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其他论文 > 正文

地方文化建设发展的五力模型探索 ——以三明地区文化建设的现状和经验为例

作者:王劭政来源:《文化产业》日期:2024-03-13人气:141

一、资源力:实现从地方文化资源到文化资本的转化升级

地方文化资源是地方文化发展的核心基础力量,无论是有形的实体自然资源、文化古迹,还是无形的民风民俗、人文精神,既有的文化资源是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源头之水,文化资源本身即是一种实力,要发挥这种实力的作用,需要认识到这种力量的存在,进而推动这种力量的转化升级。

首先,这种实力需要被发现,即需要我们强化对于文化的主观意识,具备文化敏感与直觉,意识到文化资源的存在。比如三明地区分散在各地尚未开发或开发不完全的古老乡村,街巷中很多房屋、摆设甚至窗棱都可以追溯到明清时代,而当地居民和管理者并没有意识到它们已具有了值得维护并开发的历史和文化价值,闲置甚至浪费了很多的资源。对于文化资源的意识觉醒是对其进行发掘和整合的前提条件。

其次,需要对现有的宝贵文化资源库进行挖掘、提取和整合,并推动文化资源优势向文化资本优势的转变。文化资源自身所具备的永续的人文意义与情节,以及随着时间推进而不断增加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只有通过合理的开发利用将其转化为文化资本,才能实现文化资源价值的最优化。以三明地方文化资源为例,永安、建宁一线的红色文化、尤溪的朱子文化、宁化的客家文化以及明溪、岩前的古人类文化、泰宁(世界地质公园)的丹霞文化、沙县的小吃文化等等一大批极富代表性的文化资源,构成了三明地域文化的四要素。可以从产业的角度入手,对这些文化资源进行提取、发掘和整合,将客观形式的文化资源予以品牌化,将民风民俗民间艺术等非物质形态的方式演绎传承,聚焦有代表性的资源实体进行纵向历史和横向艺术形式的全方位开发,以促进文化资源优势向文化资本优势的固化升级。

二、人力:发挥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

落实文化发展战略,开展地方文化建设工作,人力资本是关键要素。它关系到谁来做,怎么做,能不能做好等一系列具体实施和发展成效的问题。因此,只有具备优秀的文化人才,才能够创造传承优秀的文化作品,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氛围,只有具备优秀的文化人才管理队伍,才能科学发掘文化资源、引导管理好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发挥人力资本的核心力量,打造文化发展的人才储备库,可以从培养、聚合、稳定三个层面入手。

1.人力的培养:打造高素质的文化人才队伍

文化和艺术的传承归根结底依赖于人的主体而实现,精品力作的出现要靠各门类艺术人才的推动。需要打通文化人才供给与教育体系的连接通道,适应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引导教育机构调整专业方向,加大高等院校文化艺术领域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培育文化产业的基础性人才和专业人才。在文化专业人才方面,以三明为例,一方面,通过各类培训、师徒传帮带的体制来培养提升专业艺术人才的素质和水平。另一方面,融入教育体制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的培养,如泰宁县梅林剧团与职业学校联合组建“梅林戏专业班”,开展老演员带新学员辅导技艺教学活动,新人辈出,有效解决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泰宁梅林戏”的人才传承问题;但是,总体看三明地区地方文化专业人才还比较欠缺,特别是缺乏文化产业开发、经营、管理运作相关的精英领军性拔尖人才,这也是很多地区存在的普遍问题。为此,既要重视相关的岗位和职业技术培训,也要注重在文化发展实践中历练人才,致力打造具备实战本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2.人力的聚合:吸收引进优质文化人才

人才的集聚可以具有信息共享效应、知识溢出效应、创新效应、集体学习效应、激励效应,通过在区域内按照一定内在联系的人以类聚,聚合后的人力效应往往大于个体自身的效应,可以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同时人力聚合区域也会对外形成辐射吸引力效应,吸引更多具有相同特质才能的人投入其中。三明地区几年来在吸引、引进人才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如市政府建设人才房并出台住房优惠政策吸引人才的做法;明溪县突出“人才+产业+创新”顶层设计,坚持靶向引进高端人才,组建省、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和省引进“百人计划”团队,拥有国家、省级高级人才36人、市级高级人才570人的做法与成效,均产生了人才聚合效应,值得借鉴与推广。

3.人力的稳定:多管齐下留住优秀的文化人才

开展文化建设,最致命的问题之一就是人才的流失,在地区发展不均衡的状况下,人才由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的趋势显著,由此经济越是欠发达,文化发展的步伐也就越是跟不上,形成恶性的循环往复。因此,培养和吸引人才是基础,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为人才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留住人才,真正发挥人才在文化建设中的价值。

近年来,三明市积极探索新的文化人才培养途径,创新用人机制,不断挖掘社会文化人才,有效弥补了专业文化人才的不足,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文艺工作者,全市文艺创作呈现崭新活力。同时,三明地区对原有事业编人员的改制予以相关福利的保障,免除了文化工作者对生活状况变化的担忧,建立起合理的人才流动良性循环机制。

 三、创意力:文化活力与文化实力的集中体现

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舒尔茨曾说:“人类的未来并不是完全地取决于空间、能源和耕地,而是取决于人类智慧的开发”。创意力并不只是一个时髦新颖的概念,而是在现如今不断被证实可以转化为巨大经济效益的重要生产力,具有知识密集、高附加值、高整合性的特征。文化领域本身是一个高度知识密集型的创意领域,笔者认为文化建设中的创意力主要指的是在文化发展中利用创新性思维和创新技术,通过两者结合进行文化资源的开发运营,以创意指导实现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文化产品注入更高的文化和经济附加值。

文化的形成具有“人化”的特点,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人类的主动性创造活动不可或缺,各类文化资源本身即是文化创造里的物质体现,文化的发展和延续更是与文化创新能力密切相关。很多地区坐拥丰富的文化资源底蕴,但开发利用程度极低,形式陈旧,手段落后,这些问题均肇始于创新思维的匮乏。寻求差异化的定位和发展方式,打造独有的品牌特色,比如沙县小吃文化,就充分利用本土自然的普通资源,在工艺和品质上创造性地深入开发,不仅极大地优化了小吃的口味,而且赋文化元素于小吃本体中,极大地丰富了小吃的文化内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品牌,为这一文化产业链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注入了人文品味的活力。

四、传播力:提升文化影响力的关键路径

文化的价值在于传播。对于文化而言,其价值的体现更适合用乔治·贝克莱的那句“存在即是被感知”来形容,优质的文化内容只有被人所熟知,才能够被认可、被喜爱、被进一步传扬发展。传播学派的理论先驱莱奥·弗罗贝纽斯曾指出,“文化没有脚”,认为文化是靠人们的传播而对人类产生影响的。结合地方文化传播自身的规律和特点,笔者认为要打造地方文化传播力,切实提升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需要构建完善的文化传播体系,从传播内容、传播手段方式、传播的渠道三个层面下足功夫。

首先要解决传播什么的问题,即对文化资源进行怎样的包装,打造怎样的品牌。许多优质的文化资源处于非常初级的呈现状态,或是具有极其浓郁的地域特色,而文化的传播程度又与文化本身的风格有很大的关系。因此需要学会“运用现代技巧增强文化的表现力”,10

其次要解决文化的载体问题,文化的载体对于文化的传播有重大影响。需要突破以往的文化传播生硬陈旧的固有套路,创造性地融入新颖的传播手段和形式,将文化传播与文化产业的发展相结合,提取文化精髓,创造优秀的文化产品、商品和服务,通过百姓喜闻乐见的影视作品、娱乐形式、音乐作品、旅游体验、美食享受等方式潜移默化地渗透我们意欲传递的文化精髓和思想精神。

有了内容和形式,那么接下来要关注文化通过何种途径传播出去,这依赖于对传播技术的选择。文化传播的技术是文化传播力量的核心,在媒介形式多元的当下,需要传播者熟练掌握各类传播渠道技巧,在运用好传统媒体传播渠道的基础之上,灵活运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各类新媒体渠道,由过去单向、集中、广播化的传播向双向、互动、社会化的传播进行转换。

五、保障动力:夯实文化发展的配套支撑

保障动力的内涵包含两层意思,既是为地方文化发展提供后方援助保障的支撑力,也是推动引领地方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保障动力更多的是强调政府和相关文化职能部门在文化建设发展中所提供的支持和动力。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更多扮演的应该是文化发展的引领者、规划者、把关者保障者的角色,既不缺位,也不越位,给予文化以遵循自身规律自由生长的空间和机遇,同时也为文化的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引,铺平道路,扫清障碍。

1.以政策和机制支持为地方文化发展保驾

地方文化发展需要积极宽容的政策环境和舆论环境,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培育具有敏锐文化嗅觉并了解市场运作的管理队伍,发挥文化创意思维,结合文化生态的实际状况制定科学的文化发展规划,发挥创意思维,引领文化的积极正确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建立完善文化发展的政策法规体制,通过一系列指导性文件提供文化发展的政策指引,积极投身文化体制改革,促进各类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平稳转型,为各类单位在新的市场竞争氛围中正确更多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以政策、法规和机制保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能够在健康完善的大环境中顺利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2.强化资金和配套设施投入为地方文化发展护航

无论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还是地方文化产业的兴盛发展,都离不开资金的强有力支撑。资金的保证使得一系列文化惠民工程和政策得以顺利实施,使得优质的文化资源得以被发掘和升级,使得一些市场竞争力较弱的传统文化技艺得以延续保存和传承发展,使得文化从业者可以全身心无后顾之忧地投入文艺创作。繁荣文化,需要给予文化以充足的资金保障,对于文化资金的科学运作和使用既是保文化生存,更是保文化发展。同时,也要加强与文化相关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在一些偏远的文化示范区或是古镇,通行的道路狭窄破败,交通不利,基础设施的不完备极大地制约了这些文化区域的发展活力。因此需要强调的是,发展文化不单单是发展文化自身,亦要强化带动与文化相关的配套设施的投入建设,实现相互促进提升的作用。

结语

基于三明地区文化建设的现状和经验,地方文化建设发展要完善支持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经济鼓励和刺激政策,吸引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投入其中,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多元社会力量参与的文化资金投入模式,共同保障文化建设的发展和繁荣。此外,在地方文化建设发展的五力模型之中,这五种力量之间存在着相互连接关系:对于地方文化发展而言,资源力、人力、创意力、传播力和保障动力这五种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联和影响作用,任何一种力量都不能被割裂分开,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兼顾各个要素,决不能偏废其一,五种力量的和谐运作共同保证促进地方文化的建设发展可以取得实效。


本文来源:《文化产业》https://www.zzqklm.com/w/wy/32640.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