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块链的物流金融创新应用研究
表1 2015-2020年物流金融市场规模趋势
年份 市场规模(万亿)
2015 6.58
2016 7.73
2017 9.54
2018 11.99
2019 14.16
2020 16.00
中国物贸与采购协会副主席蔡进表示,如果把2015年作为一个分水岭,那么在这一年以前,物贸的增长速度将超过 GDP增长速度,而此后,物贸的增长速度将与 GDP持平,或者稍逊一筹。国际上著名的埃森哲咨询公司曾经做过一项调查,预计到2030年,物流融资将会在全物流和供应链领域占据15%的份额。
表2 2020-2025年物流金融市场容量预测
年份 市场规模(万亿)
2020 20.54
2021 24.90
2022 29.88
2023 36.06
2024 43.24
2025 51.88
未来一个阶段,物流产业仍然处在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2023年,伴随着我们的抗疫已经获得了阶段性的成功,我们的国家的经济正在加快恢复,我国的物流金融市场也正在随之而恢复。
区块链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各参与方之间的信任度,利用智能合约技术来实现货物的全程跟踪。在这个过程中,银行可以从海量的数据中分析出各个物流企业的信用情况,并通过区块链技术将物流企业的信用信息在全社会进行公开,从而实现对整个物流企业和物流产业进行全流程管理。同时,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物流产业与金融产业间的无缝连接。现在我们在使用区块链技术时,可以借助数字证书、电子签章、电子证照等多种形式对物流过程中涉及到的主体和相关信息进行记录和存证。王梦佳(2022)认为,区块链可以给物流领域带来新的发展机会,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物流金融的相关原理,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地被改进[1]。张述敬(2022)以区块链为切入点,深入剖析我国冷链物流金融发展状况,寻找冷链物流金融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针对我国冷链物流金融的实际需要,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冷链物流金融发展体系,并针对我国冷链物流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为我国冷链物流金融发展提供政策支持,推动我国物流业与金融业的深入发展[2]。黄睿珂,汤春华等(2022)利用区块链技术,从企业信用和风险机理两个角度,探索了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企业供应链融资的可能性,为我国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3]。欧阳菲(2021)从“区块链”和“物流融资”的有关理念入手,着重对目前在国内的“物流融资”的发展状况和问题进行了剖析[4]。田甜铭梓、贾镇浩(2021)结合当前国内的实际情况,运用“区块链+物流金融”的思想,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希望通过金融和技术的结合,来促进物流行业的发展[5]。
1 物流金融的概念与特点
1.1 物流金融的概念
物流金融(Logistics Finance)是基于物流企业本身的仓储、运输、配送等相关业务而产生的融资及金融服务活动。通过对物流企业运营过程中的资金流、信息流的分析,提供以物流企业为核心主体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构建“供应链+物流”的金融服务平台。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对物流金融定义,其是指基于物流企业自身资产、业务情况,针对物流企业本身及其上下游客户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为企业提供融资和信用担保、以及相应的风险控制等金融活动。从这一定义来看,其本质是信用担保贷款业务。中国人民银行将该定义拓展为“供应链+物流”,由此可以看出供应链中包括了订单融资、仓单质押融资等与供应链相关的各类融资活动。
物流金融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有效手段。近年来,我国金融业积极服务实体经济,尤其是对于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小微企业贷款情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9月末,我国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为13.6万亿元,同比增长23.6%,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1.9个百分点;全国中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贷款余额为8万亿元,同比增长15.6%。小微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其抗风险能力较弱、财务信息不透明,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许多难点。解决这一难题,需要有效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增强信用评估水平。
1.2 物流金融的特点
物流金融服务以供应链融资为核心,其服务模式有别于传统融资方式。
1.2.1 物流金融模式下,贸易企业对银行来说不再是单独的交易主体,而是作为供应链中的一个节点参与到交易中。因此,物流企业作为第三方必须与银行、核心企业、物流公司等合作,共同参与到贸易的全过程。而且随着现代物流业的不断发展,物流金融模式将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
1.2.2 物流金融业务开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政策环境不同,而且客户需求和服务水平也存在差异。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获得客户认可需要开展针对性的业务流程优化工作,这就需要有一个统一协调和管理的机构对这些流程进行管理,需要有一套合理的机制来对客户、物流企业、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管理和监督。
1.2.3 物流金融业务开展过程中会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在供应链业务中,银行往往会要求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提供一系列担保或保证措施,并要求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定期向银行汇报相关信息,这就要求参与方能够及时将信息传递给银行,并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但是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经营管理水平较低或者规模较小的物流企业来说很难达到这一要求。因此在供应链中开展物流金融服务时就存在很大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1.2.4 物流金融业务开展过程中容易受到人为因素影响,导致风险管理难度增加。随着我国物流业不断发展以及国内居民消费水平提升,物流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2 区块链技术背景下物流金融存在的问题
2.1 供应链上各方信息不对称
在物流金融体系中,企业、银行、物流公司等主体间的信息不对称是目前存在的问题。在供应链中,信息不对称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第一,客户方(如货主)与供应方(如物流企业)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货主无法全面掌握供应方的生产经营状况以及真实的贸易背景;而供应方在获取客户需求信息方面也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些中小微企业对自身信息的保护意识比较薄弱,他们普遍缺乏有效的手段去获得客户信息。
第二,物流企业与银行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物流企业和银行在物流金融业务中具有不同的目标,因此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2.2 缺乏标准的技术和数据规范
目前,我国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行业标准尚未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也处于空缺状态。在技术层面上,区块链技术在物流金融中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从目前来看,我国对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还不够成熟,更多还是运用在金融领域,但随着区块链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领域实现对其的运用。对于区块链技术来说,其本身就是一个全新的事物,从技术层面上来看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和完善。首先是对区块链中所涉及的技术标准不够明确,比如如何能够对这些数据进行加密或者其他安全机制来保护数据等;其次是对区块链中信息进行存储、传递和验证等技术也需要进一步规范。
2.3 物流企业参与程度较低,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现阶段我国物流企业的服务能力不足,服务水平较低,导致物流金融业务开展受限。
首先,由于我国的物流业起步较晚,而现代物流业也是在近几年才兴起的,所以现阶段我国大多数的物流企业的规模较小,企业运营能力不强。其次,在开展物流金融业务时缺乏经验,在进行贷款申请和项目评估时无法确定项目是否真实存在、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再次,随着电商行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开始涉足电商金融业务领域,而这些物流企业本身是没有实力的,它们可能会通过自己有限的资金实力或者技术水平来开展物流金融业务。最后,在开展物流金融业务时缺乏区块链技术支持。
区块链技术是一项新兴的技术,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而我国缺乏相应的研究机构对这项技术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同时存在区块链平台上所储存的数据安全性较差、数据处理能力有待提高、区块链自身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等问题。而且目前国内很多银行与传统金融机构一样采用“中心化”的模式来实现物流金融业务。银行通过向物流企业贷款来获得利息收入和手续费收入;而物流企业则以仓储监管服务费等形式来收取管理费用;银行与传统金融机构一样无法准确、及时、完整地掌握库存货物信息及实时情况。所以目前来说我国大部分金融机构在开展物流金融业务时并没有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无法实现对客户进行实时监管,造成银行与物流企业在开展相关业务时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
2.4 传统物流企业对区块链的应用仍处于摸索阶段
物流企业是资金流和物流的主要载体,而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新型融资模式,其运作的核心是信用问题,又以风险控制为基础。传统物流企业的业务模式已历经多个阶段,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业务流程、组织架构、核心技术等。其在金融领域的实践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没有基于区块链技术进行有效整合和创新,在实践中遇到了许多阻碍和难题,目前仍处于摸索阶段。在区块链物流金融模式下,物流企业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连接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实现信息共享,通过智能合约保障双方交易执行,简化流程、提升效率,从而形成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新型物流金融模式。
3 基于区块链的物流金融创新应用研究
3.1 实现信息共享,构建信息平台
供应链金融是一种全新的金融服务模式,能够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实现金融服务的供需双方深度融合,然而供应链中各参与方信息共享程度较低,存在数据孤岛现象,缺乏统一标准,因而影响了供应链金融发展的进度。区块链技术的引入可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可在不改变现有业务模式、组织架构的基础上实现信息共享。各参与方可在信息平台上进行信息的实时更新、数据传递与共享。
首先,通过对原始交易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将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分类分析形成数据清单,将不同的数据清单对应到不同的业务场景中,形成标准统一且符合业务逻辑的业务结构。其次,通过区块链技术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在原始交易数据与信息清单的基础上,不断优化交易结构,制定更规范的业务流程。最后,将已完成的交易数据放入区块链中进行处理与存储,确保数据的不可篡改性。区块链技术具有不可篡改性和可追溯性,可对原始交易数据进行自动验证和校验,保证了各参与方的权益不受侵犯。
3.2 智能合约,构建物流金融生态圈
智能合约是一段经过写定、会自动履行的计算机代码,一旦交易各方签署并上链,合同将在区块链上自动执行。智能合约具有自适应、可编程和低成本等特点,大大提高了物流金融生态圈中信息交换和资金流动的效率。
目前,中国传统的供应链金融还存在着链条长、效率低、成本高、风控难等问题,而基于区块链的物流金融可以实现全流程自动化,其中物流环节可以实现融资方、平台端的智能合约自动化管理。以仓储和配送业务为例,智能合约能够自动配置订单状态,自动触发订单审核、发货、复核等一系列操作流程,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供了有效手段。
3.3 建立多方协作模式,推动金融业务创新
从业务模式来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物流金融可以分为三种业务模式:
第一种,核心企业在银行开立托管账户,将物流监管的数据上链,从而实现对物流企业和客户信用的穿透式监管;第二种,核心企业直接向银行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第三种,核心企业和银行之间通过联盟链实现数据共享和信息互通。
通过区块链技术来实现以上三种模式可以显著提高交易效率、降低成本,在各参与主体间建立信任机制: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例,作为与中小企业最紧密的合作伙伴之一,物流企业具备先天的融资优势。首先是核心企业拥有丰富的货物监管经验;其次是核心企业可以了解客户的经营情况、资产情况等信息并进行科学评估;最后是核心企业对中小企业和银行等金融机构有一定的了解。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联盟链平台将使得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完善、更便捷的供应链金融服务。由于参与主体众多,而且涉及到多方主体利益博弈、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因此要解决以上问题需要多方共同协作。
3.4 完善物流企业区块链应用技术保障
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性使其可以应用到供应链金融业务中,但是,由于区块链本身不具备传统互联网技术的安全性,加上物流企业区块链技术应用能力不足,很容易遭受到黑客的攻击。因此,对区块链技术安全进行实时监测和防护是保障物流企业区块链应用安全的重要举措。物流企业可以利用自身在供应链管理、金融等方面的优势,强化供应链管理系统建设和金融产品创新。同时,也需要利用区块链技术与物联网技术、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优势,不断加强数据分析能力和智能决策能力,通过区块链在物流金融中的应用创新提高物流企业竞争力。
4 结 语
基于区块链的物流金融创新应用研究,是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的一个新途径,是解决供应链金融风险的一种新手段,是我国物流业金融创新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但是目前基于区块链的物流金融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我们应继续加强研究,促进区块链在物流业中的应用和发展,推动物流业与金融业的深度融合,促进我国物流业的现代化、智能化和数字化发展。
本文来源:《物流科技》https://www.zzqklm.com/w/jg/30901.html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
- 《农业经济》论文投稿解析,难度指数四颗星,附好发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