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不良资产处理方式研究
对于我国来说,国有资产不仅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也是保障。因此,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强化对国有资产的监管,保障国有资产的价值增值,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中之重。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在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中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国有企业中存在的不良资产不仅没有减少,还呈现出不断上涨的趋势。根据近些年来有关部门对国有企业不良资产的调查结果可知,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的不良资产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国有企业总资产的增长速度。在这样的形势下,解决国有企业中的不良资产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
1 国有企业不良资产的产生的原因分析
我国的国有企业不良资产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不同的国有企业产生不良资产的原因各不相同,比如内部机制不完善、产权关系混乱、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原因。
1.1 内部机制不完善
内部机制是一个企业控制自身内部健康运行的重要机制,如果内部机制不完善就会导致企业内部没有明确的内控标准,没有完善的内控程序,没有规范的内控内容以及没有明确的内控责任。在我国的一些大型国有企业中,由于没有完善的内部机制或者执行不力,导致这些企业中的监督机构、决策机构以及权力机构没有和企业的管理者建立起有效的均衡机制,不仅没有没有一个明确的经营目标,并且对管理者的决策、能力、职责等问题没有相关的控制和监督,出现了对企业一些重大决策事前没有进行论证、事中没有进行必要的控制和监督、事后没有进行有效的跟踪问责问效等一系列问题。再加上国有企业内部人员大多数是来自政府部门,对经济、市场、投资等的了解程度较低,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必然会产生不良资产。
1.2 产权关系混乱
历史原因导致现在我国国有企业全都存在产权关系混乱的问题,对于这部分企业来说,由于它们最初的原始投资来源较为复杂,在后来的的投资初期和运行的过程没有相应明确、规范的法律程序和确认手段,导致最终的产权责任及归属没有落到实处,进而造成在企业的财务资产管理上,每个最初的投资主体都有管理的权利和都需要承担责任。事实上,这样的情况从表面上来看是由多个主体进行管理和负责,但是由于复杂的主体关系,企业的管理实际上是无人负责的状态。另外,最初的各个投资主体投资的企业众多,管理力量被分散,对企业的管理力量有限,导致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去关心投资的盈利及回收问题,进而导致企业对自身的资产经营没有足够的重视,只负责盈利不负责亏损的现象始终存在,最终导致产生不良资产。
1.3 管理制度不健全
良好的管理制度是一个企业健康运行的基础,也是许多企业取得成功的前提,因此,吸取成功企业的管理经验对国有企业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当前我国一部分的国有企业在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尤其是在企业财务资产的管理方面更是显得脆弱不堪。脆弱的管理必将使企业资产呈现低效益运营,必将会有大量的不良资产出现。比如由于企业投资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企业的经营者对市场的了解程度较低,导致经营者会贸然的去投资一些高风险的产业或业务,并且这些投资在执行之后,这些企业的管理者就不再重视被投资方的发展和价值,甚至会忽略掉自身投资的最终收益,同时在投资造成损失后也没有进行相应的处理,而是将其长期的挂在企业的账面上,最终导致大量的不良资产产生。再比如,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是企业的最为重要的资产之一,也是国有企业最主要的获利手段。但是对于一些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管理不力的国有企业来说,由于个人私利或者技术、质量以及保管等问题导致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远远高于其实际价值,进而产生不良资产。
2 国有企业不良资产处理方式
大量不良资产对国有企业造成了巨大的负担,导致国有企业虽然财力雄厚,但是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却不强,因此必须要对国有企业中的不良资产进行处理,加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推动国有企业的发展。
2.1 一般方式(核销处理方式)
一是货币资金中的不良资产的处理:首先,要清查企业中的现金短缺,记录先进短缺数值,扣除责任人赔偿后,确认相关损失同时进行核销账务;其次,企业要清查存款,将呆账坏账理清,明确收款人、债务人的债务、债券关系,分清责任。对不能够回收的款项应当分析其原因,随后进行损失认定或者计提减值。二是坏账损失的处置:对于企业中的各项坏账,企业要分析其原因,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置,及时进行账务核销;三是存货中的不良资产处置:对于这类不良资产,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分别采取转让、折扣变现、再投资、拍卖等处置方式来进行处理;四是投资中的不良资产处置:对于这类不良资产来说,企业要再分析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对于不能回收的,要及时认定为损失,进行账务核销。
2.2 债权重组,债转股方式
债权重组是指债权人和债务人在协商后形成新的协议,一般来说,债权重组的方式主要有将债务转化为资本、以资产偿还债务、减少债务本金、减少债务利息等方式。其中,以资产偿还债务方式主要包括了现金偿还和非现金偿还,如果以这种方式进行债权重组,债务人应该将账面价值和支付的现金或者非现金资产进行价值之间的差额计算,加入到当期损益。另外,债转股也是债权重组中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它指的是将债务转变为股权,从实质上来讲就是债务转换,它包括了两种方式:一种是在不改变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基础上,根据债务人负债的原因和性质来改变债务主体。另一种是改变权利和义务关系性质,将债权关系改为股权关系。
2.3 不良资产兼并与剥离方式
这种方式包括了不良资产的剥离和兼并两种方式。首先,不良资产的剥离是指国有企业需要在其内部建立不良资产管理部门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方式将企业的不良资产合法进行剥离并转入到不良资产管理部门中,而后利用市场机制和相关管理方法、手段进行集中、专业化管理。其中主要包括有以减资方式剥离不良资产、以资产置换方式剥离不良资产、以收购方式剥离不良资产、以投资方式剥离不良资产以及以委托管理方式剥离不良资产等。其次,不良资产的兼并是指企业通过兼并、出售、股份化等方式来实现不良资产主体的重新组合,优化资产结构。其主要包括了企业内部重组、行业重组以及跨企业重组等方式。
2.4 不良资产证券化方式
资产证券化是指将资产进行交易和处理,将流动性低的资产转化为可以流通的有价证券,在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作担保和有专业机构评估风险的基础上来进行流通和发行的一种过程,这样的方式可以通过融通资金来改善不良资产结构。对于国有企业中的不良资产处理来说,资产证券化有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首先,资产证券化处理不良资产是市场化、公开化的,不仅可以加快处理速度,还可以降低处理的成本、减少处理过程中的损失以及防范或者避免金融风险。其次,资产证券化是在具有法律效力协议的基础上来进行的,并且在此过程中有评估机构、信用机构等多种机构的参与,它是一种公正、公平、公开的市场化、规范化的处理方式。最后,资产证券化在处理不良资产中是将多笔不良资产进行组合、捆绑、整理后再进行批量处理的方式。这种批量处理方式不仅具有更高的处置速率,还可以提高资产处理人员的积极性,加快处置的进度。
2.5 利用外资和民间资本的方式
利用外资和民间资本的处理方式是一种新的处理方式,外资以及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不良资产处理,不仅能够拓展其资金渠道,还可以促进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完善自己的经营机制和管理机制。这种处置方式包括了直接向外资和民间资本出售债权、股权以及实物资产;以自身的股权和实物资产和民间资本、外资建立合作关系,组建合资企业;以资产组合出资和民间资本或者外资合作建立合资公司,由合资公司对其中的不良资产进行管理;重组资产和外资建立投资基金;将资产进行证券化以及将资产进行组合和分包,托管给民间资本或者外资企业,利用它们的管理经验、专业技术等来对不良资产进行处置等。当前,在实际的运作中,运用最多的不良资产处置方式还是以出售方式为主,尤其是那些亏损的实体单位,这些单位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是一种负担,但是对外资和民间资本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只要价格合理,就会积极购买。
本文来源:《企业科技与发展》:http://www.zzqklm.com/w/qk/21223.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