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突发事件的科学分析
突发事件的性质往往好坏皆具,往往有些重要信息是人们看不到的,但是如若记者掩耳盗铃、闭目塞听、以偏概全,不仅影响突发事件的真实性,更影响突发事件的正确舆论导向,产生不良社会影响,因此将事件的来龙去脉真实地报道于公众是媒体的重要职责。媒体在突发事件的发生之前、之中、之后扮演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新时代背景下,全媒体记者掌握报道突发事件的技巧方法义不容辞,下文将对此进行具体阐述。
一.新时代背景下突发事件的科学分析
新时代背景下突发事件的科学分析主要包括新时代背景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全媒体报道突发事件的作用等两个方面。
1.新时代背景突发事件的特点
突发事件在国际、国内具有不同的定义,总体而言是指正在或已经发生的十分紧迫且对一定公民产生重大破坏性影响的特殊事件。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紧迫性,具体指事件发生于迫在眉睫的危机之时,使人猝不及防;二是破坏性,具体指事件的发生在环境或人力或物力等方面造成了重大的破坏;三是异常性,具体指事件的发生所产生的影响多为不利影响,且波及影响的范围较广,与平常所报道的事件大不相同,需要媒体记者具有极高的新闻素养。
2.全媒体报道突发事件的作用
"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这是美国报业巨头约瑟夫·普利策所言,其深刻阐释了全媒体在突发事件爆发时所扮演的不可替代的角色。记者在报道时既要保证信息的权威详实,又要生动传神的将事件传播报道,事件的特殊性与时间的紧迫性对记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唯有科学详实传神的报道才能赢得观众对全媒体的信任与支持。
二.把握正确的政治导向是报道突发事件的前提
把握正确的政治导向是报道突发事件的前提,主要从提升媒体记者的综合素质、报道准确科学的事件信息和控制突发事件的舆论热度等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1.提升媒体记者的综合素质
媒体记者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事关报道的成功与否,因此需要新闻报道记者具有全面较高的综合素质。一方面,突发事件往往具有重大的破坏性,可能对记者的安全造成威胁,这需要记者本身具有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另一方面,突发事件的特殊性质对记者的临场反应、快速准确把握新闻事实、现场发挥的信息传播表达能力、准确报道新闻现场等专业素养提出很高的要求,同时媒体行业的与时俱进性很强,需要记者全面提升全媒体报道能力,既要有敏锐的新闻感知力,又要适应新时代下全媒体播报的特点,掌握各种形式媒介手段的报道方法,同时也要广泛涉及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全面系统的提升自我。
2.报道准确科学的事件信息
突发事件波及影响的范围较广,往往成为社会群众关注的焦点,对所报道事件信息的科学准确性要求很高。媒体记者在对突发事件报道时要坚持公平公正,合法合理,准确地将事情的真相公布于众,并且要与相关政府权威部门保持高度一致,有效地引导社会的舆论传播,防止有关突发事件谣言与流言的传播扩散。尽可能的做到既能有利地协助政府相关部门出谋划策,又能力所能及地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事态的发展,稳定公众对突发事件的观望态度,立足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控制突发事件的舆论热度
媒体记者对突发事件的报道如若偏离事实的真相并与主流价值观相背离,则会在社会上引起不堪设想的舆论躁动。这样既影响所在媒体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地位,又对政府相关部门的声誉产生不良影响。对突发事件的报道往往是媒体借以参与竞争实现扩大影响力的重要突破口,所以极易为了获取公众的眼球,制动声势浩大的轰动效应。按照主观意愿对突发事件进行报道,孰不知这种作为会产生极为不利的社会影响,因此媒体记者应客观公正,切忌急于求成,将突发事件的舆论热度有效的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三.保持合适的报道温度是报道突发事件的基础
保持合适的报道温度是报道突发事件的基础主要从挖掘突发事件的详实要素、保证突发事件的报道时效和注意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等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1.挖掘突发事件的详实要素
诸多不负责任的媒体会借突发事件之契机而进行任意的发挥,通过满足社会公众的迫切需求而提升社会公信力。然而此举与媒体记者的职业道德完全背离,记者的主要职责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真实准确的事件真相客观公正的传递给社会公众,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以专业实力制胜。这是媒体记者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社会形势风云变幻,谁都无法预测未来会发生何事,因此在浮躁的社会中,记者应该沉稳应对,无论何种突发事件发生,均要尽力挖掘突发事件的详细真实信息,并客观公正的公之于众。
2.保证突发事件的报道时效
新闻消息的特征是迅速及时、科学准确。媒体记者在保证突发事件信息详实的基础上,还要做到尽可能的迅速及时。突发事件的发生本身具有紧迫性,其特性无形中为媒体单位增加压力,需要全媒体既要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事件发生的消息,又要迅速在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同时还要在最短时间内获取到第一手信息并完成审核,最后进行客观报道,唯此得以保证突发事件的时效性。
3.注意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
群众是突发事件的亲身观察者,是获取一手信息的重要传输者,亦是新闻报道的客观公众,因此媒体记者应该妥善处理好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群众是媒体制胜的重要法宝。在突发事件发生之时,媒体记者要在第一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通过事发现场的旁观群众获取有效真实的消息,尽量做到多方验证,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对突发事件的报道影响进行科学的分析判断。在突发事件新闻报道中,更要及时对受害群众进行安抚,力所能及联系相关职能部门,给予充分关注和帮助。记者的言谈举止与新闻报道应该带有温度。
四.运用科学的报道方式是报道突发事件的关键
运用科学的报道方式是报道突发事件的关键主要围绕加大对画面取材的重视、注意对新闻记者的保护和把握对突发事件的预测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1.加大对画面取材的重视
随着新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需求发生重要转变,人们不再满足与安于现状,而是在多方面、多领域的生活品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媒体,新闻报道的质量是其立足于社会的关键。口说无凭的新闻不是好新闻,典型确凿的图片视频信息是充分有力的证据。因此,媒体行业应该重视对新闻报道取材设施的重视,与时俱进更新报道设备,既要投入一定资金进行完善改进,又要在取材技术方面进行系统培训,以全面提高对突发事件报道的质量。
2.注意对新闻记者的保护
突发事件往往是在一定范围内产生重大破坏性影响的事件,无论是事发之前还是事发之后皆对人民群众与承担主要实时报道职责的记者具有潜在威胁性。因此为保证及时客观有效的报道突发事件,应该重视对记者的保护与关怀。报道记者感受到领导对自身的关爱,在心理上会有安全感,亦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对突发事件的报道中,这样也为记者耐心取材、沉稳报道提供了一定的安全保障。
3.把握对突发事件的预测
任何事件的发生皆不是即兴演出,而都具有前因后果,对其报道容不得半点儿马虎,需要媒体相关记者端正态度,认真对待,多问几个为什么。既要有始有终,也要善始善终。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不是一次了事,一要有对事件发生之时的客观报道,二要有对事件发生之因的系统分析报道,三要把握对突发事件的发展态势,科学预测突发事件的未来,予以公众合理妥善的说法,不留存悬念与疑点,做到科学、透彻、完美的全面系统报道。
结语和思考
新时代多变的环境形势以及突发事件报道的特殊性决定了全媒体记者报道新闻的难度与高度。突发事件是全媒体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同时突发事件也是媒体得以取胜的关键一招,能否充分运用对突发事件的报道而获胜是对记者能否有利报道的考验。因此作为全媒体的记者要时刻把握正确的政治导向、保持合适的报道温度、运用科学的报道方式,既要及时准确地报道事实,又要稳定社会秩序,抑制谣言的产生传播,不断提升媒体的公信力。
本文来源:《声屏世界》:http://www.zzqklm.com/w/xf/24481.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