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联盟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协作发展的模式研究
图书馆联盟建设需要做好顶层制度设计,创新传统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实现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的合理分配,保证资金的稳定供应,拓展图书馆联盟的社区服务职能,打造共建共享的综合服务平台,优化图书馆联盟的内部组织架构,创新图书馆联盟公共文化服务的实践模式。完善与图书馆联盟建设相关的法律保障机制,改变图书馆员工传统的思想观念,结合广大群众的阅读需求,不断创新图书馆联盟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形成协作发展联合体,运用现代化网络平台实现海量图书资源共享,不断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数据文献,为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助力。
一、图书馆联盟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协作发展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推动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
现代化图书馆公共服务事业发展过程中,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进行转型升级,图书馆联盟作为一项区域化合作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图书馆的综合服务水平,促进图书馆联盟公共文化服务的协同一体化发展。整合不同地区的图书馆资源,全面落实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打造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协同发展机制,在图书馆联盟建设的理论基础上,总结图书馆联盟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建立数字化信息共享中心,不断扩大图书馆事业的影响范围。实现海量信息资源的联合共享,需要加强图书馆之间的通力合作,图书馆联盟是指在特定的辐射范围内进行海量资源共享,形成协同发展、联合共进的组织结构,加强相关服务人员和社会各界对图书馆联盟概念的认知,在密切合作下共同推进图书馆联盟服务功能的实现。
(二)有助于打造多元化公共文化服务模式
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实现海量资源的共建共享,运用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有针对性的进行文献传递,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制定适合各地区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协同战略规划,形成全民阅读的社会氛围。在现代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在图书馆联盟规划设计阶段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坚持以城市为核心、以图书馆区域协作为基础,建立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实现地方文献资源的合理应用。根据图书馆的建设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文献传递,调整图书馆服务系统的层级架构,根据图书馆联盟管理的主要特点,打造一体化的统筹管理系统,建立图书馆服务共同体,引导当代人民群众树立文化自信。
(三)有助于满足群众的知识获取需求
在现代图书馆事业发展过程中,图书馆联盟的构建需要延续公益性的发展要求,了解当代人民群众的阅读需求,不断推出多元化的阅读模式,建立线上阅读推广平台,对重要的历史文献和文化材料进行推广与宣传。利用微博,微信等公众平台,直接将关键的文献材料推广到公民群众的移动终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电子文献阅读机会,有针对性的进行阅读材料筛选,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除此之外,还需要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在文献推广的过程中要严格进行文献材料分类,将其规划到免费文献类和付费文献类两大类型中,根据广大人民群众的阅读需求,分别提供多元化的阅读服务。图书馆联盟在保持公益性发展性质的同时,为广大群众的自主阅读创造了线上服务平台,利用移动通信技术简化文献检索流程,便捷的向群众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文献材料,建立自动化文献筛选机制,保证数据检索的精确性。
二、图书馆联盟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协作发展的问题
(一)相关政策制度缺失
在图书馆联盟建设的过程中,缺乏相关的政策制度约束,多方协作主体共同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中,导致区域之间的合作存在松散性,图书馆联盟建设陷入困境。在实际工作开展进程中出现大量人力物力等资源浪费,公共文化服务协作管理的关键在于合理规划文化事业的发展,参考各地区的经济目标,总结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特征。由于缺乏对图书馆文化事业发展的有效认知,文献资源的获取途径有限,公共文化服务模式过于单一,不利于国家文化事业的稳定发展。图书馆联盟建设相关制度政策不稳定,虽然已经建立了图书馆、学校、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多主体协同发展的管理模式,但缺乏科学的约束机制,在图书馆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面临重大挑战。图书馆联盟成员面临着权责不清的问题,在工作开展进程中各自为政,各项公共服务的开展执行效率低,缺乏充足的资金供应,活动组织体系不健全,资源使用分配不合理,难以发挥出公共文化服务的协作优势。在管理期间投入的成本过高,面临着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缺乏长效的运营管理机制,难以满足读者的服务需求。
(二)资金投入力度不足
在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图书馆联盟建设面临着资金不足的问题,难以保证公共文化服务的协作发展,图书馆受到经费紧张问题的影响,图书馆联盟建设存在滞后性。以当地政府机构为主导,在国家财政的支持下将图书馆事业的资金来源渠道归属到政府执行机构,图书馆联盟建设难以开拓稳定的资金获取渠道,在图书馆联盟内部未形成利益平衡机制。联盟成员能够获取的绩效有限,难以发挥出各成员管的参与积极性,中小型地区图书馆发展进程中资金的获取途径十分单一,项目资金的获取能力不足,难以满足项目资金开源节流的发展需求。
(三)综合服务水平有限
图书馆联盟建设进程中,公共文化服务逐渐向基层延伸,目的是提高社区群众的综合文化素养和信息素养,提高全体群众的文化认同感,树立文化自信,但基层图书馆建设面临着重大挑战。基层公共文化设施不健全,图书馆建设时间较短,图书馆联盟的覆盖面积较广,但基层图书馆处于低水平的发展阶段,缺乏高素质服务人员。图书馆的藏书量有限,基层图书馆的加入影响到图书馆联盟的公共服务水平,在相关政府官员的约束下,许多基层图书馆单位设立了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约束图书馆建设面积,明确规定了图书馆的开放时间。但负责文化服务中心管理的工作人员存在身兼数职的问题,公民享有的公共文化服务权限得不到有效执行,难以保障图书馆阅览权限的均等化,未考虑到弱势群体能够获取的服务信息。
(四)管理人员缺乏经验
许多图书馆配备的工作人员与馆藏规模、服务范围不匹配,图书馆联盟建设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图书管理人员需要具备信息化操作技能,但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图书馆联盟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缺乏充足的专业人力资源作为支撑,高素质人才数量严重不足。许多图书馆管理员缺乏工作经验,激励政策不健全,图书馆联盟存在区域人才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虽然一部分发达城市的图书馆体系已经基本实现了馆藏信息与文献信息的无障碍传递。但落后地区的图书馆联盟建设大容量数据处理能力不足,难以实现多方主体的资源整合,专业人才严重匮乏,在实际工作开展进程中面临的技术障碍影响到图书馆联盟建设的稳定性。
三、图书馆联盟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协作发展的对策
(一)完善相关政策制度
图书馆联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出台相关制度体系,还需要实现区域主体的资源优化,做好图书馆联盟顶层设计工作,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协同机制,创新传统的组织服务模式,不断引进新技术和新理念。优化图书馆联盟的公共文化服务环节,借鉴国内外图书馆联盟的成功建设经验,分析我国图书馆联盟公共文化服务协同发展进程中面临的矛盾,不断拓展图书馆联盟的建设发展路径。通过加强体制机制建设,理顺公共文化服务的协同关系,发挥出制度与政策的保障作用,严格划分图书馆联盟建设主体,打造专业的人才管理团队,结合当地人民群众对图书馆联盟公共文化服务的实际需求,建立动态化金融管理体系,实现海量资源的有机整合。采用分阶段规划方案,督促图书馆联盟成员馆,在信息共享项目共建的过程中获取更高的经营效益和社会效益,保障人民群众获取公共文化服务的权利,总结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确定城市发展进程中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发挥的重要作用。开拓多元化的资金供应渠道,创新社区服务流程,保障充足的人才与技术作为支撑,实现对区域文化资源的统筹规划,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
(二)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在图书馆联盟建设规划的过程中,需要确定具体的建设周期,根据各地区人民群众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不断进行图书馆联盟建设方案调整,在相关政策体系的约束下拓展资金获取途径,建立科学的资金保障机制,确保在图书馆联盟建设阶段具有充足的资金供应。图书馆作为公益型社会文化场馆,具有公共文化服务性质,需要满足各地区人民群众的知识获取需求,以政府为主导的图书馆联盟可以采用会员制开发有偿的项目服务,在服务进程中获取的资金用于图书馆联盟的平台维护和转型升级,发挥出各地区政府在图书馆联盟建设中的监督引领性作用。认识到公共文化服务协同开展的重要性,通过充足的资金供应满足城市隐性发展需求,敢于进行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积极探索符合地各地区发展需求的图书馆公共服务模式,通过政府专项资金的合理应用,完善图书馆联盟的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打造项目管理模块、数据共享模块,科学进行图书馆内部资金分配。严格划分图书馆联盟成员馆在公共文化服务进程中承担的义务与责任,以合同签订的方式规范图书馆联盟运作流程,做好后期图书馆管理设施的维护与保障,建立以政府专项资金为核心的多元化资金获取途径,发挥出图书馆联盟的协同服务优势。
(三)提高综合服务水平
以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支撑,不断提高图书馆联盟建设期间网络硬件的应用优势,降低重复建设期间的资源浪费,开拓线上网络服务渠道,将有价值的文献资源转换为数字信息资源,开展有偿咨询服务、数据查询服务,保障数据检索工作的有效展开。利用开放式的网络环境建立图书馆文献资源管理区域,建立无障碍沟通的共享渠道,提高图书馆联盟所在区域的公共文化协同服务水平,发挥出现代互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优势,实现海量信息资源的无障碍传递。大数据时代下能够快速传递图书馆馆藏文献,结合图书馆联盟建设的实际情况,通过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的有效应用,实现对图书馆信息材料等有机整合,调整图书馆联盟的内部组织架构,创新自主阅读方式,开拓多元化的知识获取途径促进信息传递。在资料查询、图书借阅等基础服务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图书馆联盟的信息化服务模式,为广大群众提供知识咨询、数据分析、科技研发等服务,发挥出图书馆联盟的公共服务效能。坚持以人为本、公共文化服务为核心,在图书馆联盟建设的过程中明确划分文化服务对象,以培养广大人民群众文化自觉为主要目标,保障图书馆联盟公共文化服务的普惠性,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海量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发挥出公共文化服务的协同管理职能,打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辅助广大读者自主识别虚假信息,在海量文献中读取可靠的数据材料。负责图书馆管理的专业人员要自主进行文献信息筛选,营造健康的公共文化服务环境,打造嵌入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图书馆联盟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优质文化资源下乡,将图书馆联盟建设作为一项惠民工程。
(四)培养高素质管理人员
在图书馆联盟建设的过程中,培养一批高素质管理人员,满足公共文化服务协作发展的客观要求,在人才队伍建设的进程中结合新时代的图书馆转型升级趋势,科学进行人才队伍规划。建立人才保障机制,遵循整体性、时代性的基本原则,分析图书馆联盟公共文化服务进程中人才调整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创新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科学的进行岗位配置,优化图书馆联盟的人才结构。提高人才队伍的图书馆联盟自主建设能力,具备良好的政治发展意识,形成优秀的职业道德素养,具备现代化信息技术操控的专业能力,规范图书馆从业人员的技能考核标准,发挥出图书馆联盟中心馆的人才技术优势。定期开展管理人员技能培训,树立终身学习的发展理念,在图书馆联盟运营的基础上打造学习型的组织环境,开展线上培训渠道,加强个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沟通与交流,制定人才年度考核计划,将其作为职称评定、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
四、总结
定期举办形式多样的公共文化活动,通过图书馆联盟建设不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协作发展,通过图书馆联盟建设形成特色的图书馆服务体系,推动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打造多元化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公共文化服务协作发展基础上,图书馆联盟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有相关政策制度缺失、资金投入力度不足、综合服务水平有限、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经验等。想要发挥出图书馆联盟的资源优势,需要通过现代化技术的有效应用,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的阅读服务,精准对接阅读者的阅读需求,不断探索图书馆联盟公共文化协同服务模式,为群众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
文章来源: 《文化产业》 https://www.zzqklm.com/w/wy/32640.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