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其他论文 > 正文

课程思政在中职素描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作者:罗蓝来源:《大河美术报》日期:2025-05-06人气:9

        研究背景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课程。在中职的素描教学中引入思政元素,有利于发挥美术课程的德育功能,使教师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

  目前,在中职素描课程的教学中,教师更多注重教授学生具体的绘画技能,对课程思政的重视度不足。此外,学生在作画过程中,存在绘画兴趣不浓厚等问题,这导致学生课堂作业完成度不高,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在素描课程中,融入思政教学最关键的是要让学生理解画家所具有的绘画思想理念,需要学生在掌握相关绘画技艺的同时,将画家的思想与个人相结合,使学生对相关的美术作品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绘画技艺。

  何为“课程思政”

  一方面,课程思政是指把思政贯穿美术课程的全过程。如此一来,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优秀作品的文化价值,还使学生了解画家对传统的坚守、对创新的探索,对学生起到榜样和表率的作用。另一方面,课程思政包括将教学内容与当前艺考政策、当前职业教育要求、时代发展等内容结合,从而实现课程的创新性发展。

  课程思政在中职素描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将教学内容与工匠精神相联系

  教师在进行素描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向学生讲述著名画家的经典成长事迹和具体的美术佳作诞生历程等方式,使学生坚定学习素描的信念。同时,使他们进一步理解“匠心品质”的内涵,把握“工匠精神”的本质,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在素描教学过程中,通过艺术大师成长案例的深度解析,课程可以着重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专业态度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此引导其构建严谨的治学理念。具体实施中,教师可依托人物传记分析法,将艺术家的创作历程解构为“逆境突破——技法革新——风格形成”三阶成长模型,使学生在认知迁移中实现创作理念的优化与创新能力的跃升。

  以现实主义画家阿道夫·门采尔的教学融入为例,该艺术家18岁考入柏林美术学院却因教学理念冲突遭退学,但始终坚持自主研习。通过对其1850—1880年间素描作品的技术谱系分析,可见门采尔在社会剧烈变革背景下,系统研究钢铁工业场景的表现技法,开创性地将石墨条、炭笔与擦笔技法融合运用,其《轧铁工厂》系列素描稿通过动态构图与光影控制,成功捕捉工业革命的时代脉搏。这种“在技术探索中回应时代命题”的创作路径,恰与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的“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原则形成教学共振。在德国,提到门采尔时,大家都会为他那“苦行僧”般的执着而赞叹。他一生都在求学和作画,他身上的优秀品质值得学习。

  因此,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将艺术大师的学习经历与学生的个人成长相关联,有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观、专业观、职业观,使课程思政在学生专业成长、观念建立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将创作理念与课程思政相关联

  在将课程思政融入素描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把文化发展热点议题引入课堂,使学生正确解读素描画家的创作初衷与时代发展的相互作用,让学生把在课堂上形成的鉴赏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带入生活,把课程思政在课堂内外浸润,发挥正向的引导作用。例如,在面对各种突发的意外时,许多画家用画笔来描绘全国人民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的精神力量。

  此外,还需要将教师指导学生的作品创作理念与时代的发展相联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做好最新的素描展览活动宣传工作,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相关素描展览活动,用心辅导学生的创作,并鼓励学生积极投稿,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课程思政在中职素描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将课程思政融入素描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种方式不仅顺应了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还有利于落实中职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此外,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个人成长,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素描技艺。

  结语

  在中职素描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实践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的专业学习诉求、职业规划诉求为依据,并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开展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美育思政活动。

  在素描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思想的引领,合理渗透工匠精神,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意识,同时,积极将工匠精神融入作品创作,逐步突破自我,让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课程思政对专业学习的促进作用,以增强学生对专业发展、职业规划的自信。


文章来源:  《大河美术报》   https://www.zzqklm.com/w/qk/35647.html

上一篇:美术特长生的认知风格与英语教学策略
下一篇:没有了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