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其他论文 > 正文

浅析“硬核”题材外宣纪录片的叙事手法与传播策略——以《行进中的中国》第二季为例

作者:方哲来源:《声屏世界》日期:2023-12-04人气:449

新世纪以来,中国纪录片塑造国家形象的作用不断受到重视和加强,不少优秀纪录片如《春节》《手艺》《舌尖上的中国》等相继在国际主流媒体播出,社会反响热烈。其中,2012年度最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名声大噪,远扬海外,前后被发行到东南亚、欧美等27个国家和地区,首轮海外销售即达到35万美元,创造了近年来中国纪录片海外发行的最好成绩[1]。不过,经笔者观察,这些畅销海外的纪录片多集中在对美食、旅行、民俗等软性题材的制作和传输,有关中国改革、开放、发展、进步的具有时代脉动的“硬核”题材却相对较少。

那么,究竟什么是“硬核”,在外宣纪录片中它又是如何体现的?根据网络资料,所谓“硬核”,实际上是一种网络流行语,原形容说唱音乐有力量或游戏有难度,后引申指“面向核心受众,有一定难度和欣赏门槛的事物”,用来形容厉害、强悍、彪悍。从外宣纪录片角度,笔者认为,“硬核”更多是中国社会思潮以及经济、技术等发展进步的体现,它反映的是国家整体水平与实力。纪录片的“硬核”内容多集中在政治与国际关系、经济贸易、科技创新、社会问题、军事安全等关乎国家命脉的重大事项上,做好“硬核”纪录片的国际传播,对提高国家形象,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行进中的中国》可以说为“硬核”题材外宣纪录片的制作与传播作出了深入探索与尝试。在2021年推出的第一季节目中,该片就已聚焦中国的脱贫攻坚工程和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中国经济的快速复苏,第二季更是从制度、经济、科创、生态、民生五大“硬核”主题入手,抽丝剥茧讲好讲清中国在发展过程中,政府、人民、企业和社会各界如何应对各种难题和考验,让抽象的内容具体化、生动化,有效帮助海外观众更好的认识中国、理解中国。相比之下,《行进中的中国》第二季“硬核”题材覆盖面更广,且具有一定普适性,对其开展研究和分析有助于推动中国纪录片走向国际,向世界展现更好的中国。


叙事手法

“他者”视角,减少国际传播中的文化折扣。文化折扣作为一个传播术语,是1988年由霍斯金斯和米卢斯在《美国主导电视节目国际市场的原因》中首次提出的概念[2]。它主要是指在国际文化贸易中,文化产品如电视剧、电影会因为其内蕴的文化因素不被其他民族观众认同或理解而带来产品价值的降低[3]。对于外宣纪录片而言,文化折扣主要受到节目的创作观念、人物、镜头语言、叙述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都与“他者”叙事的范式相关。这里的“他者”实际上指代的是“第三人称”视角,因其所处背景、立场、价值观念与叙事主体不同,往往可以规避国际传播对象对传播者具有的“宣传”色彩而产生的前置性反感,使受众产生更多情感认同,从而减少国际传播产生的文化折扣。

在《行进中的中国》第二季中,“他者”主要包含两大主体:一是纪录片的主持兼串场,即来自英国的导演罗飞。他的特殊身份,使得他在行走中国的过程中,没有照本宣科,而是以导演的敏锐捕捉细节,观察现象,并以西方的眼光和思维看待中国的发展变化和突出问题。二是以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创始院长格雷厄姆·艾利森、中国问题专家、《中国30年》作者罗伯特·库恩等为代表的海外中国问题专家,他们更多是以专业的态度客观评价中国在制度、经济、科创、生态、民生等领域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这里,“他者”的优势一方面源自于他们的外籍身份,这也是扭转海外观众主观偏见的铭牌;另一方面在于他们与观众站在同一角度探寻中国发展密码,对中国问题作出客观评述,从而消减海外观众对抗心理,使他们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中国的政治理念、发展主张、发展方案、价值观念。

个体叙事,打破“硬核”题材刻板印象。通常情况下,“硬核”题材的外宣纪录片因其承载着政治立场、价值观、国家意志,以及对人类共同命运的思考,在跨文化传播时,不如民俗、文化等软性话题那样生动有趣,更没有美食、旅游等内容的轻松自然,因此在整体策划时,需要融入其他元素,才能打破宏大主题晦涩难懂的印象,使之不再枯燥乏味。而个体叙事是最好诠释“硬核”内容的一种手段。事实上,大多数纪录片的个体叙事都是通过人的影像来呈现。人的生活经历、生命体验和生存价值是最具魅力的部分,也是最能体现温度和情怀的内容。尤其在跨文化传播中,人的命运、情感、心态最能实现共通,也是最能够引起共鸣的内容,不能因为宏观框架、宏观趋势把微观个体的生动表达研磨掉。

《行进中的中国》第二季就是通过采访不同人物来了解中国的发展现状,用个体案例反映一个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面貌。比如在民生篇,纪录片以“城市美容师”在中国超大城市的居住生活故事,展现住房保障政策为流动人口带来的实惠;通过跟踪记录灵活就业者的日常工作,凸显中国政府对“零工经济”的支持,体现数字经济正逐渐成为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这些人都是千万个通过劳动和奋斗追求美好生活的中国人中的一员,最具有代表性。纪录片以个体故事反映宏大主题,这种叙事模式不仅让“硬核”题材变得生动,具有观赏性,也可以缩短观众与纪录片中人物、事物间的距离,促进不同文化形态的沟通与融合。

直面挑战,回应国际社会普遍关切。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部分西方媒体、投行等机构、专家学者大肆炮制和传播“中国威胁论”“中国奔溃论”等丑化、妖魔化中国国家形象的声音,以遏制中国崛起,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后,这种言论更是甚嚣尘上。我们要不断提升重大问题对外发声能力,面对海外一些别有用心的媒体和人士的挑唆,与其让他们来妖魔化中国,不如我们采取主动措施,直面国际社会关切的敏感问题,向世界呈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行进中的中国》第二季以一连串提问的方式,对中国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质疑,并且给出中国答案。特别是在经济篇中,纪录片打破避重就轻的呈现方式,在展现中国经济发展状态时,注重全面客观体现中国实情,毫不避讳回答中欧班列运营模式、三鹿毒奶粉事件等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阐明中国态度。在科创篇中,该片又解释了中国在面对“卡脖子”问题时,如何以科技创新谋求高水平自立自强,推动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转变。

提出问题、多方质疑、反复考证、继而解决问题,是西方研究体系中常见的论述方式,《行进中的中国》第二季通过不断地发问,用具体事例回应国际社会,让世界看到中国是如此地多元复杂,它的政策有时虽然有些不尽完善,却又是现实情况下较佳的选择。

客观呈现,避免“硬核”内容“炫富性”输出。近年来,中国纪录片在对外传播我国政治、经济、科创等“硬核”内容时,倾向于突出我国发展成就、凸显我国未来发展光明前景、呈现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确实,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仍然存在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中国也正在积极采取各种措施着力解决。在触及这些内容,特别是对外传播时,不能一味呈现好的一面,也要考虑到海外观众的接受程度,考虑到他们世界观、价值观的差异,用客观的表达呈现中国发展现实,让世界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

《行进中的中国》第二季在对鄱阳湖十年休渔案例的讲述就显得客观中性。众所周知,十年休渔会改善鄱阳湖水域生态环境和水生生物资源,但同时对民生也有挑战,比如渔民上岸后收入降低、生活水平下降等。面对这些问题,纪录片没有一边倒地列举政府发布的多项政策和给予的大力支持,而是客观展现了休渔一年后渔民们的生活现状。特别是主持罗飞提到的“让我们2031年再来看”,更通过客观的表述提高节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2021年,鄱阳湖施行全面禁渔,如果仅用一年时间就能让渔民生活完全改善,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觉得不太容易实现,但是十年后再来看生态、再来看渔民的生活,这样的观点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而不是传统的单向说好,做到这一点,才能更好的触达观众,令观众更加信服。


传播策略

打造品牌,拓展海外受众群体。“品牌是一种名称、名词、标记或设计,或者它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借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者群体销售者的产品或劳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或劳务区分开来。”[4]在商品市场,品牌能让产品有更高的辨识度,提升无形价值,并有很高的传播效应。譬如我们提到国际纪录片,首先就会想到美国探索频道(Discovery Channel)、国家地理频道(National Geography Channal)、英国广播公司(BBC)纪录片等平台,因为他们旗下都拥有世界一流的类型化纪录片产品,并在某一领域处在领先地位,在观众心中留下深刻印象,这就是品牌价值的体现。

2012年,央视纪录片频道《舌尖上的中国》成为我国纪录片走向品牌化道路的一次成功尝试,在其引领之下,《中华功夫》《春晚》等软性题材的作品也成功实现国际传播,使中国纪录片的社会与媒介生态得到迅速改善。而作为能够提升国际舆论场话语权构建的“硬核”纪录片,国际品牌的塑造更有现实意义。《行进中的中国》作为上海广播电视台国际传播方面的品牌IP,两季节目均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在海外传播。其中,第一季不仅荣获第13届芝加哥独立电影节最佳纪录片,还获得第43届美国泰利奖电视纪录片、电视新闻专题两项银奖,为品牌形象塑造打下良好基础。第二季纪录片在品牌延续性上持续发力,在原有风格基础上,创新思维,融入包括制度、经济、科创等在内的更多“硬核”内容,向世界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中国模式、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以满足固定群体的视听需求,并将中国声音传播给更多海外受众。打造品牌,构建良好国家形象,让观众对外宣品牌产生认同感和重视度,才能在宣传和推广上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借船出海”,提高国际传播效能。“借船出海”是国际传播的一种新模式,对外宣纪录片来说,“借船出海”往往是借助海外制作机构、主流媒体、社交平台等资源推动中国文化走向海外,并精准触达目标受众。其中,国际合拍是中国纪录片“借船出海”的常见范式,也是纪录片实现跨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截至目前,中国已与美国、日本、德国、新西兰等多国纪录片制作团队展开合作,推出包括《世界遗产漫步》《色彩中国》等在内的一系列优秀合拍作品,为世界打开了解中国的多扇窗口。其中,《行进中的中国》第二季是上海广播电视台与Discovery 携手打造的外宣纪录片,借助Discovery 国际平台,该片英文版内容在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周末黄金档播出,观众反响强烈。根据媒体数据显示,该片五集节目在海外的整体首播收视率和重播收视率分别超越节目播出前四周同时段平均数据的70.6%和103.75%。可以看出,“借船出海”不仅能够有效整合各合拍方的传播资源,让更多海外观众看到中国发展变化,还能增加节目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使他们对中国产生更浓厚兴趣,有助于国际合作与交流。

“借船出海”的另一种常见范式是利用新媒体平台,构建多元化、动态化营销体系。除了《行进中的中国》,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与国家地理共同打造的外宣纪录片《永远的行走:与中国相遇》也是利用海外社交媒体提高传播效能。徒步中国行走期间,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国家地理以及节目主人公萨洛佩科个人的14个海外社交媒体账号通过短视频、短图文和长文等形式,发出超800条推文,收获超40万互动,触达数亿海外用户。据媒体报道,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还在Facebook、YouTube、Instagram等头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开设了DouLife账号,着手搭建国际传播新媒体矩阵。这种借助海外头部社交平台开展国际传播效果的做法,能以较低的时间和运营成本进入国际纪录片市场,实现跨文化传播。中国纪录片在对外传播过程中要善于创造和抓住机遇,利用多种方式做好国际推广与宣传,为实现深层次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夯实基础。


结语

现阶段,全球政治、经济、科技、生态、民生等领域正在发生复杂且深刻的变化,各国观念碰撞激烈,利益交错纷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国家和平发展谋取更为稳定、友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变得至关重要。我们要充分利用外宣纪录片“硬核”题材紧跟时代、观点鲜明的特点,选好叙事角度,把握叙事技巧,以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形式,广泛宣介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扭转“西话主导、西强我弱”的态势,把中国的发展优势转化为国际话语优势,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同时,积极拓展对外传播渠道,强化媒体融合发展,实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本文来源:《声屏世界》https://www.zzqklm.com/w/xf/24481.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