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传播的发展与方向
近年来,我国电视新闻传播取得了快速发展,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壮大,电视新闻传播的方式方法虽然发生了一定变化,电视也面临着数字电视、网络电视、IPIV等视频媒体技术带来的巨大挑战,但总体而言,电视新闻传播目前仍一直是新闻信息传播的主流,为了更好的满足新媒体时代受众的信息需求,电视新闻需要拓宽传播渠道,开发利用新的传播平台,丰富电视新闻节目的内容与形式。鉴于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传播方式、发展方向等问题研究的迫切性与必要性,笔者作为一名省级广播电视台的新闻工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一、 新媒体环境对电视新闻传播的影响
在新媒体时代,以市场环境、资源环境、技术环境及政策环境为主的大众传播机构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媒介生态环境发生变化,电视新闻传播受到社会特定的政策法规、政治制度、文化体制等影响,不可能随心所欲的传播信息。
1、 要求电视新闻传播的时效性更强
新媒体层出不穷,传统媒体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各大媒体都想寻求发展壮大的机遇,非常重视新闻节目的内容质量,纷纷投入更多人力、财力进行独家新闻的采访和发布,从而确保电视新闻节目的时效性,提高市场竞争力。在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中,电视台往往通过录播、重播的形式让受众了解新近发生的国内外重大事件,这种形式往往影响了新闻的时效性,然而在新媒体环境下,新媒体平台信息发布速度更快,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多,因此,要求电视新闻节目的新闻时效性更强、传播更加及时,否则容易导致受众的流失,严重影响电视新闻节目的收视率。
2、 拓宽了电视新闻素材的获取渠道
新媒体一般主要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传播信息,由于互联网“无远弗届”的特性,世界各地的新闻事件都能尽收眼底,改变了过去信息传播受到地域、时空限制的局面,这对电视新闻工作者来说,获取电视新闻素材的渠道变得更宽广,让电视新闻节目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如今电视新闻节目不仅能充分利用先进的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QQ等自媒体平台,还可以开通论坛、受众热线与观众的交流互动,加强与网名的沟通,这些举措都很好的拓宽了电视新闻素材的获取渠道,便于电视新闻记者选择不同类型的新闻素材进行各种题材、体裁的新闻写作。
3、 增强了受众的主体地位
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不再被动的接收电视新闻节目,他们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电脑等新媒体平台随时随地自主选择收听喜欢的电视新闻节目,此外还可以通过微信朋友圈、QQ空间上传发布自己拍摄的新闻事件,参与新闻事件的传播,受众逐渐掌握一定的话语权,可以说在新媒体时代受众由以往完全被动的地位转变为更加主动地位。
4、 促进电视新闻传播技术的革新
技术是电视新闻传播方式创新的保障。新媒体时代带来更多的信息传播技术的革新,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加快电视新闻的采集、制作、传输、发布,通过新技术可以更好的处理声音、电视新闻画面,确保电视新闻节目的内容与形式的有效结合,同时提供新的直播手段,大大提高了电视新闻传播的效率。
二、 电视新闻传播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方向
在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的发展需要立足自身的优势,加强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整合资源,扬长避短,不断创新,准确把握发展前进的正确方向。
1、 创新创作手法,丰富报道形式
面对新媒体的巨大冲击,电视媒体要合理分析和具体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以及抓住新媒体前所未有的优势,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创新电视新闻节目的创作手法,丰富节目的报道形式,根据不同类型的新闻内容采用更加合适的报道体裁或报道形式,正确谋篇布局,实现信息的多层次、多样化、全方位有效传播,满足不同年龄、性格、文化底蕴的受众群体的内在信息需求,从而提高电视新闻传播的有效性。
2、 加强信息整合,深化报道内涵
新媒体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世界各地不同类型的新闻更迭频繁,而且新时代人们生活、工作节奏明显加快,受众日益倾向于“快餐式”、“娱乐化”信息消费,各大媒体追求眼球效应,“标题党”流行,以至于在互联网上出现大量内容质量不高甚至虚假的新闻报道,以讹传讹,对受众正常的信息接收习惯造成严重的干扰,产生了不好的社会影响。因此,电视媒体要通过自身优势加强信息资源的整合,体现出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做好新闻的“把关人”,选择有利于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新闻事件进场深度报道,并深化、扩大新闻报道的内涵和外延,坚持“内容为王”理念,同时利用数码相机、无人航拍等新技术,打造精品电视新闻节目,推动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
3、 电视新闻传播网络化,增强时效性
对于电视新闻而言,时效性是评价其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对电视新闻的时效性要求更高,电视新闻传播因此要充分利用网络传播的速度优势,增强新闻的时效性,尤其面对一些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时,电视新闻需要采用现场直播的形式,结合网络流行热点,与现场记者及时连线,或邀请相应嘉宾对新闻进行深度分析解读,帮助受众更多的了解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更好满足受众的好奇心,最后将电视新闻节目上传到网络平台,供受众随时随地点击观看,实现电视新闻的全天候传播。
4、 改变新闻角度,打造品牌栏目
新时代的电视新闻工作者要立足于受众的信息需求特点以及网络传播的特质,不断改变新闻采写的角度,采用合适的新闻叙事写作结构,突出重点信息,同时在电视新闻节目的配音、主持方面精益求精,力争打造品牌电视新闻节目,增强电视新闻传播的内在动力。
三、 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时代的蓬勃发展促使“信息消费”逐渐成为受众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电视新闻节目作为受众了解信息的最主要途径之一,在新媒体环境下要承担更大的责任,因此,广大电视新闻工作者需要与时俱进,抢抓机遇,积极创新电视新闻传播的方式和电视新闻的创作手法,充分认识到新媒体环境对电视新闻传播产生的影响,不断提升电视新闻节目的内容质量,尽快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大力塑造电视新闻节目的品牌影响力及知名度,促进电视新闻节目的持续良好发展。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