情感的表达更加流畅和自然,笔者特别注重不同情感之间的转换处理。情感的转换不仅仅体现在音乐的变化中,更需要通过舞者的肢体语言、动作节奏的变化以及群体动作的配合来呈现。在作品编创过程中,笔者将情感的转换作为一个渐进的过程来处理,通过逐步递进的动作和情绪来实现不同情感之间的过渡。在音乐情绪由沉重向明朗变化的过程中,舞者通过动作的逐步展开来实现情感的转换。例如,在作品的展开部分,音乐开始从低沉逐渐转向明亮,舞者的动作也随之逐步从地面上的低姿态慢慢向高姿态延展,手臂的动作由弯曲变得更加舒展,表现出情感从压抑到释放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舞者的动作没有突兀的转变,而是通过连续的、渐进的动作,使情感的变化显得更加自然和连贯。
4.结语
音乐编舞的舞蹈编创方法,是在音乐听觉艺术与舞蹈视觉艺术中建立一种和谐统一的关系,使音乐结构、风格、情感与舞蹈作品达成相辅相成、完美融合。如今,音乐编舞这种借鉴音乐,结合舞蹈特有编创技法的编创方式,已经成为舞蹈编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编舞技术的发展,拓展了编舞者的编创思维,诞生了众多优秀的经典佳作。它不仅是对舞蹈艺术的一种创新推动,更是对文化传承的一种积极贡献。通过将传统音乐与现代舞蹈结合,编舞者能够探索新的表达方式,为经典作品注入新的生命,同时向观众传递更丰富的文化内涵。整体而言,音乐编舞法在推动舞蹈艺术发展的同时,也增强了其在社会文化中的影响力和价值。
文章来源: 《尚舞》 https://www.zzqklm.com/w/wy/26862.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