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艺术论文 > 正文

拉班动作艺术视角下傣族手语舞创作实践 ——以《彩云之南》为例

作者:谢钰龙来源:《尚舞》日期:2025-10-21人气:12


摘要:在拉班动作艺术视角下,傣族手语舞的创作实践展现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达形式。文章以《彩云之南》为例,深入探讨了拉班动作艺术理论在傣族手语舞创作中的应用与融合。通过对《彩云之南》舞蹈动作的细致分析,揭示了拉班动作艺术中空间和谐、力效平衡等核心理念如何在傣族手语舞中得到体现和发挥。文章旨在通过这一实践案例,为傣族手语舞的创新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也为拉班动作艺术理论在舞蹈创作中的广泛应用拓展了新的视野。

关键词:拉班舞谱;空间和谐;力效平衡;傣族手语舞;彩云之南

 

基于人体动作科学家鲁道夫·拉班创建的拉班舞谱、空间和谐和力效平衡等拉班动作艺术原理,而形成的一种具有特色鲜明的傣族手语舞实证研究,强调在拉班舞谱记录分析傣族手语舞生命镜像基础之上,既重视空间和谐形塑傣族手语舞生命维度的特征分析,也关注力效平衡绽放傣族手语舞生命张力的个性研究。不仅能够拓展傣族手语舞创作思路,而且能够实现傣族手语舞创作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关于傣族手语舞研究的开创性成果,见于庞佳教授《中国民族民间手语舞蹈》(2016)一书,采用图文并茂形式呈现傣族手语舞创作的思路和方法,力图阐明傣族手语舞是在手语和傣族民间舞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手舞”言说的艺术形式,同样为本文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方法。她躬耕手语舞蹈领域,让笔者亲历了一种值得追随和奋辑前行的生命力量。

 

1.拉班舞谱书写傣族手语舞的生命镜像

拉班舞谱是由拉班发明的一种舞蹈记谱法系统,用于记录分析人体动作。拉班舞谱首席专家盖斯特(Guest)指出,拉班记谱法是一种国际性的“语言”,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性动作知识文化的大门。它的重要任务在于记录分析舞蹈空间创作的和谐性及其舞蹈动作语言的力效特征,重视以人为本的身心和谐训练。空间和谐舞谱记录舞者的空间定位及轨迹,分析其在门平面上升与下沉,轮平面前进与后退,及桌平面舒展与封闭三个平面空间意象的塑形和谐性(图1、图2)。

 

图片1.png 图片2.png


1 空间和谐门平面、轮平面、桌平面  图2 门平面、轮平面、桌平面舞谱

空间和谐A阶螺旋形(A Scales Volutes)舞谱记录舞者门平面、轮平面、桌平面有序的                            十二个空间和谐运动的力效动作(图3)。

这十二个空间依次为1右高位、2后低位、3左斜前位、4右低位、5后高位、6右斜前位、7左低位、8前高位、9右斜后位、10左高位、11前低位和12左斜后位。力效舞谱则是记录舞者浮动(Float)、滑动(Glide)、轻敲(Dab)、弹动(Flick)、冲击(Punch)、砍动(Slash)、扭动(Wring)和压动(Press)等八种力效动作,揭示舞者空间、时间和力量的两级情感与十二个空间秩序之间的和谐关系(图4)。]借助拉班舞谱的可视化,傣族手语舞空间秩序与生命秩序的和谐性在力效平衡中得以实现,给定出拉班舞谱书写傣族手语舞生命镜像的实践方略。

 

图片3.png 图片4.png


3 空间和谐A阶螺旋形舞谱              图4  八种力效舞谱

 

2.空间和谐形塑傣族手语舞的生命维度

空间和谐通过人与自然交互过程中建构的和谐关系方略,形塑傣族手语舞的生命维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全球物种灭绝速度不断加快,……我们要同心协力,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党中央把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全面推进建设美丽中国的新征程。带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本文以原创傣族手语舞《彩云之南》“谁轻轻呼唤,在云端梦回身旁,云南心方向,孔雀飞,回忆悠长”舞段创作为例,遵循手语释义与傣族民间舞手型手位融为一体的创作原则,将生命之流维系贯通空间和谐,映现傣族人民模仿孔雀灵性之美的审美现象,集中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的生活图景。

首先,“谁轻轻呼唤”空间和谐创作。“图5谁”右手伸食指左右晃动面露疑问表情的手语释义,通过孔雀照影后屈腿跳营造“右高位”寻觅美丽云南的空间意象。“图6轻轻”双手掌心向上微抬,在“图7呼唤”双手五指微曲置于嘴两侧模仿呼喊手语释义的推演下,前者双端手上延伸、跪蹲构成“后低位”,与后者七位翻盖手、勾踢步缔结“左斜前位”一顺边的三道弯体态,表征傣族人民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上顺应自然。

   图片5.png 图片6.png

5  谁                           图6  轻轻

 

  

 


7  呼唤                          图8  在

    其次,“在云端梦回身旁”空间和谐创作。“图8在”右手伸拇、小指置于左手掌心,与“图9云端”双手成“”形在头部上方转动的手语释义。前者经七位翻盖手、跪蹲起伏动律构成“右低位”,联结后者双合翅、右摆腿跳“后高位”,关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天地之美。“图10梦回”右手伸拇、小指经太阳穴斜上旋转,回望“图11身旁”双手掌心贴于胸部下移的手语释义,前者推拉手横摆动律的“右斜前位”空间意象,与后者照影、跪蹲起伏动律构成“左低位”,合力铸成美丽孔雀热爱家乡青山绿水的动作智慧。

  

 


9  云端                        图10  梦回

  

 


11  身旁                       图12  云南心

再次,“云南心方向”空间和谐创作。“图12云南心”双手五指成“”形在头部上方转动表示云,贯通右手掌形指尖向下表示南的手语释义,及双手拇、食指搭成“”形贴于胸部表示心的手语释义。前者经顶弹手前点小跳、至体前侧提腕正步半蹲的“云南”舞姿,与后者双端手营造“心象”前点小跳共铸“前高位”空间物象。追随“图13方向”双手拇、食指搭成方形、掌心相对前伸的手语释义,经推拉手、前屈腿小跳构成的“右斜后位”,寻找向往幸福生活与外部自然世界和谐统一的途径。

最后,“孔雀飞回忆悠长”空间和谐创作。经“图14孔雀飞”双手掌心向下扇动,“图15回忆”右手伸拇、小指经太阳穴斜上旋转的手语释义推演,模拟孔雀顶弹手及后屈腿跳构成的“左高位”逐云追梦,契合了七位翻盖手跪蹲归家情愫的“前低位”空间审美情趣。受使命感驱使,“图16悠长”双手食指直立、指面相对向两侧拉开的手语释义,充盈着七位翻盖手、后屈腿小跳“左斜后位”,给人以美好幸福的空间感受。

 

图片13.png 

13  方向                          图14  孔雀飞

  

图片15.png 


15  回忆                         图16  悠长

 

3.力效平衡绽放傣族手语舞的生命张力

力效平衡是指在熟练掌握和习惯使用的力效必须与其对抗力效保持平衡,过分强调使用某种力效时,其对抗力效可以自动补偿。拉班指出,选择亲近关系的力效才能实现空间和谐的本质。亲近力效是指改变空间、时间、力量某一级动作因素,动作质感接近。而对抗力效则是改变空间、时间和力量三项动作因素,形成相反的动作质感。在亲近力效和对抗力效动态平衡的过程中,绽放傣族手语舞的生命张力得到了傣族手语舞《彩云之南》的直观显现。

例如,“谁轻轻呼唤”浮动亲近滑动亲近压动力效平衡创作。“图5谁”孔雀照影映现间接空间、持续时间、弱的力量的“浮动”力效,“图6轻轻”将前一舞姿间接空间转化为直接空间,时间和力量元素不变,双端手轻轻掠过身体的“滑动”力效,显现净化心灵重铸人格的含蓄内在美。相较于前一舞姿,“图7呼唤”在勾踢步强的力量驱使下形成的“压动”力效,起伏动律跪蹲顺应劳作赞美田野、尊重自然,在此意义上好似孔雀栖息下垂的尾羽勾勒出的三道弯身体意象得以凸显和发展。再如,“在云端梦回身旁”压动对抗弹动对抗压动力效平衡创作。“图8在”延续“压动”力效成跪蹲、七位翻盖手平开交替划“8”字圆,与“图9云端”形成对抗“弹动”力效。即将前一力效转换为间接空间、弱的力量、持续时间的动作质感,双合翅生命意识被强化,暗含着“图10梦回”推拉手与“图11身旁”照影同构“压动”力效,傣族人民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好愿望中与生态危机斗争的生命倾向。

又如,“云南心方向”弹动亲近砍动力效平衡创作。“图12云南心”通过顶弹手和前点小跳造势的“弹动”力效,生发孔雀“神鸟”悦动于心建设美丽云南的美好愿景,消散了前一对抗“压动”力效排除自然制约,转而与“图13方向”形成砍动亲近力效的动作质感,强调小跳力量强的动势,迫切与自然共创幸福生活。最后,“孔雀飞回忆悠长”砍动对抗滑动力效平衡创作。“图14孔雀飞”保持前一砍动力效,在点线空间流动过程中营造顶弹手逐云追梦气聚生万物的动作特征。其终归是为了塑造“图15回忆”“图16悠长”孔雀跪蹲归家情愫的“滑动”力效,祈祷神灵和大自然保佑美丽云南风调雨顺。正是因为亲近力效和对抗力效身体能量的流动与平衡,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命题弥漫在傣族手语舞审美体验之中。

 

4.结语

依托拉班动作艺术理论赋能,傣族手语舞作品《彩云之南》才有据可依得以塑形。从拉班舞谱书写傣族手语舞的生命镜像、空间和谐形塑傣族手语舞的生命维度、力效平衡绽放傣族手语舞的生命张力等三个实践路径中,体现对拉班动作艺术理论与傣族手语舞特色文化的守正创新。因此,傣族手语舞创作要立足特殊舞蹈教育背景,抓住拉班动作艺术理论发展的历史机遇,探寻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和谐发展的艺术路向。






文章来源:《尚舞https://www.zzqklm.com/w/wy/26862.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新乡)律师事务所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