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污染与防治
我们生活的城市周围都会分布着各种规模的自然水源,如果江河或其分支的水质受到了污染,那么沿江城镇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将会极大程度的受到影响。城市周边的水体和江河将会对周边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巨大的影响作用。因此,对于水体污染的研究和防治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并且能够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环保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1 水体污染物的类别及来源分析
造成水体污染的原因多种多样。概括来说,各种诱发因素主要是通过对原本水体环境中的生物及物理、化学环境造成改变,而造成了水体污染。常见的水体污染物按照类别可分为耗氧物质、富营养物质、有毒的有机化合物和无机金属离子等。
1.1 耗氧物质
水体污染中的耗氧物质污染物通常指能够被生物分解的,来自生活和工业废水中的有机物质。通常包括了周边居民生活产生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以及各种脂肪和酚、醇等有机物,这些物质排入江河或者自然水体中就会与其中的氧分发生相互作用,从而被分解。分解过程会消耗水中的氧分,导致水体中溶氧量的浓度下降,对水中生物的生存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分解反应所消耗的氧气量对于水生生物来说十分巨大,过量的氧气消耗难以保证水生生物生存的理想环境。同时,水中的需氧细菌也必须以生物降解所产生的物质为食,而伴随降解过程的进行,水中的溶解氧气含量会不断减少,导致需氧细菌的死亡。而没有能够对这些有机物质进行分解的细菌,就会造成水中有机物质的大量堆积。这时,厌氧细菌就会承担起分解有机物的工作。不同于需氧细菌分解后产生二氧化碳、硝酸盐等无色无味,且对水体无明显影响的物质,厌氧细菌分解这些物质后会释放大量氨、硫化氢等具有强烈气味的气体,还具有一定的毒性,对环境必然造成一定影响。
1.2 富营养物质
水污染中的富营养物质超标,通常与水中的养分过量有关。所谓养分,通常意义上是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所必需的化合物和各类元素的总称。根据植物需求的不同,分为主要养分和次要养分。我们所熟知的氮、碳、磷、钾等元素是主要成份,一些金属元素则作为次要成分存在。水体富营养化对于低等的水生生物来说是十分有益的,但从长期发展的趋势来看,富营养化的水体会经历从纯净到沼泽,最后演变为草地的过程。这种变化是富营养化的典型表现。自然情况下的水中富营养物质能够达到一定的平衡状态,但随着近年来人类活动频繁,加之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来自农田排水、城市污水中的洗涤剂和工业的磷化合物都会汇入江河,会更加明显的提升自然水体中富营养元素的含量,从而极易诱发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
1.3 有毒的有机化合物和无机金属元素
有机化学毒物一般是经过人工合成的,用于制作杀虫剂、农药或者除草剂的有毒化学物质,这些化合物能够对植物造成生长功能的抑制或者在动植物的活动中传播某些疾病,以达到保证农作物生长的目的。这些有机物的研发,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但其负面作用也十分明显,化肥和农药的不合理利用不仅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含有这些有毒化学物质的废水未经处理就直接经雨水冲刷排放到江河之中。这些物质的毒性会对原始水生生物造成较大的威胁,还会引发变异等情况。
含有有毒无机重金属元素的废水通常来自各种工业生产活动。例如含汞污染物的来源多为汞矿的开采和冶炼过程。化工产品生产中也经常需要利用各种重金属元素作为生产的催化剂,杀虫剂和杀菌剂的原材料中也都含有重金属元素。冶金工业虽然完成贵金属的提取,但也会产生大量的额外重金属污染物,未经有效处理就直接排放进入自然水体当中,其导致的后果将十分严重。可能导致人体的各种疾病和重金属中毒等情况。
2 水体污染的防治措施
2.1 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
环境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早在1897年就被提出。在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上百余国家元首对这一理念表示肯定。随着工业增长和经济发展,环境的保护必须被提上日程。为了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我国政府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和发展规划,将建设生态文明型社会和环境的统一发展作为促进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者统一的举措。坚决不能以环境污染作为经济发展的代价,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行与实施能够有效促进生态效益的现实化,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对于市场经济的转型也有着一定的帮助作用。粗放型向集体型的转变将能够从根本上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优化,将人口、资源和环境等各类型条件进行重组和协调,维持国民经济长期处于持续、稳定增长的状态,保证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2.2 推行物理、绿色化学、生物工程等治理方式
对于水体的污染可尝试物理、绿色化学、生物工程等方式治理。水体污染的成因多数是由于各类化学物质向水体中排放所导致的。为此,利用同为化学的手段对水体污染进行治理从其原理上就具有一定的优势。另一方面,经过世界发达国家长期绿色环境治理方面的研发和努力。当前阶段的绿色化学市场已经相对成熟,各类用于污染治理的绿色化学技术和产品在研发和加工过程中都能够起到理想效果,并且能有效地减少或者避免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是因为水体中的氮、磷、钾等富营养物质超标导致的,还包括水边死亡的动植物的自身氧化过程。经过大量细菌的分解而开始产生氮和磷的元素。对于富营养化的水体,可以利用生态学技术对水体进行修复和生态功能的重建,将富营养物质分解为无害的物质。
2.3 有毒物质的污染治理
有毒物质的毒性通常较强,并且能够长期残留在水体当中。除了通过政策手段禁止排放有毒污水的企业生产之外,革新、改善工艺流程或者利用毒性更小,甚至无毒的原材料进行工业生产。同时,要做好工业废水和废渣的预处理工作,必须将无害化处理落到实处,避免工业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
3 结语
本文主要对水体污染物的来源和对水体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基于当前我国水体污染的现状,工、农业生产所造成的水污染是主要成因。随着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居民人口基数的增加。为了更有效地保护好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就要在促进水资源科学配置的前提之下,做好水体的保护工作,防止污染对自然水体的破坏。
本文来源:《企业科技与发展》:http://www.zzqklm.com/w/qk/21223.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