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球技术课线上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研究
1.实验设计
1.1实验对象和流程
为了了解传统网球技术课教学模式和线上教学模式的差异,选择出更适合大学生网球课学习的教学方法,促使网球教学质量提升。本文从某高校选修网球课的学生中随机选取1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实验组和对照组各选取50名学生,进行为其18周的教学实验,其中实验组采取线上辅助教学模式,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模式,两组网球技术课教学课时、内容、场地及进度等相同。具体实验前,为了确保实验的真实可靠性,先对学生的身高、体重、网球技术水平等进行全面测试,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来收集网球课参与度、兴趣这两项指标的数据,以考试的方式获取学生实验前后网球各项技术成绩数据,对实验前后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1.2实验教学内容
按照本校网球课教学大纲要求,来确定实验组和对照组授课内容,主要选择的网球教学内容包括:底线正反手击球、上手发球这几部分,均由同一教师授课,具体授课内容、课时安排如表1所示。
表1 网球课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网球课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
了解网球运动基本理论知识,网球握拍方法,球性练习 2
了解基本网球技术,学习原地正手击球技术动作要领 2
复习原地正手击球技术,学习原地反手击球技术动作要领 2
复习和巩固原地正反手击球技术 4
学习移动正反手击球技术 2
巩固和训练移动正反手击球技术 4
了解发球技术和规则,学习上手发球技术动作要领 2
复习和练习上手发球技术 2
巩固移动正反手击球技术 4
复习移动正反手击球技术和上手发球技术 6
考试 2
合计 32
1.3实验教学过程和实施
本文主要从课前、课中及课后这三个环节方面入手,分析线上辅助网球课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差异,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两种教学模式对比
教学模式 环节 教师 学生
线上辅助 课前 1.提前制作网球课视频、PPT等资料,发送于班级群,布置课前任务
2.根据学生问题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网球理论知识和技术掌握程度
3.利用班级群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 1.明确课前学习内容、目标
2.观看教师发送的学习资料,完成学习任务,说出遇到的问题
3.在班级群与其他学生或老师交流、讨论,解决问题
传统教学 课前 1.明确教学任务,了解学生情况
2.准备教案 1.自主预习
2.做好上课准备
线上辅助 课中 1.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对各小组网球技术动作讲解、展示情况进行点评
2.采取讲解+示范的方式讲解网球技术动作要点,带领学生进行分解和完整练习
3.组织各小组自由练习,并现场指导和纠正学生错误动作 1.小组交流讨论,展示和讲解网球技术动作
2.分组自主练习
3.展示学习成果
传统教学 课中 1.统一讲解网球技术动作要领、重难点,示范易出错的技术动作
2.带领学生进行统一分解和整体动作练习
3.组织学生自由练习,并现场指导和纠正学生错误动作 1.认真观察、听教师技术动作示范和讲解
2.跟随教师进行模仿练习
3.自由挥拍练习或进行击球练习
线上辅助 课后 1.反思、总结教学过程
2.答疑 1.反思练习中存在的问题
2.提出疑惑,与教师和班级学生线上交流
传统教学 课后 1.反思、总结教学过程
2.教学评价 1.反思练习中存在的问题
2.复习和巩固本节课所学网球技术动作
2.实验前后实验组、对照组测试结果
2.1实验前后两组学生身体素质测试结果
从表3测试结果了解到,实验组学生在50米、1000米、扇形跑及引体向上这几个指标上,均值都所有提高,说明该组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有所提高。但与实验前数据相比较,P值均大于0.05,身体各项这边提高幅度不明显,说明实验前后身体素质显著性差异不大。从表4测试结果了解到,实验后,对照组学生关于反映身体素质的各项指标均值也有所提升,P值也均大于0.05,说明实验前后对照组学生身体素质水平得以提升,但提升幅度不大,即显著性差异不明显。
表3 实验组学生实验前后身体素质测试结果
内容 实验前 实验后 T P
50米(秒) 7.46±0.562 7.31±0.648 0.916 0.386
1000米(秒) 251.78±28.106 242.34±24.586 1.271 0.241
扇形跑(秒) 18.72±2.261 18.07±3.167 0.434 0.673
引体向上(个) 5.21±3.701 6.11±3.887 -1.732 0.1222
表4 对照组学生实验前后身体素质测试结果
内容 实验前 实验后 T P
50米(秒) 7.51±0.609 7.42±0.554 -0.437 0.735
1000米(秒) 258.27±30.288 250.91±26.534 0.957 0.362
扇形跑(秒) 19.17±2.494 18.32±2.34 1.034 0.328
引体向上(个) 4.55±2.841 5.36±3.695 -1.883 0.289
2.2实验前后两组学生网球技术测试结果
从表5测试结果了解到,实验组学生正手击球的个数由2.77提升至5.73,P值小于0.01;反手击球的个数由1.83提升至4.17,P至小于0.01;上手发球的个数由1.54提升至3.43,P至小于0.01,说明实验前后实验组学生网球技术测试结果具有显著差异,反映出线上辅助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网球技术。从表6测试结果了解到,对照组学生在实验后其正反手击球、上手发球数量有所提升,但P值小于0.05,说明传统实验前后对照组学生网球技术测试结果具有显著差异,反映出传统教学模式也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网球技术。
表5 实验组学生实验前后网球技术测试结果
指标 实验前 实验后 T P
正手击球(个) 2.77±1.695 5.73±2.363 -4.825 0
反手击球(个) 1.83±1.262 4.17±2.019 -6.722 0
上手发球(个) 1.54±1.224 3.43±2.223 -3.772 0
表6 对照组学生实验前后网球技术测试结果
指标 实验前 实验后 T P
正手击球(个) 2.77±1.695 5.73±2.363 -4.825 0
反手击球(个) 1.83±1.262 4.17±2.019 -6.722 0
上手发球(个) 1.54±1.224 3.43±2.223 -3.772 0
2.3实验前后两组学生网球课程参与度、兴趣测试结果
由表7测试结果了解到,实验后,实验组学生网球课参与度、网球学习兴趣均有所提升,且P值小于0.01,说明网球线上课在培养学生网球兴趣,提高去看他积极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所能达到的网球教学效果更加显著。从表8测试结果了解到,实验后,对照组学生网球课参与度、网球学习兴趣也有所提升,P值大于0.05,说明传统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网球兴趣和课堂积极性方面效果不明显。
表7 实验组学生实验前后课堂参与度、网球学习兴趣测试结果
内容 实验前 实验后 T P
课堂参与度(分) 21.9±4.664 25.73±4.761 -4.812 0
网球学习兴趣(分) 19.53±4.361 22.87±4.216 2.945 0.006
表8 对照组学生实验前后课堂参与度、网球学习兴趣测试结果
内容 实验前 实验后 T P
课堂参与度(分) 20.23±3.563 22.47±4.12 1.634 0.113
网球学习兴趣(分) 18.83±3.878 19.01±3.925 -1.621 0.116
2.4结论分析
从以上测试结果了解到,实验后两组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均有所提高,但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关于学生网球技术的影响,实验后,实验组学生在网球技术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线上授课方式在课前、课中及课后起到授课辅助的作用,课前预习环节,学生通过观看网球教学视频,提前对网球技术动作有初步认识、了解;课中为学生留有更多练习和巩固网球技术的时间,且有针对地学生动作进行指导和纠正,帮助学生更加准确、快速掌握技术动作,即该教学模式能够弥补传统网球课授课方式方面的不足。另外,实验后,实验组学生在网球课参与度、网球学习兴趣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线上辅助教学方式更加灵活、有趣,能够唤起学生网球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并且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参与网球课堂活动的机会,可以激发其网球学习兴趣,促使课堂参与度提高,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信息化时代下,利用线上模式辅助开展网球教学活动,既可以丰富网球教学资源,创新网球教学手段,又可以实现线上+线下网球教学模式的进一步的融合。实际高校网球技术课教学中,应根据班级学生网球技术水平、身心发展特点及兴趣爱好等,结合网球运动项目特点、网球课程内容特点等,设计和组织线上网球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在师生的双向互动中高效完成网球教学任务,为后期网球课可持续学习打下基础。
本文来源:《网球天地》https://www.zzqklm.com/w/qt/31013.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