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艺术论文 > 正文

现代社会平阳木版年画的现状与发展

作者:冯丽丽 崔建来源:《新美域》日期:2025-05-14人气:17

一、平阳木版年画的概述

平阳木版年画起源于平阳(今临汾),由古代年画发展演变而来,集绘画、雕刻与印刷于一体,是山西省的传统民俗工艺,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流传深广。

平阳木版年画历史渊源十分深厚。就交通而言,山西平阳位于黄河东侧,自古有“南通秦蜀,北达幽并,东临雷霍,西控汾河之说,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四通八达,交通便利。就板材而言,平阳出产的木材质地细密,刚好可以用于木版年画的雕版使用。而且,平阳产出的“平阳麻纸”名满天下,是雕印的完美材料。无论是史料记载还是考古发掘结果,都证明了“尧都平阳”,早在四千多年之前,这里就出现了先民的身影。因此,平阳以丰厚的历史滋养了木版年画,使其得以把历史人物、神话故事等融入其中,广为流传。

迄今为止,平阳雕刻是我国历史上已经发现的年代较早的木版年画。平阳厚重的历史土壤使得其萌发了无数的历史传说,而这些历史传说故事也为平阳木版年画输送了源源不断的题材,丰富了平阳木版年画的内容,使得平阳木版年画在中国年画史上,特别是木版年画史上具有鲜明的特点。

二、平阳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色

平阳木版年画作为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以其独具一格的造型、大胆鲜艳的颜色、鲜为人知的技法和真情实感的人文情怀,在我国民间艺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形成了多种艺术特征。

在造型上,平阳木版年画受到粗犷豪放的黄河文化和当地戏曲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三晋独特的艺术风格。黄河粗犷的文化孕育了豪放不羁的人物性格,再加上戏曲程式化动态和脸谱人物的刻板化,使得每一幅艺术造型都带着工、雅、趣的魅力;人物动态夸张至极,造型比例失调,充满了艺术的理趣。其造型十分讲究,不求形似而注重神韵,在“门神画”中表现得尤为典型 

在用色上,平阳木版年画结合了当地人的生活习惯。平阳地区的人民都喜欢蒲剧,戏曲中的布景、服饰、脸谱等所用的颜色都比较素净,通常只有红、黄、蓝、绿、紫四种颜色,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一个传统民族的审美观点。

在技法上,以白描手法配合双钩铁线组合形体,加以雕琢,使刀之味、木之、线之健刚劲统一,使人物造型与表现手法统一,用于真正传情达意的绘画语言,构成一种别具神韵的意象。同时注重人物传神、象征寓意的手法,力求使画面完整、造型夸张、形象生动、主题突出,将人物的行体和性格展现的淋漓尽致

在色彩上,平壤新春年画在用色上既借鉴了民间风俗,也采用了年画木版水印套色的特点。平壤人很喜欢“跑大戏”。朝鲜戏曲的布景、戏服和脸谱色彩较为单纯,一般只用红、黄、蓝、绿、紫等几种颜色,表现出一种传统的民间审美心理。

在情感上,平阳木版年画寄托了百姓的殷切期将百姓广众的良好盼和愿望得以展示。古时民间有多子多福的说法画中就有《麒麟送子》;民间期望能金榜题名画中就有《连中三元》;民间希望健康长寿画中就有《八仙庆寿》,还有《五谷丰登》《福禄寿》《三星图》等。总之木版民间百姓的美好夙愿表达得淋漓尽致

平阳木版年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朴实载体,代表民众最朴实的生活态度,寄寓人们美好的生活愿望,是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历史进程中发挥着宣传思想、教化人民的作用。

独具特色的平阳木版年画是晋南人民聪明才智的艺术结晶,是广大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平阳木版年画是华夏文化中一颗闪耀的明珠。

三、平阳木版年画发展现状与困境

曾几何时,每逢节日期间,大街小巷上都会充斥着年画的叫卖声,提醒人们收拾房屋,购置物件,再买来那崭新鲜艳的年画贴在家里,为节日增添一些别样的色彩,这是中国人特有的风俗习惯。

然而,随着传统习俗的改变社会现代变革,平阳木版年画已经难以适应当今文化主流,出现了濒危局面。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各种新潮产品不断涌现,平阳木版年画从家家户户过年必备品变成只能满足研究者需求的收藏品,逐渐消失在了居民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传统民俗艺术的一抹余晖。

(一)现代工业冲击

随着农耕文明逐渐退居幕后,工业文明开始快速发展,机器大量普及,传统工艺的制作不可避免地受到机器生产的冲击。像平阳木板年画这样,在过去是用手工刻在木板上,现在大多被机械胶印取代的手工艺也难以避免地受到干扰。工人们开始远离手工作坊,使用机器进行流水生产,手工作坊由昔日的繁华变为如今的荒芜,手工木版年画逐渐失去了存活市场。

(二)创新意识不足

平阳木版年画的封闭性和保守性也意味着它很难突破旧的土壤,跟着现代社会的脚步与时俱进,焕发新的活力。一方面,从题材内容上看,平阳木版年画的传统题材多为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戏曲人物、民间风俗等,这些题材经过长期的传承和发展,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和套路,难以满足现代观众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审美需求;另一方面,从与现代生活的关系来看,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使得传统的平阳木版年画题材与现代生活的联系不够紧密,缺乏对当代社会热点、流行文化、科技创新等元素的关注和融入,难以引起年轻一代的共鸣。

(三)社会意识薄弱

近年来,我国开始注重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致力于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但仍然未形成一种全民建设的良性互动。在信息快速传播的现代社会,平阳木版年画的宣传力度远远不够。除了专业的文化研究领域和当地的一些文化活动外,很少能在主流媒体或大众视野中看到关于它的宣传报道。很多外地人甚至从未听说过这一艺术形式,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的社会参与度。除了政府补贴之外,平阳木版年画现有市场销量小,产量锐减,年画作坊无法继续维持经营,年画传承也无法持续发展。

(四)传承主体流失

一方面,目前木版年画艺术家大多年逾古稀,能力随够但精力不足,很难继续坚持下去,而现代年轻人不愿从事此行业,就连年画手艺人的子女都很少子承父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进入大格局高层次的城市谋求发展,人才的流动导致平阳木版年画陷入后继无人的窘境,许多技艺面临失传风险。

另一方面,平阳木版年画人才的培养缺乏完善的教育体系和培训机制。目前,平阳木版年画的传承主要依靠师徒传承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能够保证技艺的传承,但存在着培养周期长、培养范围窄等问题。在学校教育中,平阳木版年画的相关课程和专业设置较少,难以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市场意识的专业人才。

(五)艺术形式单一

在现代艺术多元化的背景下,平阳木版年画的艺术表现形式相对单一,缺乏与其他艺术形式的交流和融合,难以吸引观众的眼球。例如,在色彩运用上,传统的平阳木版年画以鲜艳、浓烈的色彩为主,缺乏对现代色彩理论和色彩搭配的应用,使得画面的色彩效果不够丰富和细腻。

以上各种因素加速着平阳传统木版年画“消失危机”,如今急需找到新的方式来保护和传承这项非遗手工工艺,为平阳木版年画铺垫新的土壤。

四、平阳木版年画的发展对策

平阳木版年画作为珍贵的民间艺术瑰宝,在现代社会的发展浪潮中面临着诸多挑战。然而,只要我们积极探索、勇于创新,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发展对策,就能够让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平阳木版年画发展到今天,仍然离不开手艺师傅的精心制作,而不只是单单机器胶印。国家应该发挥政府力量,加大对手工年画保护力度。经济上,提供专项扶持资金,确保平阳木版年画拥有稳定的经济支持,包括对老艺人的补贴、对年画制作技艺传承的资助、对相关研究项目的支持;机构上,成立专门机构进行对木版年画的保护与传承。如建立有政府资金政策支持的民俗艺术作坊,由政府保障师傅的基本生活,让手艺师傅可以在这里安心创作,也可以向社会开放,感兴趣的人可以来作坊参观学习;传承上,对平阳木版年画的历史资料、技艺传承、作品等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记录,建立详细的保护档案,为年画的保护、研究、传承提供依据;文化上,还可以同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开展年画振兴等系列活动,借助官方媒体来调动群众对了解平阳木版年画的积极性,进一步推动年画以全新的姿态融入现代生活,丰富人民娱乐方式。

平阳木版年画行至此处,创新已是必然,重点在于如何创新。可以尝试将现代科技元素融入木版年画中,开发出具有现代审美价值的新作品。可以运用现代数字技术,将传统年画元素与现代设计手法相结合。例如借助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开发平阳木版年画的虚拟展览和互动体验项目。人们可以通过手机、VR 设备等,仿佛置身于年画创作的场景中,了解从刻板到印刷的全过程;还能亲手“绘制”简单的年画图案,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这样的互动体验能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打破地域和时间限制,让平阳木版年画的文化传播得更广。此外,还可以将木版年画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如与陶瓷、刺绣等结合,还可以和当今流行的动漫风格、抽象艺术等结合,创新出新颖独特的视觉效果,为平阳木版年画带来新的艺术表现力和生命力。

平阳木版年画市场销量缩小,最大的原因在于年画样式无法紧跟现代潮流,且大部分服务于游客,知名度较低。从北京故宫博物院流行的中国风“荷包口红”“国风雪糕”,到大英博物馆推出的新文创“木乃伊棺椁造型铅笔盒”,都能看出现代旅游文创产品开始积极跨界合作,以提高知名度,扩大经济效益。平阳木版年画也可以与当地土特产包装结合,创新产品形象,呈现出多感官高品质产品设计,让其深入人心。立足于此,平阳木版年画传承与创新可以将题材类型与现代旅游业产品相结合,借助旅游文创这一新型载体,推广当地特色民俗文化和年画文化,进而促进平阳木版年画的活态传承

保护平阳木版年画,不仅要在市场、创新方面提升,还要注重艺术传承,加大力度培养新一代的木版年画制作人才。我们要加强传统的师徒传承模式,鼓励老艺人收徒传艺,培养新一代的平阳木版年画传承人。可以通过与高校、艺术院校合作,将平阳木版年画纳入当地学校的美术教育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对这一传统艺术的兴趣和认知,接着设置相关专业课程或研究方向,培养专业人才,为其传承和发展提供学术支持和理论研究。同时,可以举办木版年画技艺比赛、展览等活动,提高社会对木版年画的认识和关注。通过这些方式让更多的青年人了解并掌握这一传统技艺,为平阳木版年画的发展注入青春活力。

随着社会发展多元化,平阳木版年画的艺术形式也应该丰富起来。可以将平阳木版年画的传统图案与现代的色彩搭配、构图方式相结合,创造出更具时尚感和现代气息的作品。例如,借鉴现代插画的风格,用明快的色彩和简洁的线条重新演绎木版年画中的经典形象,使其更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或者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年画纸张形式,可以将木版年画的图案应用到家居装饰、服装设计、文创产品等领域。比如,制作木版年画图案的抱枕、手机壳、笔记本等,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接触到木版年画,增加其艺术形式的多样性。

当今社会,互联网发展迅速,平阳木版年画应该合理利用社交媒体平台来扩大知名度。例如可以与文化类、手工类网红博主合作,邀请他们参观平阳木版年画的制作工坊,体验制作过程,并通过他们的账号分享体验心得。网红博主可以根据自身风格对木版年画进行创意改编展示,如制作年画元素的妆容、穿搭等,扩大年画在不同受众群体中的知名度。或者可以通过直播的方式来宣传,例如邀请木版年画艺人在直播间进行制作过程展示,讲解每一个步骤的技巧和文化内涵。也可以邀请文化专家、学者进行平阳木版年画的文化讲座直播,讲述其历史发展、艺术特色等知识。在直播过程中插入产品推荐和购买链接,方便观众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购买相关产品。通过直播抽奖等方式,提高观众的留存率和参与度。

五、结语

“文运同国运相连,文脉同国脉相连”,保护与传承山西平阳木版年画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保护、传承、发展平阳木版年画,就是为了把中华民族的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为中华儿女源源不断地提供精神滋养。平阳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发展必须挖掘其时代价值,让年画文化活起来从而受到更多人的喜爱。

平阳木版年画,这一承载着千年历史文化的艺术瑰宝,在时代的浪潮中历经起伏。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它的未来必将如同那璀璨的星辰,在艺术的天空中熠熠生辉。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平阳木版年画不仅会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亮丽名片,更会为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做出重要的贡献,让这古老的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文章来源:  《新美域》  https://www.zzqklm.com/w/qk/29468.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