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仪式链视域下“银发网红”短视频传播策略探析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数字适老化发展,致力于创造对老年人友好的互联网环境,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共享数字发展成果,进一步激发老年群体的用网活力,越来越多的银龄一族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性创作生产短视频,成为“银发网红”。本文旨在为“银发网红”短视频提供更加有效的传播和推广策略。在互动仪式链视域下,“银发网红”短视频传播能够有效地连接各社会群体,通过互动仪式增强用户的凝聚力,促进银发网红短视频广泛传播,展现出老年群体的活力与智慧,进一步推动社会对老龄化的积极认知,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时代意义。
“银发网红”短视频传播现状
“银发网红”短视频发展概况。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2022年12月,我国60岁及以上网民群体规模就已超过1.5亿。银发人群成为移动活跃网民重要增量来源。同时,优质中老年创作者不断从短视频平台中涌出,有些创作者的粉丝量已经达到头部级别,短视频的中老年市场已经打开。
“银发网红”所展现的老年形象,打破了观众的刻板印象,老年网红们所展现的“银发”“多才多艺”“搞怪有趣”“家的感觉”以及“岁月赋予的韵味”等特点,无疑为观众们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和心灵触动。
“银发网红”短视频传播特点。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和情感表达三个方面分析可以发现,传播主体上,“银发网红”以素人群体为主,大多凭借质朴的形象和亲和力赢得了观众们喜爱。传播内容上,传递丰富多元的内容,聚焦日常生活点滴、自身经历阅历和价值观,传递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情感表达上,他们通过真挚的情感表达与用户建立心与心的联系,形成了独特的传播风格。
一、素人为主的传播主体。由素人转变而来的“银发网红”衣着朴素、语言质朴、和蔼慈祥,就像是每个人自己的爷爷奶奶一样。有的账号是凭借老人的晚辈无意间拍下的片段爆火并持续更新而发展的。例如博主“王奶奶农村一家人”就是由老人的孙子、孙女拍摄的老人做农家饭的日常,凭借着接地气、色香味俱全的家常美食和奶奶一家的和蔼可亲的形象而迅速走红、吸粉无数。大多数老年网红视频内容传递着正能量,打破了社会的刻板印象,提升老年人的社会认同感和自我价值实现。
二、多元化的传播内容。银发网红的短视频内容多元丰富,涵盖了生活分享、人生智慧、旅游体验、幽默段子、时尚展示等方面。通常展示真实、质朴的生活场景和经历,向观众传递丰富多样的内容,大多与观众的生活也息息相关、容易引起共鸣。这种质朴的表达方式让观众们走进老年群体真实生活状态、更深入了解和认识老年人生活的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了老年网红的真诚和亲切。
三、共情的情感表达。银发网红的短视频在情感表达上往往是真诚的流露,他们通过更贴近真实生活或者亲身经历的感受和思考,通过捕捉生活的点滴细节,与观众建立心与心的深厚联系。这种真挚情感的表达拉近与观众们的距离,增强了其短视频的感染力和亲和力,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银发网红”想要传递的关怀与温暖,建立一种心连心的深厚联系,而这种联系也使得“银发网红”的短视频内容更具吸引力,更能使观众产生共鸣与共情。
“银发网红”短视频传播发展的困境
生产力与创新能力欠缺。“银发一族”作为短视频创作的主体,因年龄所限、日常生活范围受限制,导致大多视频的拍摄场景集中于日常生活,呈现出了浓厚且单一的生活气息。这种UGC模式大多缺少专业的团队帮助和技术支持,拍摄过程中无论是选景、布景还是选材、用具,都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支撑。但是,除了部分头部银发网红或已经签约MCN的“银发网红”之外,大量的“银发网红”受限于现有的财力和人力资源,无法承担高质量视频内容所需要的高成本投资。此外,高强度、高密度的拍摄任务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身体和精力上的挑战,难以频繁更换拍摄场景,也是导致视频内容高度同质化的一个重要原因。随时间推移,长期观看这类内容极易引发视觉、情感疲劳,导致兴趣消退。
“银发一族”接触互联网的时间短,影响其短视频制作技术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转变。他们对网络趋势和意见领袖不敏感,短视频内容以日常生活或娱乐搞笑为主。有的“银发网红”盲目迎合受众的喜好和需求,忽视视频的内涵价值与艺术性,甚至为博取关注而剑走偏锋,最终跌入庸俗的泥沼。他们缺乏创新思维意识,过多模仿或照搬他人的成功案例,缺少原创作品,在创新性和独特性方面存在严重不足。
技术壁垒与数字鸿沟的制约。“银发一族”在开始短视频创作时面临的首要挑战便是技术操作的难度,短视频制作涉及视频拍摄、剪辑、特效制作等诸多步骤,这些对于老年群体来说是陌生而复杂的,这些技术门槛限制了老年人在视频创作上的自由度和创新空间,也让其视频作品难以达到专业的水准。并且,在视频的宣传推广环节,老年群体大多不了解平台的运营策略和推广规则,也缺乏对短视频SEO的了解,导致他们的视频推广受限而难以获得广泛的传播和认可。
老年群体的新媒体接触与使用与年轻一代的差距迥异,对于“银发网红”而言,数字鸿沟导致其信息获取和社交互动受限。信息获取方面,老年群体大多由于对互联网环境和搜索工具不熟悉,对意见领袖和流行趋势不敏感,难以及时地获取到最新资讯和趋势并运用到视频创作中。这直接导致了他们的短视频内容缺乏了新鲜性和时代感,难以吸引年轻观众的关注。社交互动方面,老年群体往往因不熟悉社交媒体的操作规则和互动方式,而不能及时地与粉丝进行有效的互动和交流,使其无法了解粉丝的反馈和需求,难以再为粉丝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内容回馈,这就限制了其与粉丝间的情感联系和忠诚度建立,影响了其短视频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
用户互动空间狭小。互动方式呈现单调性,“银发网红”在短视频平台上与用户的互动行为通常局限于平台提供的一般功能,如点赞、评论、转发和弹幕等。而这些基础性的互动方式较为单一,更多的用户对回馈有更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单调的互动方式让“银发网红”与用户群体之间的互动体验变得单调乏味,降低了用户参与互动的意愿,也无法具备吸引更多观众群体参与互动的能力,也限制了用户互动的范围。部分“银发网红”可能更注重创作和分享内容,而相对忽略了与观众的互动,他们把提供高质量的视频内容放在首要地位,而关注用户反馈和与用户互动则是次要的。这种态度使得老年网红在互动方面投入不足,无法有效吸引和维持用户的互动。“银发网红”短视频用户群体中的老年群体,他们同样受限于技术和知识水平低,无法适应平台的互动功能,更加倾向观看内容而不太愿意参与互动。而“银发网红”在吸引年轻群体时也面临着困难,双方在生活、情感、兴趣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银发网红”的短视频内容可能难以在年轻用户中引发共鸣,也降低了年轻群体的互动意愿。
互动情感反馈不稳定。“银发网红”的短视频内容只有高度聚焦受众群体的需求和兴趣点才能引起受众的关注、共鸣和反馈。而大多“银发网红”短视频内容缺少共同关注的焦点、内容定位不准确,导致了信息传播的错位,而降低了受众的参与度和反馈意愿,难以形成群体忠诚。从受众群体角度来讲,中老年群体在网络上的互动行为较为保守和内敛,对评论、转发等互动行为持谨慎的态度,同时部分老年群体认为在网络上发布评论等互动行为困难,有一定的学习成本也保持着观望的态度。正是这种群体差异性让“银发网红”在该群体中很难获得较高的反馈率。并且缺乏完善的创新互动机制和激励机制也是传播主体反馈率低的重要原因,目前“银发网红”群体还未能向受众提供多样化的互动方式和更新颖吸睛的反馈奖励,从而很难激发观众的互动反馈的热情。
“银发网红”和受众群体之间的互动大多停留在评论、点赞等形式上,缺乏更加深层的情感交流和互动,这种浅层的互动交流必然很难建立起持久且稳定的情感联系。银发网红在互动过程中,也未能给予受众足够的情感投入和关注,导致受众得到的情感回应低于预期,这种情感投入与回应之间的不匹配也影响着互动情感的持久性和稳定性。并且,受众的需求和兴趣会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而逐渐改变,而大多数“银发网红”在更新自己短视频内容时,暂时不能够及时地跟进、了解和适应这些变化,发布的内容与受众需求不匹配,进而导致互动情感的削弱或者消失。
互动仪式链视域下的“银发网红”短视频传播策略
互动仪式链概述。“互动仪式链”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提出,他指出互动仪式链的构成要素分为四个部分,即“群体聚集、局外人设限、相互关注的焦点和共享的情感状态”。这些要素形成了规律性的反馈循环过程,共同关注的焦点和共享的情感被视为机制的核心,群体之间通过互动仪式,能够感受到彼此的关注和情感的连接,在群体中形成共同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增强群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群体更加和谐。对于个体而言,在互动中个体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同时得到他人的认同,获得自信,促进自我实现和发展。
基于互动仪式链视角的“银发网红”短视频传播策略。在互动仪式链视域下,通过强化身体在场的虚拟体验、形成紧密的社交圈层、打造共同关注的焦点以及培养共享的情感共鸣,形成互动仪式链,并展现老年群体的积极形象,提升视频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打破公众的刻板印象,增强用户粘性,构建“银发网红”与受众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增强视频的曝光度和传播效果。
一、强化身体在场的虚拟体验。“银发网红”短视频创作生产和传播中要积极构建传受双方“共在”的虚拟情境,当银发网红的短视频与用户实现“身体共在”时,互动仪式才会顺利产生。为此,银发网红群体要学习增强账号运营和内容生产的技巧方法和能力,在内容策划上要注重深入挖掘和表达受众的共鸣点。银发网红们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侧重于创作多元的视频内容,变换不同的拍摄手法和场景等,并且要注重场景和拍摄服饰的精心设计、布置,根据视频主题内容应用对应的具有鲜明主题和特色的拍摄场景,如分享乡野生活的银发网红可多借助富有乡野气息的庭院,定位为时尚博主的银发网红可多采用充满艺术气息的舞室、画室以及现代化的家居空间。这些场景不仅能够为用户提供视觉上的享受,而且也能够帮助银发网红传递自己的生活理念和价值观念,受众同时也能更清晰直观地理解、接受并及时产生反馈。对于拍摄时的服饰搭配,同样也要更加注重细节和品质,选择的服装既要符合自身的年龄和气质,又能够凸显个性和属于老年群体的时尚感。无论是简约的现代装、传统乡土风格的服装还是复古的唐装、优雅的旗袍等,都能够展现出独属于“银龄一族”的魅力,这些不仅给受众群体提供美的享受,淡化网络虚拟世界的隔离感,营造出更真实的“共在”情境,也更容易引起老年群体的共鸣,同时激发年轻群体的兴趣,都能够建立起与银发网红的情感连接。
“银发网红”在与用户互动过程中,大多还停留在较为单一、传统的互动形式上,从而限制了互动的效果和用户互动范围。创新互动形式的应用才得以吸引更多用户的关注和参与。银发网红可以对深耕互动内容的创新,适当根据视频内容引入相关话题讨论、挑战、答题等形式,吸引用户参与互动,不断从日常生活中挖掘素材,将传统与现代、乡村与城市等元素结合,减小因生活范围受限带来的场景过于单一的问题。积极建立与用户间的实时互动和反馈机制,可以考虑利用直播的形式,通过弹幕、评论等方式与用户们实现实时交流互动,收集用户的直接反馈,分享自己的解答和心得,强化传受双方身体在场的虚拟体验。
二、形成紧密的社交圈层。短视频平台本身就具有极强的社交属性,用户可以通过点赞、评论、弹幕等形式实现实时互动,“银发网红”群体应充分利用这一社交属性,与观众建立深厚的情感。例如,设定一个共同的话题,引导粉丝交流讨论,及时了解粉丝声音并给予更多正向反馈。增加更多互动时间,如进行直播互动,与粉丝实时互动,增加更多真实感受,打破虚拟网络的空间距离感,增强粉丝参与感和归属感,铸牢粉丝信念。
社交媒体平台和社群也为“银发网红”提供了与粉丝互动的便利渠道,可以建立粉丝群、社交论坛,为粉丝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定期组织线上和线下的活动,例如粉丝见面会、各类体验活动等,增强社群活力和凝聚力。通过社交媒体和社群的联动结合,粉丝可以相互分享自己的想法、情感,也能够为“银发网红”群体的短视频创作提供更多的意见建议,并且形成紧密的社交圈,培养粉丝忠诚。这种结合方式有助于形成积极的互动氛围和紧密的社群关系,增强用户黏性。并且在二者结合中,“银发网红”群体关注用户体验和反馈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用户的体验直接决定了观众对于短视频内容的接受程度和满意度,也是否能产生情感共鸣的关键,观众的反馈也为网红们提供了创作的灵感和方向,因此“银发网红”应及时关注收集观众们的反馈。无论观众的反馈的结果如何,“银发网红”都应认真倾听、虚心接受,并尽快给出回应。在回应粉丝受众过程中,“银发网红”应保持一种虚心积极的态度,体现自己应有的风度与内涵。
三、打造共同关注的焦点。从老年时尚换装到搞笑日常再到家常美食分享,从“只穿高跟鞋的汪奶奶”到“我是田姥姥”再到“王大姐来了”等账号的成功实践来看,他们都具有独特的人物形象,其短视频内容也具有很强的原创性和主题风格,从选题、人设、情感表达的选择,再到运营方式、对用户的精准推送等各个方面都较为完善和专一,打造了受众共同关注的焦点,在原创主题的支撑下定期更新,从而维持受众的关注度。
“银发网红”首先要立足于个人特色和优势,发挥其阅历、文化、技能等方面的优势,打造差异化的形象,比如,一位阳光开朗、热爱旅行的老人,可以为自己设定“阳光旅行家”的形象,而饱读诗书,热爱、精通中华传统文化的老人可以定位为“国学传承者”的形象。这样的多元个性化定位不仅有助于吸引特定的目标受众群体,而且也能够在短视频平台上形成独特的品牌形象。在明确个人形象之后,要紧紧围绕这一形象进行个性化内容创作,深入挖掘老年群体宝贵资源,采用各年龄阶段都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更多具有深度内容价值的短视频传递给用户。同时结合当下热点也是快速聚焦用户注意力的绝佳方式,选择与自己人设定位相匹配的热点话题,而不能盲目搬运和跟风。通过深入挖掘老年群体的生活状态、精神风貌和文化底蕴,以及结合热点话题进行创作,可以打造出具有深度和广度的短视频内容。这样的视频内容不仅能够聚焦用户的关注,还能增强用户黏性,提升视频的传播力。
四、培养共享的情感共鸣。互动仪式是情感形成的主要机制,也是情感互动的主要表达媒介。互动仪式的核心是相互关注和共享的情感。在短视频传播中,银发网红群体通过与受众进行互动仪式,通过情感共鸣和共享增强二者之间的联系。
关注老年群体特有的情感需求和文化特点,打造特殊语言符号,可视为引发观众情感共鸣的关键。在经历岁月风霜的洗礼之后,老年群体有其特有的情感需求和文化背景,相较于年轻群体来说,他们更注重家庭、亲情、友情等情感价值,享受人情味的回馈,渴望被理解、被尊重和被关爱,他们的语言习惯、行为方式、价值观念也大都深深烙印着时代的印记。基于此,银发网红在创作短视频时应深入挖掘自己及身边老年群体的情感需求,把握共同的情感脉搏,讲述共同关心的故事,表达他们认同的观点,迅速拉近与老年观众的距离,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并且,着力塑造符合老年观众文化特点的特殊语言符号,这些语言符号可能是一句熟悉的乡音、一个富有时代记忆的物件、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口号等,而通过把这些语言符号融入短视频创作中,能够唤起老年观众的特定回忆,增强对视频内容的情感认同。这些带有老年群体特色的语言符号在一定程度上亦能激起年轻群体的兴趣和关注,此类带有时代印记的特殊符号能够满足年轻观众对于其长辈成长的时代的好奇,弥补这部分记忆的缺失。而受众群体产生的这种情感共鸣不仅能够培养观众的认同感和忠诚度,还能激发受众的互动和传播分享欲望,从而进一步地扩大银发网红的短视频传播范围。
结语
“银发网红”的受众情感互动,依托于短视频平台实现受众间的身体虚拟在场,同时形成紧密社交圈,设置明显的排他门槛,在此过程中,受众聚焦于共同关注的焦点,产生情感共鸣并不断进行情感积累,最终实现粉丝的身份认同。这种认同感不仅可以使得“银发网红”与粉丝之间建立更加稳固的关系,同时也使得在“银发网红”短视频传播的“破圈”路径中,粉丝能够发挥出更大作用。
文章来源: 《声屏世界》 https://www.zzqklm.com/w/xf/24481.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