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小三线”工业遗产 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小三线”工业遗产作为历史见证,承载着乡村发展的足迹和工业进步的记忆,是当地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起点,挖掘好、保护好、利用好“小三线”工业遗产资源,是发展新兴业态,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有力支撑,对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原动力。基层党组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通过挖掘和传承“小三线”精神遗产: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组织成员可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和目标追求,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可以激发组织成员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创新活力,鼓励他们勇于尝试新方法和新途径。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一是挖掘“小三线”建设时期的历史故事、人物事迹以及相关文化遗产,丰富当地文化产业的内涵,打造独特的文化旅游产品。利用“小三线”遗址的历史背景,发展红色旅游、工业遗址旅游等,吸引游客,带动相关产业如酒店、餐饮、交通等的发展。二是深入研究“小三线”时期的经济活动和产业结构,评估其中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为现代产业发展提供借鉴。“小三线”时期的工厂、设施等工业遗址是宝贵的历史资源。通过保护和修复这些遗址,可以开发工业旅游、红色旅游等新业态,吸引游客,带动当地旅游业及相关产业发展。三是“小三线”建设时期形成的一些独特工艺技能和传统手工艺,可以通过培训和传承,成为当地产业发展的特色和优势。四是发展特色农业:“小三线”地区的自然环境往往具有独特性,可以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小三线”地区往往涉及多个省市。通过加强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可以共同推动产业振兴,实现共赢。在产业发展中,可以借鉴“小三线”精神,鼓励创新创业,培育新动能。五是打造特色产业园区:利用“小三线”时期的工业遗址,创建特色产业园区或文化创意园区,吸引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群,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与"魂"。对“小三线”时期的建筑、设施、历史文献等进行系统性的调查、整理和保护。利用数字化技术和新媒体平台,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网络直播等,创新传播方式,扩大“小三线”文化的影响力。确保这些文化遗产得到妥善保护,并传承给后世。可以通过博物馆和纪念馆建设,通过展示历史文物、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公众了解“小三线”时期的历史背景、社会生活和文化特色;在学校和社会教育机构中开展以“小三线”为主题的历史文化教育项目,增强年轻一代对这段特殊历史时期的了解和认识。“小三线”的历史故事和人物可以成为艺术创作的源泉,通过电影、戏剧、美术等形式进行表现,举办相关主题的艺术展览。鼓励当地社区居民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活化过程,形成社区驱动的文化遗产管理模式,促进社区凝聚力和文化自信。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动力支撑。通过举办科普讲座、科技节等活动,提高公众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和兴趣。同时,可以在当地学校开设科技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开展专业人才培训项目。这些项目可以针对当地产业发展的需求,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小三线”科技遗产的保护和活化,形成多元化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等。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对“小三线”建设时期留下的自然环境进行保护和修复,如植被恢复、水体治理等,保持生态平衡,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对“小三线”建设期间可能受损的自然环境进行系统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生态修复和保护,确保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健康;利用“小三线”时期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优势,建立生态公园或自然保护区,展示当地的自然风光和生物多样性,吸引游客参观,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提供公众休闲娱乐的场所,同时进行生态环境教育;鼓励当地社区居民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振兴的工作,形成社区驱动的管理模式,共同维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在社区规划和建设中融入环境友好的理念,如绿化覆盖、雨水收集、垃圾分类等,创建宜居的生态环境;鼓励当地社区居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活动,形成社区驱动的环境管理模式,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开发以“小三线”环境遗产为主题的生态旅游项目,如远足、观鸟、野外拓展等,吸引游客体验自然之美,同时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等。
小三线工业遗产是乡村振兴的独特动力,承载着历史,也照亮未来。随着建设的持续推进,相信这些遗产将深度融入乡村肌理,激活产业活力,重塑乡村文化,让乡村成为人们向往的家园,在全面振兴的道路上绽放独特光芒!
文章来源: 《河南经济报》 https://www.zzqklm.com/w/qt/34236.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