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教育论文 > 正文

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的路径探索

作者:赵红伟来源:《河南经济报》日期:2024-12-12人气:552

高校思政课在学生三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过程中有着关键影响。在当前形势下,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以下简称“三进”),是高校思政工作的关键要务。

一、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推动“三进”工作的重要性

(一)“三进”推进立德树人任务的必然之举

高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大思政课建设是实现这一任务的有效途径。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可以引导青年人树立正确的三观使其坚定理想信念,完善人格。能凝聚人心、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促进其明晰担当时代大任的历史使命和职责,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二)“三进”是推动当前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内驱力

在新时代背景下,思政课面临着信息多元化冲击、社会现实复杂性影响和社会关注度提升等挑战,同时也能更便利的获得丰富的教学资源,实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品质的提升。通过推动“三进”方式改革和创新思政课教育,突破思政课传统教学思维和方式,可以为大学生接受思政教育提供更宽广的空间和长久驱动力。

二、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推动“三进”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未能形成充满动能的教与学互动状态

思政课在铸魂育人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当前思政课仍需完善。有些思政课教师专业素质欠缺,不能深入研究和有效讲述思政课内容,做不到将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语言,只会将知识点满堂灌,教学方式单一,而且所讲述的内容跟不上时代步伐。结果很多学生仅把思政课作为应试内容,无法感化学生,育人效果大打折扣。

(二)未能形成完善的协同育人机制

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推动“三进”工作需要学校各部门、各环节的协同配合。很多高校在协同育人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各部门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作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之间的协作有待加强,对思政课堂教学之外的实践教学环节、第二课堂重视程度不够,对线上思政资源的利用不足,开展活动流于形式,没有很好的起到入心入脑入魂的作用,难以形成育人合力。

(三)未能实现“三进”三要素的有机结合

“三进”三要素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要同时存在的,不能把三个要素割裂开来。“进教材”是基础,“进课堂”是关键,“进头脑”是目标。在某些学校的思政课教学中,不能实现“三进”三要素的有机结合,因此不能引起学生思想共鸣和价值观的提升。

三、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推动“三进”工作的路径探寻

(一)建设“大课堂”,打造良性的教与学互动状态

高校要紧密结合时代发展和学生实际,不断丰富完善思政课教学内容。有效的开展集体备课,运用案例教学、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开设一些具有前瞻性、趣味性的思政公选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切实提高思政课的质量,增强有效的师生互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获得感,才能使教与学达到良性的状态。

(二)搭建“大平台”,完善协同育人机制

大思政课的重要意义在于可以将思政小课堂和更广阔的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在校内,各部门要加强协作,包括加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作用,加强对“第二课堂”的关注。投入更多经费,给师生设立思政专项课题和活动。走出校门,要给学生搭建更多的实践平台,增强三全育人,增强学校和社会的协作引导,形成更加丰富系统的育人体系。

(三)构建“大体系”,促进“三进”三要素系统融合

促进“三进”三要素系统融合的关键在于“转化”,要将思政课内容从教材转化为教学体系,进而转化为学生的价值观。“三进”的三要素是同时存在的,如果三者割裂,将无法保持三要素的内在统一性。因此,要构建“大体系”,提高教师素质,先将知识内化于教师,在课上课下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产生马克思主义的真正信仰。

“三进”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整合各方面力量参与,大思政课为“三进”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和场景。高校要不断推动“三进”工作,切实履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


文章来源:  《河南经济报》   https://www.zzqklm.com/search/?/%u6CB3%u5357%u7ECF%u6D4E%u62A5/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