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镇南文物遗存对利津县地域文化传承的价值研究
摘要:文章深入探讨岳镇南文物遗存对利津县地域文化传承的价值,从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及艺术文化三个维度剖析其重要意义。岳镇南作为清代廉吏,其文物遗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与文化内涵,反映了当时的官德风貌、家族文化及艺术成就。同时,文章提出加强宣传推广、促进文旅融合、建设主题文化馆与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等策略,旨在通过合理保护与利用岳镇南文物遗存,推动利津县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当地文化建设提供有益借鉴,助力文化繁荣。
关键词:岳镇南;文物遗存;文化传承
在中华大地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众多仁人志士留下了宝贵的文物遗存,这些遗存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地域文化传承的关键载体[1]。岳镇南作为清朝道光年间的贤臣廉吏,其文物遗存对利津县地域文化传承具有独特价值。他的一生,是为官清正廉洁、心系百姓的一生,其事迹与文物遗存成为利津县乃至山东地区的文化瑰宝。深入研究岳镇南文物遗存,对于传承地域文化、弘扬廉洁精神具有重大意义,也为当今社会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与历史文化资源。
一、岳镇南文物遗存对利津县地域文化传承的价值
(一)历史文化价值
岳镇南,这位清朝道光年间的贤臣廉吏,以其清正廉洁、政绩斐然的一生,成为山东利津的骄傲。他出身于书香门第,家风严谨,自幼便在诗书传家与德行为本的环境中成长。受家风熏陶,他勤奋好学,读书明理,打下了坚实的学术基础,为日后清廉为官奠定了深厚的思想根基。道光二年,岳镇南中进士,此后历任多个要职,从监察御史到九江知府,再到浙江盐运使、云南布政使,他始终秉持公正、廉洁奉公。在直隶按察使任上,他留下了“兰岫清风携两袖,柏台双肃列双株”的诗作,这不仅是他为官生涯的真实写照,更是他廉洁精神的艺术表达。这种精神成为利津县乃至山东地区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为后世为官者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激励着人们坚守廉洁底线,传承正直品格。
“一山一水一圣人”这句名言最早出自岳镇南之口,寥寥几字,道尽齐鲁大地的钟灵毓秀与深厚底蕴。它不仅体现了岳镇南对家乡文化的深刻理解和高度概括,更使得这一文化符号深入人心,成为山东文化的经典总结语。岳镇南的生平与贡献,如同一座精神丰碑,屹立在历史的长河中。他的廉洁精神与文化传承,不仅在山东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更在全国范围内树立了为官与做人的榜样。他的事迹被口口相传,成为激励后人的重要精神力量,提醒着人们在时代的征程中,要以廉洁为舵,在人生的航程中破浪前行,共同铸就风清气正的时代华章。
(二)民俗文化价值
岳镇南亲题的寿匾“南极星辉”为杉木制,刻有遒劲有力的四字,落款为“翰林院编修宗弟镇南题”,并有两枚印章。此匾是岳镇南道光三年拜谒同宗兄长时所题,反映了清代的书法造诣及文化习俗。在当时,题匾赠予是一种常见的社交和文化行为,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以及对长辈的尊敬之情。这块寿匾承载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它不仅展示了岳镇南的书法才华,还让我们得以窥见清代的社交礼仪、家族文化以及民俗风情。通过对这类文物的研究和传承,可以深入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民俗习惯,丰富利津县的民俗文化体系,增强人们对本土民俗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艺术文化价值
岳镇南的文学造诣和书法艺术尤为突出。他的诗词文章流传千古,书法作品笔力遒劲,气韵生动。他曾书写一副对联,道光皇帝见后连声称赞,并命人贴于显眼之处,其书法作品深得皇帝赞赏,体现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底蕴。此外岳镇南的诗作呈现了其个性与政治生涯,属于文学艺术方面的珍贵遗产,例如《庚子仲冬调任直隶,嘉平望后由甘赴都留别兰州同僚六首》其一,借简洁且有韵味的叙述,岳镇南爽朗的心境以及刚正不阿的气质得以生动呈现,这些文学和书法作品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是岳镇南个人艺术才华的体现,也是清代文化艺术的典型代表。对于利津县来说,这些艺术瑰宝丰富了当地的文艺资源,为艺术创作与审美教育提供了素材和灵感,可提高当地民众的艺术素养与审美水平,推动艺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岳镇南文物遗存对利津县地域文化传承的策略
(一)加强文物遗存宣传
借助现代媒体以及网络平台,针对岳镇南的文物遗存展开广泛的宣传工作,比如制作专题纪录片、举办线上展览、推送相关文章等方式,以此让更多人可了解岳镇南的生平事迹、其廉洁精神以及文物背后所蕴含的故事,组织专家学者对文物的价值展开深入研究与解读,凭借举办讲座、开展研讨会等形式,向社会大众传播与之相关的知识,提高人们对于岳镇南文物遗存的认知程度以及关注程度,提高其在地域文化传承过程当中的影响力[2]。
(二)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把岳镇南的文物遗存跟当地旅游资源相互结合起来,打造出带有特色的文化旅游线路,例如去开发岳镇南的故居以及其曾经任职的地方等相关景点,并且融入文化元素,设计出互动体验项目,使得游客在游览的过程当中可感受到岳镇南的廉洁文化、家族文化以及艺术魅力,另外也可开发跟岳镇南文物有关的文创产品,例如复刻寿匾、诗集、书法作品等,将其当作旅游纪念品,这样能契合游客的文化消费需求,又能传播岳镇南文化,推动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提升利津县文化旅游的吸引力与竞争力[3]。
(三)建设文物主题文化馆
于利津县建造岳镇南文物主题文化馆,将岳镇南的各类文物遗存进行集中展示,像寿匾、诗集、书法作品以及官服复制品等都在其中,该文化馆运用文字介绍、图片展示、实物陈列、场景还原等多样方式,全面呈现岳镇南的生平经历、文化成就与精神品质,并且设置互动体验区,开展书法培训、诗词创作、廉洁教育等活动,促使文化馆成为一个融合展览、教育、研究、交流功能的文化平台。这对岳镇南文物的保护与传承颇为有益,也能成为利津县地域文化传播的关键窗口,吸引更多人留意并研究当地文化。
(四)融入乡村产业振兴
把岳镇南的文物遗存融入乡村产业振兴之中,这一举措结合了乡村振兴战略,在岳镇南故居所处之地以及周边的乡村区域,积极发展以岳镇南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旅游、特色农业等产业,着手打造有文化特色的乡村景观,构建廉政文化广场、书法艺术长廊等相关设施,举办各类文化节庆活动,以此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带动当地农产品的销售以及服务业的发展。借助文化产业与农业、旅游业的有机融合,达成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态势,传承和弘扬岳镇南文化,促使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三、结语
岳镇南的文物遗存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利津县地域文化里极为关键且珍贵的一部分,历经漫长的历史岁月,这些遗存见证了廉洁奉公的事迹、传承了家族的荣耀、彰显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已然成为地域文化的精神标识。深入挖掘其价值,可让先贤的精神跨越时空,润泽当代,滋养百姓的心灵。以岳镇南的文物作为纽带,联结起过去与现在,使清正廉洁、崇文重教等美德融入时代的脉搏,为利津县的文化传承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如今这些遗存静静诉说着往昔的辉煌,等待着更多人去探寻其背后的故事,让地域文化薪火相传、光彩夺目,持续为社会发展提供文化滋养以及精神支撑,帮助文化自信稳步向前迈进。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