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宫廷服饰纹样及其形成研究
0.引言
在清朝宫廷服饰设计表现中,人们能够清晰看到各式各样的纹样图案,这些纹样有着极为丰富的外观造型,象征着不同的文化寓意。服饰纹样图案可谓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用于记录生活经验、表达审美情趣意识以及思想感情的重要特殊语言,通过深入研究学习不同时期的服饰纹样图案,能够帮助人们掌握了解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人民的审美特点与精神内涵。清朝宫廷服饰在如今社会不单单只是代表一种传统服饰文化,更是一种代表中国的特色文化元素,其蕴含了丰富的艺术文化价值,人们需要深入研究学习和保护发扬。
1.清朝宫廷服饰纹样形式特征与意义特征
1.1纹样形式特征
清朝宫廷服饰纹样有着极其丰富的种类,根据纹样形式的不同,其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种是人们所熟知的龙纹,龙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体系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象征着无上的权利和最高皇家等级,龙袍作为宫廷皇帝的专用服饰,因龙袍上绣有精美华丽的龙纹而闻名。龙袍基本上是呈盘领、右衽、黄色,其上的各种龙纹图案,不同朝代会有所变化。发展至清代,龙袍形制日臻完善,龙袍又被称为“吉服”,是皇帝在一般典礼时所穿的服装。在清朝宫廷服饰的代表纹样龙纹中,主要有正龙纹、行龙纹以及团龙纹等。龙纹整体造型形式呈现为曲线形,这样能够大大提升服饰艺术的韵律动感,同时充分展现出宫廷皇家的统治权力和威严。清朝宫廷服饰龙纹曲线形式又分为两种,一种是C形,一种是S形。其中正龙、团龙纹样都是C形曲线形式,而行龙纹样则是S形,有着更为强烈的动感表现力。为清朝乾隆皇帝龙袍上的S形行龙纹样。两条活灵活现的行龙举目相对,它们四爪位置基本是是与正龙保持一致,身体盘绕形态要与正龙一样。
从视觉情况来看,清朝宫廷服饰龙纹的表现形式涵盖了众多对立统一的因素,其在形态构成上有着鲜明的均衡与稳定、统一与变化综合特征。龙纹造型设计上是以曲线形态为主,运动姿态主要表现为“盘曲回旋”、“三弯九转”等,能够给人传递出动静结合的视觉感受,并切身体验感受到属于宫廷皇家威严肃穆的精神气质;第二种是云纹,云纹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种极为常见的吉祥图案,其象征着如意吉祥、步步高升,有着“祥云瑞日”之说。在不同发展时期,社会所设计应用的云纹样式会有着各自鲜明的特点,这也促使我国传统吉祥纹样中的云纹是千变万化、博大精深的,能够充分体现出民族特色。清朝宫廷服饰中最具代表形的云纹就是叠云纹,这是一种在团云纹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云纹,是清朝时期创作设计出来的。叠云纹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其均匀细密的波折曲线、层叠重复的弧旋勾卷以及灵活多变的组合形式,能够有效赋予云纹图案以叠加般的“立体感”。虽然说清朝宫廷服饰中的叠云纹组合形式是灵活多变的,但是总的还是维持表现了朵云的艺术意象,这样能够凸显出云纹图案的自然飘逸特点;第三是补服纹样。清朝宫廷服饰中的纹样所代表的阶级差异主要体现在所使用纹样的物种稀缺程度、体态以及性情上。以补服纹样为例,在清朝宫廷服饰纹样艺术表现中,补服纹样也是一种常见的纹样。其中文官服饰的补服纹样为禽,武官服饰的补服纹样为兽,形成了“文官用禽,武官用兽”的局面。其中飞禽类动物有着身法灵敏、聪颖睿智的特点,象征着思辨能力强,因而被用于清朝宫廷文官服饰纹样设计上。而走兽类动物则有着身法矫捷、勇猛无畏的特点,象征着骁勇善战的武将,因而被用于清朝宫廷武官服饰纹样设计上。根据品位的不同,清朝宫廷不同官员所穿服饰的补服纹样也是各不相同,一品文官服饰的补服纹样为仙鹤,二品文官服饰的补服纹样位锦鸡,三品文官服饰的补服纹样为孔雀,四品文官服饰的补服纹样位云雁。一品武官服饰的补服纹样位麒麟,二品武官服饰的补服纹样为狮,三品武官服饰的补服纹样为豹,四品武官服饰的补服纹样位虎。由此可见,在清朝宫廷服饰纹样中所对应的不同动物,官员自身的地位等级越高,那么他们所穿宫廷服饰中的动物纹样生存能力越强、攻击力越高,这是一种地位与权力的象征。清朝宫廷服饰补服纹样图案造型设计通常为方形构图,具有明显的发展规则。补服纹样构成模式则是以具象生物为核心主体,宫廷官员依据不同品级所穿服饰的补服纹样会有着不同的纹饰。比如,清朝宫廷二品文官身上服饰的补服纹样纹饰为祥云、海水、锦鸡、珊瑚珠绣等;五品文官身上服饰的补服纹样纹饰为太阳、江涯、白鹇、海水等。清朝宫廷官员服饰上的补服纹样无论是在外观造型设计模式上,还是在构成模式上都呈现出了统一与变化、对称与平衡的基础法则,这样能够让原本看起来繁琐复杂的补服纹样图案变得更加整齐稳定和庄严肃穆。
1.2纹样意义特征
纹样在清朝宫廷服饰设计中的应用表现,不单单只是起到美观装饰作用,还有着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是国家统治者权力的象征,不同纹样有着不同的文化寓意,人们需要深入学习了解其历史文化背景。清朝宫廷服饰上不同纹样符号所传达的内容是有一定差异的,他们主要是通过纹样图案和色彩差异进行体现等级差别。比如,清朝宫廷三品武官所穿服饰的纹样为彩绣补纹样,配以小朵花卉、太阳、海水等其他装饰纹样;六品武官所穿服饰的纹样为彩绣补,配以海水、江涯、蝙蝠、如意、金鱼等。清朝宫廷服饰纹样还是作为皇家权力的象征,以龙纹为例,绣有龙纹的服饰称之为龙袍,其只限于皇帝,而其他官员通常称之为蟒袍。龙纹在清朝宫廷服饰上的设计应用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其中团龙图案主要是被设计应用在皇帝龙袍的前胸与后背上,这样能够凸显出作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至高无上地位。龙袍上的云龙纹则是龙纹与云纹的配合设计应用,其能够展现出不同身姿巨龙在云纹中的灵活翻动的画面景象。
清朝宫廷服饰纹样意义特征不只是体现在皇家权力与等级上,还表现在吉祥寓意上。清朝宫廷服饰中出现的吉祥纹样主要包括了四种美好寓意,它们分别是富、贵、寿、禧。以清朝宫廷服饰中的蝙蝠纹样图案为例,蝙蝠纹样有着丰富的文化寓意,有时它象征着富贵和康寿,有时象征着幸福吉祥的生活即将降临到人们家中,有时则象征着迎来好运、寓意着初趋吉避凶。蝙蝠中的“蝠”字与“福”字谐音,因此蝙蝠形象被人们视为一种幸福的象征。又比如,清朝宫廷服饰上的如意纹样,其有着吉祥辟邪、承载祈福、万事如意等美好寓意,也是古代民间社会广泛应用的“平安如意”、“吉庆如意”、“富贵如意”等吉祥图案。在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吉祥文化是重要组成部分,其代表着千千万万劳动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是一种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民俗文化。
2.清朝宫廷服饰纹样形成原因
2.1满族对自身民族文化特色的传承发扬
我国清朝主要是由满族和一些汉族地主阶层代表进行统治管理的,最高统治者为满洲爱新觉罗氏。由于政府极为重视民族特色服饰文化的传承,统治者将满族审美观念、人文习俗以及生活环境融入到宫廷服饰纹样设计表现中。首先是满族审美观念在清朝宫廷服饰纹样形成中的体现,相较于汉族人民,满族人民外形更为高大硬朗,有着积极进取、热情奔放的民族性格特点,因而他们会有着自身独特鲜明的审美观念和情趣特点。满族的花盆底鞋将女性形体纵向拉伸,会促使她们走起路来显得更加高贵典雅和端庄严谨。受到该种艺术审美理念的影响,“满花式”纹样在设计刻画上需要与那些具有夸张气质的鞋帽设计相呼应。满族人民具象与写实审美倾向,与汉族人民所推崇的抽象含蓄审美可谓是截然不同。在清朝宫廷服饰上人们能够直观清晰看到各种具象的动植物纹样,其代表着满族人民对自然万物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们丰富的思想感情;其次是满族人文习俗与信仰的体现。清朝满族受到了萨满教的影响,在宫廷服饰纹样图案设计应用上,他们除了会借鉴使用汉族人民常见的各种具有美好寓意的纹样,还会根据萨满教教义对纹样图案进行物化设计,充分表达自己祈福纳祥的习俗文化观念。比如,在清朝宫廷服饰中的补服纹样,宫廷皇族服饰通常使用园补,而文武百官服饰则是使用的是方补,而促使该种形式纹样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受到满族宗教信仰文化的影响;最后是满族生活环境与生产方式的体现。满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特鲜明的生产生活风俗文化,他们是一个善于博收外来文化并融汇创新的民族,主要生活于我国辽宁、黑龙江、吉林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等地。满族人民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不喜欢受到束缚和限制,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他们是以狩猎为主,无论男女老少都崇尚骑射,男孩从小练习射箭,女人出嫁时也会携带弓箭。这也促使他们在清朝宫廷服饰纹样设计应用上体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清朝最高统治者极为重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比如,在清朝乾隆统治时期,宫廷服饰外观形式设计表现最大程度还原传承应用了满族紧身的民族特色,在纹样图案设计上则是创新运用了汉族的纹样形式,最终形成了兼容并蓄的宫廷服饰纹样特色。
2.2对汉族传统文化的吸收借鉴
清朝宫廷服饰的设计演变发展是建立在满族传统服饰文化基础上的,其传递出来的文化精髓则是出自于传统汉族文化。虽然说清朝的建立统治是以外圈入侵方式实现的,但是清朝的满族统治者并没有排斥吸收利用汉族文化,而是做到了相互借鉴与融合。汉族的传统民俗文化、政治观念以及阶级礼制等都在影响着清朝宫廷服饰纹样的外观设计与内涵表达。首先是在民俗文化与审美观念吸收借鉴方面,清朝政府虽然说非常重视对本民族服饰制度的传承发扬,但是在与其他民族融合发展过程中,清朝宫廷服饰纹样设计表现还是受到了汉族民族文化与审美理念的影响。比如,在满族传统服饰面料使用上,满族主要是以毛皮类的袍服为主,日常生活中所穿的丝质类和棉质类的服饰偏少,无论是服饰面料种类,还是服装款式都是以简洁大方为主。而汉族服饰则是讲究各类装饰设计应用,服饰面料上会绣上精美华丽的纹样,并配以各种装饰品。因而,后续清朝宫廷中的服饰纹样设计应用就是参考借鉴了汉族服饰的纹样艺术创作内容与手法;其次是在阶级礼制与政治观念吸收借鉴方面,清朝服饰制度文化的建立形式,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最高统治者满族对汉族阶级统治与政治观念的借鉴。在满族清入关之前,他们的服饰设计主要是生活环境与生产方式的影响,服装款式主要是以简洁实用功能追求为主,并未在服饰制度上产生明确的阶级划分与等级观念。而在满族清入关建立政权之后,满族统治者开始意识到借鉴使用本土汉族文化快速发展的功利性与先进性,这样能够帮助满族更好巩固政权,拉近与汉族人民之间的关系,同时提升满族服饰制度建设发展水平。早期清朝宫廷服饰纹样的形式设计表现基本上是模仿汉、宋等朝代,无论是服饰纹样的题材选择应用,服饰纹样的主题设计,都是参考借鉴了明朝时期的纹样种类和创作手法。当时间来到清朝康熙统治时期,该时期满族政权已经有了进一步的巩固,其艺术审美品位不在停留于传统满族服饰的简洁实用性,而是追求服饰设计的华丽美观性,开始将多样化的美丽纹样图案设计融入到宫廷服饰设计中,进而导致清朝宫廷纹样艺术风格的极大程度转变发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清朝宫廷服饰纹样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有着独特丰富的艺术审美价值,还有着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值得人们去深入学习研究和创新传承应用。清朝宫廷服饰纹样是与古代各民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人文习俗、审美观念以及政治观念等息息相关的,其纹样形成受到了不同时期不同民族文化的影响,有着鲜明的特征和精神文化内涵,能够充分体现出民族性和阶级性。清朝宫廷服饰纹样艺术文化也凭借其特有的风格,受到了当代服饰艺术创作者的青睐。
文章来源: 《新美域》 https://www.zzqklm.com/w/qk/29468.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