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其他论文 > 正文

四川省人口老龄化对居民储蓄的影响

作者:王娜来源:《经济导报》日期:2025-10-21人气:44

摘要:随着四川省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其对居民储蓄行为的影响日益显著。本文基于2010—2021年四川省相关数据,通过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居民储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与人口老龄化程度对居民储蓄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与社会保障支出对储蓄的影响不显著。同时,本文还提出应通过优化人口政策、促进老年产业发展、开发老年人力资源等措施,以缓解老龄化对储蓄与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居民储蓄;可支配收入;抚养比;社会保障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四川省作为人口大省,老龄化问题尤为突出。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四川省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达16.93%,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老龄化不仅改变人口结构,还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居民储蓄行为,进而对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现有研究在老龄化对储蓄的影响方向上存在分歧,部分研究认为老龄化降低储蓄率,也有研究指出预防性储蓄动机增强可能推高储蓄水平。因此,本文以四川省为例,结合生命周期理论与预防性储蓄理论,实证分析老龄化对居民储蓄的影响,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二、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对老龄化与储蓄关系开展了广泛研究。国外如Horioka(2010)发现亚洲国家老龄化导致储蓄率下降;Frini(2022)指出失业风险增加会降低老年储蓄需求。国内研究方面,蒋云赟(2009)发现老年抚养比与储蓄率正相关;赵昕东(2017)则指出养老保险与老龄化共同作用导致储蓄率下降。尽管结论存在差异,但多数研究认同老龄化对储蓄具有显著影响,且影响因素多样。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引入可支配收入、社会保障支出等变量,进一步探讨四川省老龄化对储蓄的作用机制。

  三、四川省人口老龄化现状

  (一)年龄结构变化

  2010—2021年间,四川省老年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少年儿童比重下降,劳动年龄人口自2017年起逐年减少,人口结构老化趋势明显。

  (二)抚养比变动

  老年抚养比从2010年的15.19%升至2021年的26.33%,超过少儿抚养比,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三)空间分布差异

  省内老龄化程度差异显著,资阳、自贡等地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20%,而三州地区仍低于10%,但整体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四、理论机制分析

  (一)生命周期理论

  老年人退出劳动力市场后依赖储蓄生活,导致储蓄减少;同时中年人为养老进行储蓄,又可能增加储蓄。

  (二)预防性储蓄理论

  面对未来收入与医疗等不确定性,居民倾向于增加储蓄以规避风险,老龄化加剧进一步强化这一动机。

  五、实证分析

  (一)变量与数据

  选取人均储蓄余额作为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包括平均工资、家庭人口数、社会保障支出、实际可支配收入和老龄化程度。数据来源于2010—2021年《中国统计年鉴》和《四川省统计年鉴》,并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二)模型构建

  通过散点图初步判断变量间线性关系,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如下:

  Y=β0+β1X1+β3X3+β4X4+β5X5+ε

  其中,Y为人均储蓄余额,X1为平均工资,X3为社会保障支出,X4为实际可支配收入,X5为老龄化程度。

  (三)实证结果

  经逐步回归剔除不显著变量,最终模型为:

  Y=-0.024+0.824X4+0.177X5

  结果显示,实际可支配收入与老龄化程度均对储蓄有显著正向影响,弹性系数分别为0.824和0.177。

  六、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四川省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老年抚养比上升,劳动力供给减少;

  2.实际可支配收入与老龄化程度是影响居民储蓄的主要因素,二者均与储蓄正相关;

  3.平均工资与社会保障支出对储蓄影响不显著。

  (二)政策建议

  1.优化人口政策:推行积极生育政策,鼓励年轻人口流入,缓解老龄化压力;

  2.促进老年产业发展:推动养老服务、医疗保险等产业发展,引导老年储蓄向消费转化;

  3.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支持健康老年人再就业,延长劳动年限,提升其可支配收入与储蓄能力。




文章来源:《经济导报https://www.zzqklm.com/w/qt/35712.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新乡)律师事务所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